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针对语文作业设计的一点想法

(2022-10-28 14:52:37)
标签:

杂谈

随着语文考试的不断改革,如今语文的检测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85%都是教材之外的内容,不仅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情况。现在的语文,唯有多读书,才能考出高分。阅读量的增加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常识知识,而且当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学生的理解能力自然而然就增强了,写作的素材也丰富了,一举多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将阅读落实到作业当中,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

1积累性作业:

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可以让学生准备几个木子,摘抄些名句,古诗,成语,名家名篇等,以课本为主,以课外读物为辅.老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同时还可以举行一些优秀作业展览,名句接龙,成语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积土成山,风雨生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积淀,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2.拓展式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通过自己查资料,除了从课文中获取信息外,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并利用课外作业的机会,超越课本,有计划,有目的地广泛进行课外阅读.围绕课文设计拓展性作业,不但能升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其语文能力。

3.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规律,结合教材实际,通过新颖有趣的形式把语文课和开放的课文实践活动巧妙结合。比如课本剧,我曾经在讲授《孙权劝学》《石壕吏》《核舟记》时,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再现故事情节和场景,效果极佳。比如绘画学诗,我受到《中国诗词大会》的启发,在讲授《天净沙  秋思》时要求学生用一幅画将这首元曲中的意象全部画出来,学生兴趣浓厚,画出的画意境美。再比如听歌学诗,前两天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给学生播放了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通过欣赏歌曲创设情境,进入学习,但学生的兴趣很浓,跟着曲调唱词的内容,几遍之后竟然记下了歌词,也能背诵过这首词,而且通过曲调也感受到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学歌比背诗快。

这样以来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模式,为语文作业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了阅读积累的好习惯,这些能力及习惯都是终身受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