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起立,鼓掌,一切回到最初我们对爱情电影的期许和定义。
如果有“多一张车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我想起张曼玉倚在墙边问的那句话。影片至尾,有人仅仅转身报以微笑——回应默送——心照不宣。所有的观众被钉在椅子上,直至灯光亮起,the ending出现……上一次对一部电影意犹未尽的是何时?
一个发生大城市的小故事,荧幕上首次出现的是一场高速公路的拥堵,所有面孔在自己的车里听着风格迥异的音乐,一不小心,所有人快闪似的冲到马路上载歌载舞,剧场里出现了轻微的笑声和隐隐的尴尬。宝莱坞似的开篇猝不及防……
无时不在的我只有通过与总是不在的你的对峙才显出意义。思念远方的情人从根本上就意味着恋人的位置与他情人的位置无法相互取代;这就是说:我爱对方要甚于对方爱我。——《恋人絮语》
爱恋,让我们眼中只有彼此,落日的灯塔、繁星如水的良夜,爱人的陪伴让一切都变得浪漫。电影中随处可见明媚的色块,女主角裙裾飞扬,男主角深情款款,情人的眼眸就是舞台上闪耀的追光,即使法国影片里天马行空的幻象,被切换到现实的场景中,也不会突兀——爱情就是这样不可理喻啊。
追逐梦想的年轻人,因为摒弃世俗,志趣相投走在一起,一起翩翩起舞,一起浅吟低唱。
互相欣赏——不知不觉,理想的伴侣成了我们给自己的命题,拼命实现的结局究竟是成全了对方,还是自己。
冬春夏秋,洛杉矶的四季不分明,闯入宁静生活的第一次争吵,带走了电影里心旌摇荡的歌舞,背景音乐偶尔穿插进来,打破荧幕的沉默。
喜欢做的事情和做喜欢的事情在我们所有人年轻的时候都是二元对立的命题,第一次,相见时,一个是追求自我的兼职酒店钢琴手,一个是试镜屡遭轻蔑的小演员,当然只要努力,事情总会出现转机,直到秋天,女主和男主坐在第一次见面的山顶,俯瞰灯火可亲的城市,暮色唤醒漫天繁星,笑着说爱和永远,可眼里噙着泪水。有时候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故事也会有一个平凡的结尾,似有千言万语唯独不敢说一句再见。
再见时,五年后。
女主是女明星,着端庄的小黑裙挽着另一人,在LA的夜晚寻觅一间酒吧,不出所料,是男主五年前期待拥有的只演奏纯粹爵士乐的酒吧,对视后怔住,男主缓缓走到舞台中心钢琴前,坐下抬起右手,镜头里特写的右手颤抖,左手忘记了第一小节的和弦,熟悉的旋律响起——《city of the stars》。第一次见面的镜头突然出现,导演用舞台剧的方式回忆了主人公五年的经历,快进的日子,不变的幸福,唯一的改变是男主代替了丈夫的角色……
一曲终了,导演缓缓地把镜头给了弹琴的人——现实里的那个人。导演知道这一刻我们和女主一样沉浸在回忆里,侥幸地希望此刻陪在身边的人是弹琴的人,然而事与愿违。
如果时光没有冲散相爱的人,该有多好!
此刻只能转身报以微笑,回应另一个人的默送——微微颔首,心照不宣。
没有阴谋,没有辜负,没有纠缠,爱情在这个电影里以最好的面目示人,忘掉结局的苦涩,love is bitter and sweat,用歌舞的绚烂陪伴青春里那个最美好的邂逅,就像影片开头那样,每个人都有一首挚爱的歌曲,一支热情的舞蹈,让爱和音乐,一起回到最初美好的样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