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含铁颗粒混合状态及化学特征
(2024-12-27 11:15:43)分类: 期刊杂志 |
1 论文标题:广州市含铁颗粒混合状态及化学特征
2 作者信息:鲁 楠: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廉秀峰*: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学院,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广东省大气污染在线源解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3 出处和链接:鲁楠, 廉秀峰. 广州市含铁颗粒混合状态及化学特征[J]. 环境保护前沿, 2024, 14(6):
1290-1298. https://doi.org/10.12677/aep.2024.146163
4
摘要:本研究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于2021年1月1日至31日在广州市对大气中含铁颗粒的化学组成、混合状态、来源及其在污染过程中的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铁颗粒主要分为Fe-BB、Fe-C、Fe-D、Fe-HM、Fe-N、Fe-S、Fe-SN等七种类型,以Fe-N、Fe-SN和Fe-HM三类颗粒为主,这三类颗粒在所有含铁颗粒中数量占比达85%。大部分含铁颗粒与二次无机离子尤其是硝酸盐混合,部分含铁颗粒与生物质燃烧源特征离子有机氮、元素碳、沙尘特征组分或重金属混合。在1月13~16日PM2.5重污染过程期间,发生了三次PM2.5突升,分别为污染前期、中期和后期。在污染前期和中期,PM2.5浓度升高受到来自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的一次排放的含铁颗粒的影响,在污染后期,受到含铁颗粒上硝酸盐生成的影响。
前一篇:《环境保护前沿》期刊简介
后一篇:《食品与营养科学》期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