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壬寅日记8-回忆时光系列1(2022.6.24)

(2022-07-07 08:28:22)

人老了所余下的只有回忆了关于回忆的那些个事情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回想起来很多的事情是有时间段的在某段时间里你曾经做了一些事情虽然看似平平淡淡却是你事业雄厚的基础有了这些平平淡淡事情你才有机会事业腾飞对你个人来说是有意义的值得记忆回味而后的许多的场合你对别人的吹牛也大多是类似的记忆q然而在你人生的大部分的时间你可能一直是在做一些平平淡淡的事情所谓的“无用功”幼年时的牙牙学语反复重复某些个词语青少年时的学习还有人说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毫无用处需要你在从事这项事业时中积累而这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实际上也是对你职业生涯的补充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知识的积累“作为医生在你的职业生涯中见到了这种病你就会认识他也就了解到了与此疾患相关的一些知识丰富了你的经验包括一些教训手术后的疗效不佳会反过来反思这也是丰富了你的经验所谓老医生的经验丰富就是如此应该是经验教训看到一个帖子关于“无用功”和“有用功”实际上许多的“无用功”是在为你的事业或者是你的事情在奠定基础而你的有些的所谓的作为也是在无数个“无用功”后实现的这就是历史想到了一个通俗的故事一个馒头和多个馒头一个人吃了许多的馒头最后一个吃饱了是否就意味着最后一个馒头有用其他的可以不吃不知道如此的比喻是否合理合乎逻辑在美国的这些个日子悠哉悠哉当然对于我来说也是车到桥头船到岸感觉也是自我放松与享受的感觉但是如果对一个正中奋斗的年轻人来说是否就会觉得浪费时间所谓的虚度光阴想象美国人特朗普74拜登78岁还在争总统宝座虽然他们争总统位置只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一种职业而已而像我这样的60几岁的人还是不能够躺平还是要继续努力的能够为人民为病人多做一些事情

回忆一段年轻时候的经历依稀记得在从美国回来后的那段时间世纪更迭的年代那个年轻的青葱岁月与朋友一起外出吃饭那个时候最多去的是我们医院旁平原路头上的鲁乐餐厅一家小饭店老板掌勺老板娘服务雇个人收拾卫生常规的辣蛤蜊啤酒邀约朋友1-2或者三五成群,,最多的时候是与我的那个同学朋友吕振华一起坐在哪里有的时候坐在露天几瓶啤酒一盘油炸花生米一盘辣蛤蜊一起聊天几十块钱畅谈理想抱负发发牢骚那个时候我的朋友们经常说我思维奔逸满嘴跑火车什么都敢说不经过脑子当然是说过以后什么都没有记得也没有留下什么记忆只是很难忘记与流连那段时光与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对那个时段的时弊吹吹牛也有对当时医院科里的牢骚甚至与骂娘等等而现在回忆起来却都是过往云烟四处飘散了脑海里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记忆只是记得把酒言欢的情景而在当下鲁乐餐厅早已销声匿迹我们也没有了那个年代的兴致与喜好留给我们的只是那段时间的一段美好一段潇洒自如的痛快与记忆罢了

来美国这段时间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物价的变化也体会到了物价对生活的影响记得前几年来美国去大华超市花个150刀基本上是到顶了当然也没有买什么值钱的东西因为都是租房子住这次来了以后感觉花费明显上升每次150刀基本打不住而且作为华人超市经营者深谙中国人的习性尤其是北方人的生活习惯花生油那些个蔬菜的价钱也是高企实感无奈令人看不懂吃不消这个物价与国内媲美了想到了5-6年前当然也算是回忆那段时间周六周日只要在家就会带老太太出来逛逛市场或者是去商店中午在外面吃个饭然后一起回家老太太睡午觉我们干我们的事情如此而已那个时段去市场一定是老太太掏钱付款我们给她准备好零钱记得还是1块起步还有五毛的我拖着买菜的车子老太太能买不少菜一斤两斤的老太太从兜里掏出零钱给人家付钱一块两块五毛钱还要跟人家侃侃价觉得挺有意思的。而现在去任何市场买菜估计10块钱起步了1块钱那些个商贩都看不上了这才几年啊这个物价的涨法有些“猛”了有些吃不住这次来美国后也有了相似的感受无论如何也只能呵呵了20年前生活在芝加哥哪里的生活水平低一些曾经计算过我们一家三口吃饭的钱基本控制在每月200刀左右这还包括我们去中国城购物的费用而来到旧金山生活水平的确是比较高以往几次过来基本上的生活费可以控制在400刀左右而现在的费用计算下来出去购买其他必需品的费用基本上是在800刀左右有些令人吃不消什么样的工资收入也架不住如此高的物价还有那些个联邦税州税来到这里才感觉到还是祖国的环境好尽管已经接近美国的物价水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