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析: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

(2017-03-16 21:08:11)
标签:

杂谈

黄帝到底是谁

分类: 黄帝篇

《史记 五帝本纪》中记载:“...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阪,本义山坡或崎岖硗薄的地方,如:阪田。《说文》,坡者曰阪”。《诗·秦风 ·车邻》阪有桑”。阪泉指有泉水的山坡。chù,从shi)从丶,猪绊脚难行的样子。《说文》豕绊足行豖豖也”。《说文》豕,彘也”。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本义:猪。请看字的甲骨文

http://s16/bmiddle/004j81Avzy79yrMH1Zd1f&690    鹿通麓,指山脚。《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涿鹿指有水且难行的山脚。

   《创世纪》中记载的最惨烈的一次征战是亚伯拉罕为了解救侄儿罗得而卷入了与约旦平原五王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四王的一次战争。《创世纪》14章1-16节:“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他们都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 这五王都在西订谷会合,西订谷就是盐海。他们已经事奉基大老玛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十四年,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在亚特律加宁,杀败了利乏音人,在哈麦杀败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杀败了以米人,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杀败了何利人,一直杀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他们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杀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摆阵与他们交战,就是与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乃是四王与五王交战。西订谷有许多石漆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和以实各并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联盟。亚伯兰听见他侄儿(注:原文作“弟兄”)被掳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便在夜间,自己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又追到大马士革左边的何把,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

亚伯拉罕的实力在当时的世代是绝对不能小觑的。西订谷就是盐海以下文字截选自圣经圣光地理咨询网“盐海”词条:“盐海即是今日的死海,是约旦河裂谷所形成的第三个内陆湖,它南北长约84公里,最宽处约16公里,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面约400公尺,在离北端约50公里南方的东岸有一三角形之半岛,名叫漓三半岛,向西突出约有12公里,离西岸仅约四公里,半岛将湖分为南北两半,北部的湖底极深,最深处在东北角,计低于湖面约400公尺以上,在漓三半岛南方的湖底则甚浅,深只有2、3公尺,湖边并有广阔的盐性沼泽,而且其范围时有变化。在亚伯拉罕时代,漓三半岛以南,是高出海面的肥沃平原,但不久后就被淹没。湖水主要由北端的约旦河流入,河水很是混浊,另外尚有东岸之亚嫩河,和西岸的隐基底的水泉,以及一些小的旱溪,但水量均甚微少,水流入之后即不再流出,只靠大量的自然蒸发,才以得保持湖水水量之平衡,所以水中的固体物质与日俱增,结果是水质中含有高达25%的固体溶解物,多为盐类,其含量较一般的海洋多出四倍余,因此湖内全无生物,就全无渔业上的价值。而且其沿岸皆甚狭窄,东西两边各为摩押和犹大山地,高出湖水水面达700公尺以上,所以两岸均甚陡峭,岸边多是砾石和石块,间有石灰及石漆沼泽坑,不良于行,故沿岸并没有陆上交通的功用。湖边也没有大的城镇。”“西订谷是指漓三半岛以南的水域,在亚伯兰罕的时代,该地区尚未被海水淹没,而且是一处可耕作的平原,并盛产食盐及石漆。”

请看下图:

http://s2/mw690/004j81Avzy79ys21BiFb1&690    涿鹿的地貌是指其沿岸皆甚狭窄...岸边多是砾石和石块,间有石灰及石漆沼泽坑,不良于行”。相传蚩尤是九黎之君,九黎即九夷,属东夷集团。蚩古同”,丑陋。《说文》尤,异也”。《诗·小雅·四月》废为残贼,莫知其尤”,指过失,罪过。丑陋与罪恶两个词常常并用,无疑蚩尤这个词是用来形容敌人或坏人。黎古通“黧”,黑色,当是沥(瀝)的本字。《创世纪》14章10节:“西订谷有许多石漆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石漆就是沥青,请看下图:

http://s3/mw690/004j81Avzy79ys8mEpA22&690

所以九夷也称九黎,因为逃跑的时候有掉在石漆坑里的。九夷或九黎指本章圣经中的九王。以色列的主要国土是位于约旦河与地中海之间的一段狭长地带,约旦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朗地区均在以色列以东地区,所以被称之为东夷、蛮夷、九黎。如果当时天下的霸主是以拦王基大老玛,那么蚩尤就是指基大老玛。实际上以拦并非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而是位于底格里斯河下游北岸、波斯湾,首都书珊,大約在今伊朗的西南部

