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常喝水这件小事

分类: 茶--生活 |
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你是否关注过水该怎么喝更健康呢?
坚持喝白开水?
特别是一次性大量饮水,水分短时间内进入体内,不但会影响消化功能,同时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
水对于人体有着不小的作用,但要科学看待:
水是人体中一些生化反应的反应场所,一般会参与水解等重要反应。
另外,水可以溶解许多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C,有利于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运输。
水还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所以发烧感冒的时候,建议多喝水。
此外,水还有着不错的润滑作用,比如帮助食物吞咽、有助于关节活动等作用。
每天喝多少水才是对的?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摄入水的总量为2000—2500ml,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量”并不单单靠饮水来满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饮用1500—1700ml水比较靠谱,科学饮水,合理保持水分的动态平衡。
喝水最该注意些什么?
水温适宜
拒绝过低或过高的水温,建议水温与体温相当更为适合。
因为过冷的水会使胃黏膜突然变冷,引起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胃肠不适。
太烫的水会损伤食道黏膜、胃黏膜,增加消化道癌症风险。
这个也适用于喝茶,虽说要用沸水泡茶,但茶汤要浓淡相宜,入口温度不可过高。
拒绝饮用“生水”
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直接饮用未经加热煮沸的自来水,但未经煮沸处理的“生水”中很可能存在消毒物质、虫卵、细菌等,对健康不利。
请勿“一次性大量饮水”
不要在口渴时一次性大量饮水,单次饮水量不要超过500毫升。
建议每次饮水200ml左右,缓慢饮用,如果是老年人更要减缓速度。
别等“口渴”才喝水
很多人习惯口渴之后再去饮水,特别是小朋友和一些工作忙碌的人群。但此时身体的缺水程度已经比较严重,经常这样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日常生活中自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饮水习惯,比如起床后、吃饭前、睡觉前等特殊阶段都要适量饮水。
不追求各种碱性水、概念水、神奇水,
纯粹、安全,就好,于茶叶选择也一样。
水的主要作用就是作为载体和溶剂参与生命活动,
并非也不需要提供太多的微量营养素(合理多样饮食才是补充营养素的主要途径)。
只要符合“国标”的水就可以放心饮用。
水对于身体有着不小的作用,但喝多了反而会带来负担,
关于饮水,科学、适量、合理、健康,四者合一才是王道。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