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日记10-搬迁(2022.6.27)
(2022-06-29 07:20:02)这是六月份的最后的一周,周一,以往的记录中常常用到的一个词是又是一个周的开始。而作为一个月最后的一周,也就是说这个月即将过去,虽然今天是周一,是一个周的开始。如此反反复复,绕来绕去。意义不大。
作为日常的我们,仍然外出锻炼走路,围着一个土丘绕了一圈,六千步也就出来了。一切还是那么的自然,回来后,老两口坐在客厅里,沏茶倒水,喝着绿茶,聊着天。两位老人,不会再有所谓的远大理想抱负(如果有那就是多活几年?),不会有兴致勃勃的冲天干劲,不会有事无巨细的观察与体检,也不会有细致入微的手术操作。所谓的闲聊,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也就聊回了记忆,如果脑子里还有些什么东西,也就是这样的表露无遗。聊到了我在2012-2013年医院骨科东迁崂山院区里的一些事情,当时作为科主任的我,有些事情有些想不开,因为正是事业上升的阶段,需要继续努力,然而医院里的人,为了平衡,也为了某希尔的利益,压制了一些情绪,而下面的人,当时的脊柱外科副主任,则以“已经忍我许久”的理由,与我正式摊牌。本来还想争取,结果是听从旁人所劝,顺势而为,自2013年主任换届之后,不在专注搭理脊柱外科的事宜。2012年,医院为了科室的发展,当时我们的崂山院区一些科室收不起来病人,手术量不大,病床空置,医院有意向拓展崂山院区,从而提出骨科迁往崂山院区,就此扩大我们的床位与手术间。骨科在本部多年,几经辗转,还是科室病房拥挤,手术台少,一共两个病区,78张床位,手术台只有四个,手术量与病人收治量上不去,年轻的医生正在迅速成长,需要施展的地方。崂山院区倒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而我们搬到崂山院区,医院答应直接给我们3个病区105张床,8个手术间,并且创伤外科(35张床)回到骨科大家庭中,真的是非常的理想状态。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条件是,整体搬迁,这样可以集中收治病人,医院同意并开始准备相关的事宜,找了东区的负责人王院长等聊了聊,他们也非常欢迎骨科到崂山院区,也同时找了医院层面的人,尽快的装修新的病区与手术室。由于本部的地角比较好,大家在这里上班已成习惯,觉得搬到崂山院区不太方便,也不利于收治病人。当时的考虑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根据骨科的发展势头,应该问题不大,虽然,这一决定遭到了脊柱外科多数医生和年轻骨干们的反对。在向崂山院区搬迁以前,医院召开了一个科室医生的会议,向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事宜,我主要介绍了搬到崂山院区的一些优势以及一些不利的方面以及相应的对策,会上有些年轻医生准备提问发难,这个我是有准备的,然而,有一位医生刚刚站起来问问题,问了一个问题,就让医院给压住了。出席会议的分管副院长梁院长站起来,直接告知骨科各位,骨科搬迁是医院做的决定,是为了骨科的发展,言外之一,你们说了没有用。从而余下也就没有了悬念。一切准备就绪,决定11月下旬搬迁,关节外科先行,搬迁后一周所有的业务活动恢复正常,病床满员,手术全开,10-20台手术/天。在此鼓舞之下,脊柱外科与其他科室于11.23全部整体搬迁到崂山院区。清楚记得,本来那个周末前去长沙参加《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换届会议,结果11.22黄岛大爆炸,已经到了长沙,又急急匆匆从长沙赶回,在黄岛忙活了一阵后。月底回到崂山院区。原来在崂山院区的创伤骨科回归骨科,如此以来,我们骨科在东区的床位达到了140张床位,8间手术台,安置好搬迁过来的脊柱外科与关节外科,还有运动医学科,我回来后,从本部搬到东区的物品却发现被丢弃在脊柱外科主任办公室外面,只能呵呵。不予计较,根据事先的计划,我也就到了3楼,与运动医学科一起。找到一间小办公室办公。我这个人窝囊的名声传遍全院,也是呵呵了事。骨科从本部搬迁到东区后不久,一切恢复正常,收入院病人与手术量迅速上升,年轻人迅速成长成熟,2014年全年的手术量就已经达到5000台。门诊量近30万。如此,加上黄岛的骨科床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床位达到了220张,初具规模。而在2012年底,省卫计委批准成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医疗中心,同年拿到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项目。骨科整体搬迁崂山院区后几个月,2013年底,我们骨科也拿到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从而整个骨科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趋势。而有意思的是,搬迁至崂山院区后获益最大的是那些当年反对声浪最高的那几个医生,病人收治与手术量明显增加,反对声音销声匿迹。而脊柱外科哪位主持工作的副主任见面后似乎也变得客气了起来。本来3楼的病区的计划是脊柱一半,运动医学一半,各17张床。这样还需要一些人手,刚搬迁时,科里的医生都想避之,只有张教授义无反顾,前来帮忙,后来有原本不愿意下来的医生,楼上哪位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不要,来找我,没有推辞,如此骨科,脊柱外科基本稳定了下来。此后又发生了一些事情。到了2016年的再次科主任换届,骨科医疗中心基本形成了脊柱,关节,创伤,运动与手足外科和骨肿瘤科较为齐全的学科配置。由于我的个人情况,医院破例继续聘我担任骨科医疗中心主任。而当时哪位主持工作的脊柱外科副主任因为没有聘任上脊柱外科主任而转去其他三甲医院,完成了其自我价值。此乃后话。现在回头看,感觉还是十分的有趣,人何苦为难自己,一切想开,一切都是上天的最为合理的安排。一个人不可能永远辉煌,总是有退下来的那一天。这一点,我十分钦佩的人就是我们的老主任陈主任,科主任职位一经交出,不在过问科里任何事情,我行我素,看病开刀,有时间外出开个会,会个诊,悠哉悠哉,现在是我向陈主任学习的时候了。不必烦恼,不必彷徨,悠哉悠哉。活出个自在,活出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