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创世纪》24章50-53节:“拉班和彼土利回答说:“这事乃出于耶和华,我们不能向你说好说歹。看哪,利百加在你面前,可以将她带去,照着耶和华所说的,给你主人的儿子为妻。”亚伯拉罕的仆人听见他们这话,就向耶和华俯伏在地。当下仆人拿出金器、银器和衣服送给利百加,又将宝物送给她哥哥和她母亲。”附,本义是另外加上,随带着的意思。这就是附宝名字的来历。
《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山海经·中次六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蟜虫,是为螯虫,实惟蜜蜂之庐。庐,舍也。——《广雅》。蜜蜂之庐就是蜂巢。有说法认为有蟜氏是崇拜蜜蜂的一个始祖部落,但我认为这位有蟜氏是以养蜂为业的一个家族首领。中东地区出土的约公元前七千年左右陶片上发现了蜂蜡。关于养蜂的最早文献记载在埃及第五王朝法老纽塞拉(Nyuserre
Ini)在阿布西尔(Abu
Ghorab)建于公元前2400年的太阳神庙石墙上,有一幅古代养蜂的图画(见下图)。一个人正在用烟熏堆在一起的陶罐蜂窝,另一些人在过滤蜂蜜,把蜂蜜装在小坛里,画上还有一只蜜蜂。
http://s13/mw690/004j81Avzy79oSXpV4Eac&690
图片来源于Eva
Crane的《the World History of Beekeeping and Honey
Hunting》
关于养蜂在两河流域之间最早文献记载在马里(叙利亚)和Suhu(与马里相邻)两地的执行长官 Shamash-resh-ușur(BC781-745)的石雕上,以巴比伦楔形文字叙述了他管理期间的养蜂业绩。以上信息引自Eva
Crane的《the World History of Beekeeping and Honey
Hunting》。请看下图:
http://s6/mw690/004j81Avzy79oT2mik535&690
图片来源于Jack
Hynes,
Wikimedia Commons
《创世纪》24章59节:“于是,他们打发妹子利百加和她的乳母,同亚伯拉罕的仆人,并跟从仆人的,都走了。”《创世纪》35章8节:“利百加的奶母底波拉死了,就葬在伯特利下边橡树底下”。有趣的是底波拉的希伯来语意为蜜蜂。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也称累祖。累,《说文》:“一曰大索也”,本义:绳索。作动词时指拘系;捆绑
[tie]。《孟子·梁惠王下》:系累其弟子。《史记》:系累其老弱妇女。《尚书
舜典》:“受终于文祖”。(受终:指舜继承了尧的帝位。文祖:尧始祖的庙)《说文》:“祖,始庙也。请看下图:
http://s11/mw690/004j81Avzy79oTdgFeO2a&690
礻:是“示”作偏旁的变形。从“示”的字,一般与神有关,如宗、神、祀、祈、福、祷、禨、祭、祥、祝。郭沫若1929年所发表的《释祖妣》认为且本形为“男根”,意为生育繁衍。古代各民族的文化中无论拜的是哪一位神,都认为人是从神创造而来的。祖字的字根本义是神创造、神使繁衍。如果一座庙里没有神像,也不能称之为庙,反之将神像放在任何一栋房子里,就可以称之为庙堂了。佛祖的祖字就是佛像或神形象的意思。累祖的意思是用绳子缠绑了几个神像。《创世纪》31章19节:“当时拉班剪羊毛去了,拉结偷了她父亲家中的神像。”英文版本中的神像是复数形式,特别是杨氏直译版本中的teraphim,
仍然保留了伯来语的名词复数形式,说明拉结偷的至少是两个以上的神像,累字告诉我们当时拉结是用绳子把几个神像缠绑起来偷走的。
百度词条中对陵字的详细释义:“形声。字从阜(
fù),从夌( líng
),夌亦声。“夌”意为“四边形的平面”。“阜”指“土堆”。“阜”与“夌”联合起来表示“从天上往下看,平面为四边形的土堆”。本义:底边为四边形的大土山。”《创世纪》28章2节:“你起身往巴旦亚兰去,到你外祖彼土利家里,在你母舅拉班的女儿中娶一女为妻。”巴旦亚兰是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幼发拉底河支流哈博河以西,以哈兰、拿鹤、歌散为中心的一个方形的平原(请看下图)。巴旦亚兰就是西陵,是黄帝的妻子嫘祖所出之地。《集韵》:“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好远游,死于道,后人祀以为行神。”《创世纪》35章16节和19节:“他们从伯特利起行,离以法他还有一段路程,拉结临产甚是艰难;拉结死了,葬在以法他的路旁;以法他就是伯利恒。”
http://s1/mw690/004j81Avzy79oThVp8A60&690
图片来自圣经圣光地理咨询网
《申命记》26章5节:“你要在耶和华你
神面前说:‘我祖原是一个将亡的亚兰人,下到埃及寄居。他人口稀少,在那里却成了又大又强、人数很多的国民。”雅各的祖先是亚伯拉罕,所以以色列人被称之为希伯来人(越过大河的人),为什么这里称雅各是亚兰人呢?《创世纪》25章20节:“利百加是巴旦亚兰地的亚兰人彼土利的女
儿,是亚兰人拉班的妹子。”原来雅各的母亲利百加是巴旦亚兰地的亚兰人彼土利的女儿,所以雅各也是一个亚兰人。
早期博文中提到,母亲的出身决定孩子的出身和身份地位。古代没有母系社会,都是以氏族为单位的部落。汉语语言中惯用姓氏,而非氏姓,姓表明母亲的身份。一个人一出生,他母亲的出身就就决定了他在家族中的身份和地位,先有出身的身份,然后才被记录在氏族的族谱里。这与中国历来讲究一个人的出身的身份的传统是一致的。旧约圣经中甚至是新约时代的人物只有名字,没有姓。姓的本义是指女人生的或身份(出身),所以圣经中对于一个母亲的身份地位描述的非常准确,如某人(某族)的女儿、妻、妾、婢女、妓女等。
根据犹太教(Judaism)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民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正统派犹太教和保守派犹太教界定一个人是否属犹太人的标准是要看其母亲是否是犹太人(母亲生下子女),如果其母亲是犹太人无论她的子女是否信仰犹太教还是信仰基督教或者是无神论者她的子女也被承认为犹太人。该标准被以色列《回归法》所采纳。这个判断标准的依据来自于圣经,与中国历来的文化传统不谋而合,因为母亲的身份表明血统的纯正性。圣经中有许多真理如三一真理、被提真理等没有明明的写在圣经里,但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理。
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黄帝一共立了四妃,除元妃嫘祖外,还有三个次妃,一个叫方雷氏(也叫女节),一个叫彤鱼氏,还有一个叫嫫母。雅各有两个妻子,利亚和拉结(姐妹)还有两个妾分别是利亚和拉结的两个婢女,悉帕和辟拉。莫,本义没有,不要。雅各本来想娶拉结为妻,但诡诈的舅舅拉班骗了雅各,在结婚当天将拉结换成利亚,为了娶拉结,雅各又不得不再给拉班打工七年。利亚本来不是雅各想要娶的那一位,这就是嫫母名字的来历。《史记》提到黄帝娶丑女嫫母为次妃。中国的古籍和传说中都提到嫫母是丑女,出处在《创世纪》29章16-17节:“拉班有两个女儿:大的名叫利亚,小的名叫拉结。利亚的眼睛没有神气,拉结却生得美貌俊秀。”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