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发这篇文章的时候,微信朋友圈正被一个叫“色魔”的游戏刷屏着。再次验证了微信朋友圈中病毒式扩张的特征。
过去一周整个微信朋友圈最红的应用是一个“神经猫”的游戏,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这个应用刷屏了。这个仅仅用了1.5天开发完成的Html5游戏聚集了大量人气,在三天的时间内创造了超过一亿的访问量。无独有偶,在差不多一个月前,另一款叫脸萌的应用也是迅速获得大量人气,在一夜之间几乎被所有的互联网用户下载。甚至今天,脸萌依然是许多用户的头像。这两款应用虽然大相径庭,但都让我们见识到了互联网带来的病毒式传播。
而许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两款应用在传播途径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开始传播。在微信全面掌控我们大部分人生活的今天,我们的世界观,信息以及知识获取途径也渐渐被微信这个工具所“垄断”。每天我们从朋友圈关注身边好友的近况,这个世界发生的各种事件,从订阅号了解我们需要的知识,信息,甚至在各个不同的微信群和相关行业的朋友社交。当你在朋友圈看到某个东西不断被转发时,你会真的忍不住点进去看看是什么。至少对我而言,当初“神经猫”这个游戏就是如此。当我看到第一个朋友转发时,我并没在意。然而当我发现越来越多人转发这个游戏时,我终于也忍不住点进去玩了一下。而这就是互联网病毒式扩张的魅力,可以无边际的传播。
事实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最好,最快的营销模式。在过去的一年我们也看到了太多太多互联网营销成功的案例。在这些新模式的背后,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发生本质的改变。从原来的电视,报纸转向了移动互联网。大家从原来对于电视频道的关注转向了对于某些网站,甚至某个微信大号的关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意见领袖”左右着人群的消费,而不再是电视的推销渠道。这个现象在中国特别的明显。虽然美国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要高于中国,但是美国对于传统媒介,电视广告的关注度依然要高于互联网。可以说大部分美国人依然从电视,杂志,报纸等传统渠道获取信息,而相反大部分的中国人对于信息的获取转向了互联网。
是什么造就了中美市场的如此差异?我个人认为核心的本质还是中国人对于草根文化的追求。草根,则是中国互联网世界的核心。由于中国本身有着比较大的财富不平衡,也有着很多天生因为出生,家庭,地域所造成的差异。这也导致中国互联网人群更加追求草根。这也是当年微信朋友圈能够击败新浪微博的一个原因。在微博盛行的年代,更多是草根网民对于那些大V的膜拜。终于能在互联网世界近距离关注大V,甚至和他们对话。然而久而久之,大家更愿意关注身边的朋友所发生的事情。微信朋友圈显然更接地气。也通过草根思想的传播慢慢取代了微博。未来,草根将依然是中国互联网核心的文化。要想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取得成功,就必须深刻理解这种草根的思想。包括几个月前,老罗差一点依靠锤子手机取得逆袭,如果不是生产环节那个“出人意料”的问题的话。或许今天老罗的锤子手机已经可以向小米,Oppo等叫板。老罗能在互联网上获得如此之多的支持,许多人告诉他,会帮助他成功,锤子在一开始就拥有了海量粉丝。这一切的一切,也和老罗所代表的草根文化不无关系。他代表的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没有科技背景,没有海量资金在背后撑腰,有的只是和大家一样对未来的梦想和热情。而中国的互联网网民是愿意打造草根明星的,因为他也代表着他们自己。光从这点看,我相信未来会看到越来越多90后互联网产品的成功,因为这些代表着未来5-10年最主力的一批网民。
回到开头,“神经猫”和“脸萌”的病毒式营销背后是微信作为媒体对于我们获取信息来源的“垄断”。未来我们会越来越被这个互联网社交平台所左右。从这一点来看,腾讯的价值还没有最终完全体现。相信在补强了本地化场景以及电子商务后,微信的货币化进展会加速。今天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微信将成为我们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那从这个角度看,腾讯的增长空间似乎远远没有到头。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点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