有学者认为黄帝、炎帝既然同源共祖因而不应自相火拼。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的某些记载有相似之处。因而阪泉之战就是涿鹿之战在传说中的分化,讹传。实际上圣经中的以扫和雅各确实没有正面交锋,虽然因争夺长子名分而导致两兄弟曾彼此仇恨,但最终以兄弟言归于好而结局。雅各就是黄帝,以扫是炎帝(见第一篇博文)。 阪泉与涿鹿词意相近,又根据圣经的记载,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应是指同一场战役,即亚伯兰罕卷入到九王战争中解救罗得的这场战斗。阪泉一词是对死海两岸山地地貌的另外一种描述。

《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尔雅·释言》,经也”。《说文》:“经,“织也”。 古字为“巠”。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请看下图:

http://s2/mw690/004j81Avzy79yD3373P41&690《尔雅 释言》中记述『典』与『经』字意相近,那么这两个字描述的对象就属于形似的物体了。请看『典』字的甲骨文和金文:

http://s15/mw690/004j81Avzy79ysoo3v0ce&690    如果少典是黄帝和炎帝之父(见早期博文),那么少典就是圣经中的以撒了,圣经中记载关于以撒生平中最显著的一件事就是“神吩咐亚伯拉罕献以撒”。当然上帝并非真的想要以撒的命或亚伯拉罕的命根,况且把人烧死祭拜外邦的假神是上帝最厌恶的,亚伯拉罕献以撒一方面是要试验亚伯兰罕的信心,主要是预表上帝自己将要献出他的独生爱子耶稣。《创世纪》22章1-14节:“这些事以后, 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神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备上驴,带着两个仆人和他儿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到了第三日,亚伯拉罕举目远远地看见那地方。亚伯拉罕对他的仆人说:“你们和驴在此等候,我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亚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儿子以撒身上,自己手里拿着火与刀,于是二人同行。以撒对他父亲亚伯拉罕说:“父亲哪!”亚伯拉罕说:“我儿,我在这里。”以撒说:“请看,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亚伯拉罕说:“我儿,神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于是二人同行他们到了 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亚伯拉罕举目观看,不料,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注:意思就是“耶和华必预备”),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

   『典』字的象形字意就是摆在坛上的柴,这与古代织布器具上的纵线是一致的造型,以及坛旁边的两个人。http://s4/mw690/004j81Avzy79yCmLL5p33&690甲骨文的许多字体中画的是坛前有两个人,金文中逐渐改成数字二和一个人字字符,后将两个人字字符缩略成两点。所以『经』与『典』两个字也是常常并用并相互替代的。 典』字作为动词时,有抵押和赎回之意。旧时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杜甫曲江二首朝回日日典春衣。”“亚伯拉罕举目观看,不料,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所以典』字有抵押赎回之意。其实这段经文是预表耶稣基督将要成就救赎的工并成为我们的替罪羊。之所以称为少典是因为以撒确实不是亚伯兰罕头生的儿子,撒拉的使女埃及人夏甲为亚伯拉罕所生的以实玛利才是头生的儿子。

《创世纪》48章22节:“并且我从前用弓用刀从亚摩利人手下夺的那块地,我都赐给你,使你比众弟兄 多得一分。”这是唯一一处以侧面的叙述记载了雅各与外邦人争战的事迹。中国古籍对于少典事迹的记载非常少,对于少典之父几乎没有任何记载。很显然《创世纪》中发生在雅各祖父亚伯兰罕身上的英雄事迹被冠在了以色列人始祖雅各头上。http://s6/mw690/004j81Avzy79yxuXV3f95&690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