《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清查》教案
(2013-12-30 14:05:15)分类: 教学案例 |
一、教学项目名称及教学课时
项目名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学课时:4课时
二、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
2、掌握库存现金盘点表的编制;
3、掌握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处理;
4、掌握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对账单的核对方法以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着重培养学生的货币资金清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
2、能管好企业的货币资金,做一名合格的出纳。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库存现金的清查;
难点: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处理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三、教学任务描述
教师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六个方面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和技能,将学、教紧密结合,以此达成本项目的教学目标。
1、项目分析:
分析项目,明确项目内容及要求,根据货币资金清查的方法对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进行相应的清查,并对清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
2、库存现金清查分析:
库存现金的清查是通过实地盘点法进行的。清点库存现金时,出纳人员必须到场,以明确责任。将库存现金实地清点后,确定现金的实际结存数,并将其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结存数额进行核对,确定现金长短款的数额。将清查结果填入“库存现金盘点表”,由盘点人员和出纳人员签章。
3、银行存款清查分析:
4、材料选取与工具准备:
5、项目评估:
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完成《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清查》评价表,并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总结。
6、优化与拓展:
上述六个学习任务是参照会计核算模式的一般工作流程而转化确立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做到学教一体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操作与实践、思考与讨论等方式,参与实际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通过讲解、示范、巡视指导、组织评价,帮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货币资金清查技能的提升,以及项目分析、规划、实施、评价等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准备
1.场地要求:会计模拟实验室
2.设备要求:多媒体幻灯、实物投影仪
3.环境要求:无
4.其他
五、教学情境创设
理实一体教学情境:会计模拟室与教室合二为一,技能实训与理论教学都安排在会计模拟室内,可穿插进行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
模拟真实工作情境:模拟企业真实理财环境,积极营造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氛围和企业文化氛围。参照企业理财布局要求进行模拟布置环境,张贴职业教育宣传标语、墙上粘贴《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会法规等;学生统一着工作服(校服)、凭胸卡进“办公室”上岗,使学生踏进模拟室就仿佛置身于企业会计科室;布置工作任务。
任务与问题引导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式学法,使学生了解货币资金清查的方法,引入项目和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查询相关理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把学生按“同组异质,异质同组”进行分组,每组中的第一位学生是该小组合作学习的负责人兼任单位负责人,每组中的每人都充当制单和出纳,其余三人组成清查小组,每小组中确定一人为盘点人员,完成相应的任务。各成员成绩既有个体区分、又相互捆绑和影响,形成相互关心、团结协作、进取向上的团队精神。
多元立体评价情境:参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由担任盘点工作的学生进行库存现金的清查,出纳必须在场,担任会计主管的学生进行过程监督检查,教师进行巡检和抽检;并对各学习小组的协作情况、整体完成的质量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帮助学生做好改善工作。
六、教学过程实施(备注:一节课为40分钟)
步骤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知识 准备 (10分钟) |
课前上网查阅《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上课交流阅读心得。 |
任务驱动法 |
分组讨论交流心得,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阅读相关规范,为新课项目实施作准备。 |
项目 导入 (3分钟) |
如何确保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的账实相符? |
问题诱导法 情境教学法 集体讨论法 |
思考、观看、讨论、分析 |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交流能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定实训项目,导入教学内容。 |
项目 实施 (120分钟) |
【任务一】库存现金的清查 知识准备: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154—155,完成附件一中库存现金清查表的填写。 模拟实训: 1.账实核对(将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的实际结存数额相核对) 2.根据清查结果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 3.根据“库存现金盘点表”调整账面记录,编制收、付款凭证 4.报经批准后,根据批准处理意见编制转账凭证或收、付款凭证 共同点评:实务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点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 教师演示:借助PPT向学生展示库存现金盘点表编制的整个过程,并展示相关的记账凭证,规范库存现金清查的操作步骤。 知识总结: 1.库存现金盘点表上必须要有什么人的签章? 2.现金盘盈、盘亏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任务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知识准备: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155—156银行存款清查的内容,完成附件五表格中的内容。 模拟实训: 1.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准确性及其余额 2.账实核对(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银行送来的对账单上的余额进行核对) 3.查找余额不一致的原因 4.对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共同点评:实务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点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 教师演示:借助PPT向学生展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的整个过程,进一步规范调节表的编制步骤。 知识总结:
1.
2.
3.
4. 任务一四人为一组,每组中每人都充当制单和出纳,一人担任单位负责人,其余三人组成清查小组,每小中组确认一人为盘点人员,按方案完成实训,并提交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任务驱动法 模拟实训法 演示讲解法 教师提供库存现金日记账和库存现金盘点表以及记账凭证,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训。 边做边讲 “做中学,学中做”教师演示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答案,教师学生共同点评。 教师提供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讲解银行对账单 边做边讲 “做中学,学中做”教师演示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答案,教师学生共同点评。 |
1、分小组合作完成实训任务一,比较哪组清查的程序最符合规范且清查结果的处理正确。 2、小组合作填制记账凭证,通过竞赛方式哪组填制的快、正确且符合会计账务处理的规范。 3、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货币资金的清查。 4、事前讨论,事中提示,事后检验。 |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相互监督意识。 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模拟实训为主,先有知识点的操作训练,再到知识群的操作训练,最后形成知识体系的操作训练,使学生的知识内容体系逐步形成。实现理论听得懂、工作用得上、毕业后能直接上岗的目的,同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为丹阳地方企业培养合格的会计人员。 |
检查评估 (10分钟) |
1、组织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根据项目实施前、过程中及结果报告等情况,作出评价。 3.填写评价表见附件九。 |
集体讨论法 |
自查与互查,分析讨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讨论总结 (15分钟) |
通过本次实训,你收获了什么?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 |
集体讨论法 |
交流、讨论 |
进一步树立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遵守财经法规。 |
作业拓展 (2分钟) |
拓展题:《出纳岗位实务》教材P207知识拓展 |
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相互讨论 |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整合能力,同时为下次任务作准备。 |
七、板书设计
货币资金的清查
一、库存现金的清查
内容 |
库存现金的清查 |
清查方法 |
|
清查人员 |
|
清查结果填入 |
|
清查结果处理 |
盘盈 盘亏 |
领导审批后处理 |
盘盈 盘亏 |
内容 |
银行存款清查 |
|
清查方法 |
|
|
账实不符的原因 |
|
|
解决的途径 |
|
|
未达账项 |
概念 |
|
情况 |
||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作用 |
|
七、教学反思
本项目课程的成功之处:
1.采用项目化教学,用任务驱动学生思考做什么?怎么做?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了职业学校教学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新课改理念。
3.边做边讲,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巡视时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在清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在填制库存现金盘点表的时候容易忽视盘点人员和出纳人员的签章。现金清点完后没有把现金放置好,只是随意的往桌上一放;银行存款清查的时候对账符号没有在规定的地方划。这时及时提醒并给予指导,使理论变得生动和具体起来,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死板教条。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以项目为载体,带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增加学生会计岗位实际操作的次数,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实现理论听得懂、工作用得上、毕业后能直接上岗的目的,为丹阳地方企业培养合格的会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