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北京西山八大处(5)

标签:
旅游博物摄影杂谈 |

沿着台阶而上,即是许愿还愿台
台阶尽头处是一座斗拱彩绘门楼,门楣上一块牌匾,上书:平等。平等二字源自佛陀众生平等的思想。然而,几千年过去了,世界上仍然是一个表面平等实际上特权丛生的社会局面。佛陀的执念仍然是难以实现。
这些言语很富有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应该不撞南墙不回头,有很多时候曲折弯转是必须的,退一步则海阔天空。
说到佛家的六根清净,是哪“六根”呢?即:
六根即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说到六根清净,还有一个小故事。数年前我曾在五台山一座寺庙前向一个看守殿门的和尚问路,谁知那家伙竟然恶狠狠的训斥我,好像是我打扰了他的白日梦。我当即回敬了他一句:你六根不净,还有脸来做和尚!?怼得那家伙直翻白眼儿。

在许愿还愿台下的一面墙壁上,刻写着一部金色大字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多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七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什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
海圆大法师是临济宗第十一代传人,1979年由中国佛教协会委派到灵光寺守护佛牙舍利塔。当时海圆大法师已经72岁,一人孤身守塔,真个是“一佛一僧一盏灯,风吹松摆伴诵经。孤身守塔无寂静,祗缘佛祖在心中。”2000年初,海圆法师圆寂,享年96岁。荼毗(火化)后,烧出一两千颗七彩舍利子、舍利花。
在灵光寺塔院,建有海圆大法师的灵塔以及塑像。
门柱上一副对联:
不忍众生苦苦口婆心心系群萌常宣讲,
岂容圣教衰衰心竭力力挽狂澜遍法堂。
前一篇:重游北京西山八大处(4)
后一篇:重游北京西山八大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