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篇系列小说之第三十篇丐论

(2022-03-15 07:36:52)

百篇系列小说第三十篇  丐论

                                   颂明

傍晚时分,宋老头要出去遛弯,喊上了孙子小龙陪他。小龙颠颠地过来了,他很乐意陪爷爷,因为爷爷的肚子里似乎有说不完的稀奇古怪的故事。

街心花园那儿传来一阵清越的琵琶声,抑扬顿挫,凄婉而苍凉,像雨打芭蕉。宋老头说:“走,过去看看。”小龙便拉着他,加快了脚步。

原来是一位老者,白发苍苍,黝黑的脸上眼眶深凹,双目紧闭,沉浸在乐曲的氛围之中。他的身边坐着一位萎靡的奶奶,像是有沉珂在身。

宋老头拿出手机,扫了老者面前的二维码,转给了他100元钱。老者睁开了眼,连声说:“谢谢,谢谢。”然后又继续弹奏琵琶了,曲调变得流畅而欢快起来,像小溪的流水。

离开街心花园,小龙小声对爷爷说:“听说有很多乞讨者都是骗子呢。利用人们的同情心骗钱。”

“世事百态,形形色色,丐亦分三六九等,不可一概排斥。听其弹奏,此老者是懂音乐的。他的曲子是即兴弹奏的而不是成曲,充满着情绪,足以动人。”

“你的意思他是文丐,是上等之丐?”小龙笑道,“这也算是惺惺惜惺惺咯。”

“此言差矣。丐之分而不以文野。”

“那以什么来分呢?”

“以品分之。”

“何谓品?”小龙忍不住“噗嗤”一笑,“我被你带的也不会好好说话了,跟着拽起文来。”

“近朱者赤嘛。”宋老头摇晃着脑袋,很享受的样子,“品即为人品。人不以财富、地位等分优劣,惟人品耳。”

“何谓人品?”

“嗯~还带这样问的?”宋老头一愣。

“怎么样,答不上来了吧?”小龙颇为得意。

“哼,小样。能被你给难住?”宋老头把头一拧,“一味地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唯利是图是为人品低;而舍小我为大我,利人、利家、利社会,是为人品高。虽是老生常谈确是真道理。”

“这不过是你的一家之言罢了。丐无非为一饭之食而乞讨,还谈什么人品。前不久还有名人说过:穷生恶。我觉得很有道理。”

“想不到你会有这样的认识,太让我意外了。考考你,听说过元结吗?”

小龙摇摇头:“没有。说着乞丐呢,这个元结是乞丐吗?”

“元结是唐朝天宝年间的一位道家学者。他写过一篇文章《丐论》,很有名。”

“丐有什么好论的?”小龙不感兴趣。

“知道大唐是怎么由盛而转衰的吗?”

“嘿,真是越说越离谱了。难道唐朝由盛转衰还与丐有关不成?”

“还真有关系。”宋老头捻了捻胡须,“大唐天宝六年正月,唐玄宗搞了一场隆重的祭天大礼,然后命令各地长官速速推举当地贤人,集中送到朝廷礼部应试。天下学人都以为皇帝这下是动真格的了,要把全国的牛人都选出来为国效力。但考试结果一公布,所有人都傻眼了:零录取。”

“这是什么梗?”小龙也觉得很奇怪。

“这场闹剧的总导演李林甫兴冲冲地给唐玄宗上了贺表,恭喜皇上,天下英雄早就尽入吾皇彀中矣,现在是‘野无遗贤’了。”

“什么意思?”

“就是贤德之士都已经进了精英圈子了。乡野之中再无能人了。大诗人杜甫以及元结等有真才实学的高贤之士都被戏弄了。当时杜甫36岁,年富力强,对皇上还抱有幻想。元结却看透了官场腐败,愤而归野。出家做了道士。”

“这与乞丐有半毛钱关系吗?”小龙越听越糊涂。

“元结的这篇《丐论》就是 把当时‘精英圈子’描绘成一幅‘群丐图’:他们为着一己私利而垄断了文化及官场,投机钻营,勾心斗角,不择手段。他们才是真正的乞丐啊。”

“哦,我想起来了,你好像也写过一篇小说,讽刺了那些为沽名钓誉而不惜欺师灭祖,拿人格、国格乞讨的文丐。我还以为你是因为怀才不遇而空发牢骚呢。”

“呵呵。我总觉得我的所得到的早已超过了我应当得到的,内心是十二分的满足,哪里还会有什么牢骚呢?我只是担心把文化搞成了小圈子将危及社稷啊!”

“你就不要在这杞人忧天了。你瞧,这不知不觉的我们已经走了5000多步了。再不回去奶奶该要骂人了。”

“是是是。赶紧往回走吧。”

20223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