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北京西山八大处(1)

标签:
旅游博物摄影杂谈 |
第一次游逛北京西山八大处,是在30年前了,那是与一众年轻的同事,骑着自行车穿越半个北京城,爬上了西山。当时,对宗教遗址、花草树木什么的,都没有什么兴趣,仅仅是快速穿越式的游走,到底看到了啥,都已记不得了。当时拍照的相机还是胶片机,照片也大多无存了。
这种素烧走兽等级就更低了。这两个走兽应该是獬豸、狻猊。

仙翁是神仙,长生不死,而人间相传最长寿的人是彭祖,彭祖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孙子(黄帝的第八代孙),他活了767岁。不过,这里所说的“岁”与现如今的“年”不同,有人考证说是该“岁”相当于现今的1个月左右。哈哈,姑妄听之吧。古时候能活个七老八十还真是长寿了。


2018年,受一位大学同学之邀,前去八大处灵光寺,品尝他的公司推出的安化黑茶,才再次来到西山八大处。这时的八大处,早已不似30年前游客稀少、保持着天然去雕饰的原味,而是人头攒动、甚至是摩肩接踵,充斥着喧嚣和浓厚的商业气息。
八大处的大门为一座单檐五间六柱歇山顶仿古建筑,被黄色琉璃瓦及猫头、滴水,每条戗脊上除了戗兽(仙人骑兽)和垂兽外,还有5个走兽。古建筑戗脊上的走兽走兽,也叫蹲兽,是宫殿建筑庑殿顶的垂脊上,歇山顶的戗脊上前端的瓦质或琉璃的脊兽。分仙人和走兽两部分,其数量和宫殿的等级相关,最高为11个,每一个兽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这些脊兽是作为“镇物”使用的。
八大处公园大门
走兽的数量和规制在清朝开始出现官fang定制,位于最前端的是仙人,即仙人骑凤,后面是走兽,通常数量为奇数,9为最高,依次是: 1、龙,2、凤,3、狮子,4、天马,5、海马,6、狻猊(sun ní),7、押鱼,8、獬豸(xie zhi),9、斗牛。
但是在故宫的太和殿上,在斗牛之后增加了一个行时,表示规格至高,天下无二。在故宫里,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wu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用了九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用了七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用了五个。某些配殿,用三个甚至只有一个。
每一个神兽都有特定的来源和意义。其中的狎鱼,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斗牛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行什, 放在屋顶防雷,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仙人骑凤含有"绝处逢生、逢凶化吉"的寓意。
这座建筑的戗脊上,最前面有一个仙人骑凤,然后是7个蹲兽,后面与垂脊连接处的是垂兽。
走兽:凤,狮子
绿琉璃瓦走兽:从左至右,狮子、凤、龙、仙人骑凤
古代对不同等级的建筑,所用的琉璃瓦有严格的规定:
黄琉璃瓦:用于古建筑宫殿、陵庙,如北京故宫,明十三陵等。
绿琉璃瓦:用于王府。
青琉璃瓦:用于祭祀建筑,如天坛祈年殿,屋顶铺纯青琉璃瓦,象征青天。
黑琉璃瓦、紫琉璃瓦等多用于帝王园林中的亭台楼榭。
这种素烧走兽等级就更低了。这两个走兽应该是獬豸、狻猊。
古建筑的正脊两端,各有一个鸱吻,也叫螭吻,作扬尾、吞脊状。它是鱼和龙的结合体,是古代传说龙生九子之一。螭吻被认为是来源于印度佛教。相传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羯鱼随佛教传入后变化而来。其寓意在佛家为护法,有驱凶辟邪的作用。其实就是镇火的。
八大处是由八座寺庙而得名,这八处寺庙为:一处长安寺,二处灵光寺,三处三山庵,四处大悲寺,五处龙泉庵,六处香界寺,七处宝珠洞,八处证果寺。
通常游客认为其中最值得游览的有三处,即二处灵光寺,内有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高51米的舍利塔;四处大悲寺,寺中有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塑造的十八罗汉;六处香界寺,它是八座寺庙中面积最大的,布局严整、佛像供器齐备。在八大处中,最为古老的应属八处证果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又传建于隋仁寿年间)。
进得园中,可见一座石础木柱、三间四柱、斗拱彩绘、金色琉璃瓦牌楼,正面有赵朴初题写的匾额:西山八大处。
牌楼上装饰有金龙和玺彩画
和玺彩绘是彩绘等级中的最高级,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物的主殿。梁枋上的各个部位是用特别的线条分开,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和加晕。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枋心内绘有金色二龙戏珠图案。
桥面装饰有佛教吉祥图案
园内有一座寿星雕像。寿星又称南极仙翁,古代神化中的的长寿之神。也是道教(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和信仰)中的神仙,为福、禄、寿三星之一。常衬托以鹿、鹤、仙桃等,象征长寿。

仙翁是神仙,长生不死,而人间相传最长寿的人是彭祖,彭祖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孙子(黄帝的第八代孙),他活了767岁。不过,这里所说的“岁”与现如今的“年”不同,有人考证说是该“岁”相当于现今的1个月左右。哈哈,姑妄听之吧。古时候能活个七老八十还真是长寿了。
这位红袍和尚大概是要购买小海螺挂件。海螺是佛家八宝之一。

灵塔是具有佛塔和塔葬双重性质的一种塔,据说世界上只为藏传佛教所独有。藏传佛教佛塔种类很多,形状各异。塔的性质可分佛塔、殊胜塔、肉身灵塔和舍利骨灰塔。从佛塔的建筑材料可分泥塔、石雕塔、土塔、木塔、砖瓦塔、玉塔、铜塔、银塔、金塔。

这种高香,是寺庙的主要财源之一,和尚们塑了佛菩萨就要收回成本,还要赚上大笔钱财,现在很多的和尚其实是职业的花和尚,大多六根不净,大把捞钱,用于挥霍。《西游记》中的佛祖也要收唐僧的孝敬,虽说属于戏谑,但反映了世间百态。你不上供、不给和尚好处,有谁会保佑你?不过,你即使上供了,就一定能得到保佑吗?自己去琢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