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不掩,公道自显(答“千江有水18”)
(2024-08-07 09:46:48)
标签:
365 |
迷雾不掩,公道自显(答“千江有水18”)
感谢“千江有水18”跟帖评论:
“沉默是一种高贵的权力。”
是的,沉默确实是一种权利,尽管未必高贵;
但沉默却绝对不是一种盾牌!不是恣意妄为的特权,更不会是法外之人的免死金牌。
具体到莫言身上——
《感谢那条秋田狗》代表着莫言文学之根源;
《灵药》代表着莫言自己的政治立场以及莫言所要的攻击的对象;
“母亲与阴虱”的描写代表着莫言的心理状态和文风;
“想往那张床上撒尿”代表着莫言的情感;
“莫言解粥”代表着莫言的文化底蕴;
“鲸海红叶歌”代表着莫言的涉猎知识的范围;
“字面上读不懂《夜雨狂歌答沈二》就信口雌黄胡乱解析”代表着莫言的无知狂妄。
上述各条都是路人皆知的、无可辩解的铁的事实。
莫言对此可以保持沉默,
“保持沉默”并不意味着上述的事实就不存在了。
更不意味着上述恶劣的行径反而会变得高尚了!
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任何搪塞、粉饰、掩盖都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是欲盖弥彰!
语本《左传·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六年》:“陛下临朝,常以至公为言,退而行之,未免私僻。或畏人知,横加暴怒,欲盖弥彰,竟有何益!”
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三:“余谓絛之言,正所谓欲盖弥彰矣。”
孙中山《宣布粤变颠末表示统一意见宣言》:“观其於文在军舰时,所上手书,称大总统如故,可证其欲盖弥彰已。”
无论历史、现实和未来,“欲盖”并不能抹杀事物的本相反而会“弥彰”。
理屈词穷的所谓“沉默”只是心虚的表现,也是“顽固”的代名词。
迷雾不掩,公道自显。此乃人间不可抗拒之真理也!
2024年8月7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