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聊青医2

(2024-06-26 13:29:25)
标签:

杂谈

     青岛医学院前身是山东大学医学院,1946年抗战胜利后所复建,由于在山东地区,尤其是胶东地区的影响力,俗称“山大医院”,沿袭多年。复建后的第一任院长是来自于协和医院的李士伟教授,并兼任附属医院院长,解放前去了台湾,所以宣传的不多,资料也不多。我们只是了解。我的父亲是1946年来的山东大学医学院,对于李士伟有些了解,毕竟共事了一段时间,平时有叙述,内容稀少,只是了解。解放后的院长说是魏一斋,听说过此人,如同李士伟教授一样,只闻其人之名而已。其后便是著名的药理学家徐佐夏教授接任,他是来自于西北医学院,应邀回青岛担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我的父亲也是因为徐佐夏的缘故来青,加入了山东大学医学院。解放后,当时评定职级的时候,山东大学医学院出了两位一级教授,这就是药理学的徐佐夏教授和内科学,皮肤病学的穆瑞五教授,穆瑞五教授来自于北京协和医院,徐佐夏教授比较谦虚,以一级教授的职级,只拿二级教授的薪资,传为佳话。后来是否几年后又恢复了一级教授的薪资不得而知。当时的山东大学医学院也是群星荟萃,据说是当时中国大陆境内为数不多的公立医学院之一,当时的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都是些私立的教会医院,山东大学医学院第一届学生1952年毕业,毕业生并不多,但是后来都成为了医学方面的翘楚。比如我们的老师周惠民教授,我的导师周秉文教授,还有放射科曹来宾教授,眼科石珍荣教授,胸外科张岩峰教授等,还有的毕业生去台湾在台大医学院工作,曾经有一张照片,是从周秉文教授哪里看到的,沈福彭教授与当时与来访的台湾的教授以及他们那一级的山东大学医学院毕业生的合影,也就十几个人吧。听说第一届毕业生只有16个人,我的导师周秉文教授当时因为抗美援朝医疗队,毕业较晚,但是也是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后留解剖教研室工作。后来又在外科总论教研室工作。当时的山东大学医学院与附属医院在山东地界还是比较出名。丝毫不比齐鲁医院差。医疗上,内科学与皮肤病学一级教授穆瑞五,眼科学二级教授潘作新,外科学二级教授冯雁辰教授,张默道教授的父亲张老教授,知名教授就是一批了,皮肤科李景逸,眼科胡永霖,外科戚天昌,外科的就有韩积义,张之湘,妇科何森,耳鼻喉梁福临,内科杨枫,王胜淼,杨德浩,中医科张国平,史道声,儿科秦文杰教授等等。在那个年代,山大医院不是徒有虚名的。山大医学院,药理徐佐夏,生理田浩泉,寄生虫的马贤成教授等都是当时的著名教授。马教授还给我们上过课,至于后来的情况,1957年院校调整,青岛医学院独立,开始了漫长的行走,且分了好几次家,支援沂水医专,潍坊医学院,莱阳卫校乃至于北镇医学院(后来的滨州医学院)等等,支离破碎。到了现在这种程度。前一段时间,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再次挂牌,与医学部合并办公,已经是今非昔比了。记得当年与前青岛医学院书记,青岛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在春教授的公子陈岩一起聊天,问及此事,告知是没有办法,中央,省市领导让合并到青岛大学,无法抗拒的事情,虽然当时反复的申明情况,但是作为试点,只能如此,而传闻青岛医学院当时联系海大合并的事情,没有多少信息,传闻不少。回想起来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会议中心的墙上,有我们医院著名专家的照片,大都是五,六十年时期的专家学者,当然也有青岛医学院的毕业生,比如胡有谷教授等,而这些专家学者对青岛医学院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文革后的毕业生基本上没有。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与老一辈的专家学者的差距吧。虽然我们这些个文革后前三届青岛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在以往的工作中,承前启后,为青岛医学院的发展做出了我们自己的贡献,前后统计,我们七七级的毕业生,在医院工作过或退休的有10余人,比如心外科的徐平,省内,国内顶尖的心外科医生,王福和,内分泌的闫胜利,国内著名的内分泌专家教授,肾病科的刘丽秋,心内科付增泮,心脏超声的聂晶(退休),肝胆外科吴力群,麻醉科的王世端,我和郑英刚(在美国),李书忠在骨科,皮肤科王桂枝教授(退休)耳鼻喉科李娜教授,整形外科的鲍国春同学(后去青岛市卫生局工作)等等。还有一些同学留在附属医院后先后去国内北上广工作,成为著名的医学家,也有不少同学分布在美国工作。由此可见,我们这些留校的七七级毕业生为医学院,医院的发展做了一些工作。虽然不如我们那些个七九级的学弟,因为出了位工程院院士-葛均波,还有我们医院的院长董倩,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在北大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主任郭卫,国际上著名的骨肿瘤教授。等等。但是,我们这些人还在默默无闻为医学院医院努力工作。从这方面讲,我们这些人也都应该是问心无愧于我们的母校。看到一个帖子,即将卸任的德国铁娘子总理默克尔,在总理的位置上工作了16年,为德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近 在党代会上告别的时候,只做了一分钟的告别演讲;不提过去,因为过去的事情不论好坏已经提过N遍了,不谈未来,未来与她无关,只有感谢,感谢那些支持过她的人。感谢德国人民赋予他的信任,感谢那些同事们,足见其高风亮节,十分的感慨,我们七七级的微信群里,大约有百余位同学,近来看到了七七级二班的金讯波教授的视频与回忆,金教授在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工作直至退休,现在是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大外科主任,泌尿外科主任,金教授毕业以后,努力工作,在省里首次建立泌尿微创外科,主编《泌尿外科杂志》,学术声誉蜚声海内外,感到的确有些差距。我这个人坎坎坷坷,默默无闻,只是干了些实事,转眼也到了退休的年龄,我工作的这些年,做了一些事,总体上应该是说的过去。也得罪过很多人,有的时候是在不经意间。当然更多的是,得到过许多人的无私的帮助与关照,比如我的那些老师们,还有张英泽院士以及我们同学们,同道们的无私的帮助与支持,对于那些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包括院士以及各方的同道们,想说一句感谢,感恩。希望我得罪过的人,原谅我的鲁莽与浅薄,以及简单的工作方法,得罪之处,敬请谅解。至于那些个过河拆桥,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忘恩负义的人,我会原谅他们,但是我永远不会信任他们,敬而远之,也希望他们能够越来越好。这些年来,也培养出不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千万不要记恨我,当初追着你们做课题,写论文,看门诊时的训斥,手术中的出言不逊。希望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与工作中,努力工作, 如果能够帮助到你们,或者是做一些对你们有帮助的事情,我都会心甘情愿,全力以赴。作为个人,只是希望在我生命终结的时候,体体面面死去,看到一个帖子,说是希腊谚语:少年时,行为端正,青年时,学会自制,中年时行事正直,老年时语言善导,临死时,死而无憾。希望如此。
青岛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医院。心中永远的青医,永远的山大医院,永远的青医骨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