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言谈教育,包藏祸心(颂明虚拟演讲六十八)

(2024-08-27 08:37:08)

莫言谈教育,包藏祸心(颂明虚拟演讲六十八)

从网上看到一篇《莫言先生谈语文教育》的文章,禁不住好奇之心,认真读了一遍,哑然失笑。

此文多是从汗牛充栋的教师论文中抄来的陈词滥调。

抄一些莫言自己也不懂的话写成文章是莫言的天赋。据莫言说,他在新兵连时就是靠这一手脱颖而出,穿上了四个口袋的衣服,成为了莫言发迹之开端。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假如颂明说因莫言小学被开除就没有资格谈教育未免片面。俗话说得好英雄不问出处,没准莫言因为获得了诺奖就一梦五经通,一通百通地成为了教育的行家里手呢!

莫言谈教育究竟有没有价值,还需要对《莫言先生谈语文教育》这篇文章认真作以解剖分析,方可得出结论。于是颂明又费了一番工夫,剔除掉文章中的陈词滥调和正确的废话,看看莫言的主旨究竟是什么,然后再作出判断。

莫言对语文教育提出了三条建议:

一是中学的语文课,起码应该拿出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只要不是反动的、黄色的,学生愿意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

二是语文课上不必让学生记忆语法和逻辑知识。

三是极力反对语文课对文章进行串讲分析。莫言以吃饭类比阅读,他认为,从比较低级的意义上说,阅读就像吃饭:上来一道好菜,色、香、味俱佳,吃完了,心情很愉快,身体很受用,对大多数食客来说,这就是终极的目的;如果吃完后不让走,非要他说出这道菜是用什么原料构成,用什么方法制作,包含着什么样的营养价值,那就很可能让他把吃下去的呕出来。

这三条就是重复了别人早已经重复了无数次的正确的废话

为什么说是正确的废话呢?因为乍看有道理,而实际上不可操作,不会给语文教学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变化。

既然是正确的废话,为什么颂明还要说莫言是包藏祸心呢?

这个祸心就保藏在第一条建议之中。这篇文章在第一条建议之后有这样一段话:

这一建议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家长和教师不可过多给学生规定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必须读什么书,只有感兴趣的书学生才能读下去,因此要让学生凭兴趣阅读;另一方面,阅读要达到规定的量,中学六年的时间里,要拿出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想办法读完一百部中外名著。我想,如果能达到这个阅读量,中高考阅读和作文,学生当不在话下

乍一看好像很有道理,正如莫言所说,读完一百部名著和没读过一百篇名著的人肯定不一样。这里面怎么可能包藏祸心呢?是颂明又在扣帽子、打棍子了?

其实,这个祸心确实就保藏在这段话之中。

请看完我下面的解释您一定就明白了。

自由阅读,而且规定了如此之大的阅读量,其核心就是取消教育

学生还要去学校干什么呢?在家抱着一百部名著读不就得了?

哪些书属于一百篇中外名著呢?

新中国30的肯定都不是。当代的也只有莫言了。这就是他们挖空心思所要落实的让莫言小说进入教材战略的核心内容——打着推广阅读、文学教育的幌子,千方百计让莫言小说成为语文教科书。

假如他们的这个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我们的语文教育基本上就完了。

我们必须明确:教育是一种社会期待而不是学生无目标的自由发展。

既然是期待,就必定有标准和目标。失去了标准和目标就不存在教育了。

就语文教育而言,这是社会进行美学教育、培养正确价值观、培养发展学生汉语言及文学知识、表达能力,促进下一代精神健康发育的主渠道。

阅读的前提是必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不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必要的美学知识,让学生自由阅读, 就会使学生失去思辨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纷纭杂沓,良莠不分;各种价值观眼花缭乱,片面主张自由阅读必定导致学校的语文教育被瓦解而名存实亡。

什么才是正确的阅读方法呢?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明确是非界限。要使学生明确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善于恶的界限、历史进步与倒退的界限。简言之,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就是正义,导致战乱发展的就是非正义。具有利他性质的就是善,损人利己的就是恶。主张平等、打破历史周期率的就是进步;鼓吹特权、形成历史周期率的就是倒退。

二、 培养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不是诱导学生为了成为让别人高攀不起的精神贵族而不择手段。

三、 培养起学生的思辨能力,掌握剖析作品的基本方法:A作品人物个性及人物关系,B故事发展的脉络及美学逻辑,作品的情绪氛围以及表达方法,C作品的语言特色,D作者的写作背景及作品的主题。

以上三条,前两条是价值观导向及育人目标。第三条共四点都是讲具体的阅读方法。三条相辅相成统称为阅读的科学方法。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开展阅读的前提。阅读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本文讲的仅仅是阅读方法,并不涵盖整个的语文教育方法。

如果我们用第三条的四点具体方法来分析莫言的作品,就不难发现,莫言小说的人物都是畸形变态的,故事只是为渲染革命队伍中的阴暗和30年的黑暗而毫无逻辑性,作品的情绪氛围是阴暗的,表达方法主要是影射、侮辱、谩骂,语言龌龊晦涩,写作背景是80年代以来出现的反历史潮流,作品的主题是攻击先烈、英雄以及抹黑新中国30年。

2024827日星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