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12.《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项穆(明代著名书法家书论家)(博客)

(2023-02-19 20:31:04)
标签:

历史

教育

文化

912.《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项穆(明代著名书法家书论家)(博客)

项穆画像

(—上接91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史可法(明末名臣著名书法家))

1、项穆概述

项穆(1551年—1601年后),初名德枝,易为纯,最后更名穆,字德纯,号贞元、无称子。秀水(今浙江嘉兴市秀水区)人,著名收藏家项元汴之子。官至中书(从七品),明末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项穆工诗文书法,与伯父项元淇齐名,著有《贞元子诗草》,有《双美帖》行世;亦善书论,著有《书法雅言》,对后世影响较大。

2、项穆名片

    项穆

    项德枝

    项为纯

    字德纯,号贞元、无称子

    秀水(今浙江嘉兴市秀水区)

所处时代 明末

出生日期 1551

逝世日期 1601年后

曾任官职 曾官中书(从七品)

    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著作作品 《贞元子诗草》、《书法雅言》;,《双美帖》

3、项穆简介

项穆,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元汴之子,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曾官中书。工书法,于晋唐名家,无不会。与伯父项元淇齐名,有《双美帖》行世。

穆生于博古赏鉴之家,藉文雅交游之感,耳濡目染。故其诗皆楚楚有致。著有《贞元子诗草》及《书法雅言》。其《书法雅言》收入《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穆承其家学,耳濡目染,故一书法特工。因抒其心得,作为是书。”该书对了解中国书法史和书法鉴赏有较大参考价值。

今有中华书局20109月出版的项穆《书法雅言》,李永忠编校。

4、项穆书法书论艺术

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在收藏界大名鼎鼎,在古代书画珍品上,除乾隆皇帝的收藏印外,最多的就是他的印记:项元汴、项子京、墨林山人、子京珍藏、退密等等,有的一件作品上,盖其收藏印达七、八方之多。

项穆是项元卞的长子,生在书香之家,受父辈影响,长期在古器雅物、名人字画中侵淫熏陶,自己也变成了书画家、鉴赏家。他虽做过官,但历史上没太多记载,而他的书学论著《书法雅言》,却影响甚巨,被列入《四库全书》,评价颇高,流传至今,教益后人,是不可多得的书学理论著作。

项穆承继家学,精研书画,著述颇丰。他写的《书法雅言》,全书以孔子为精神领袖,以儒学中统为鉴赏依据,以中和、尚雅为审美理想、审美标准,怀着“代圣人立言”的深远之意,本着正本清源之目的,阐述书学理论时,旁征博引,追溯求证,持论有据,说理充分,称得上一部极具整体观和系统性的书学著述,其独到精辟的见解,恢宏正大的气象,奠定了此书的地位。但书中有些论解过于正统,不够辩证,出现一些偏颇言词,当是此书的局限。但不管如何,其父子俩为中国书画的保存、传承,发扬光大,付出了毕生心血,令后学钦佩不已。

5、项穆《书法雅言》简介

《书法雅言》是中国明代书法理论著作,作者为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元汴之子,明末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项穆。

项穆《书法雅言》卷,含论述17篇。包括:书统、古今、辨体、形质、品格、资学、规矩、常变、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舍、功序、器用、知识。《书法雅言》有沈思孝序。其父项元汴鉴藏书画,甲于一时。此书大旨以晋人为宗,而力排苏、米等书,虽持论稍有过高,然项氏终生一艺,研求至深,故所论极其精辟。行文大体拟孙过庭《书谱》,但无剽袭、类同与苟且之弊,而气息亦颇为纯厚。

此著作传世本有明万历刊本、《夷门广牍》本、八千卷楼旧钞本和《四库全书》本等,流传较广的是《美术丛书》本和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本。最新版本是中华书局20109月出版的项穆著《书法雅言》,李永忠编校。

6、项穆《书法雅言》第十章“中和”部分原文及译文介绍:

“中和”原文:书有性情,即筋力之属也;言乎形质,即标格之类也。真以方正为体,圆奇为用;草以圆奇为体,方正为用。真则端楷为本,作者不易速工;草则简纵居多,见者亦难便晓。不真不草,行书出焉。似真而兼乎草者,行真也;似草而兼乎真者,行草也。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然中固不可废和,和亦不可离中,如礼节乐和,本然之体也。礼过于节则严矣,乐纯乎和则淫矣。所以礼尚从容而不迫,乐戒夺伦而皦如。中和一致,位育可期,况夫翰墨者哉!方圆互成,正奇相济,偏有所着,即非中和。使楷与行真而偏,不拘钝即棱峭矣;行草与草而偏,不寒俗即放诞矣。不知正奇参用,斯可与权,权之谓者,称物平施,即中和也。

“中和”译文:书法有气质情调,指的是筋骨、气力一类含蕴的内容;又有形态结构,指的是形状、基准一类外在的形式。楷书以方直中正为基本准则,对回转新奇加以灵活运用。楷书的根本在于端庄的法式,所以学习者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就擅长它。草书则主要表现为简率纵肆,因而欣赏者也很难很快理解。既不同于楷书,也不同于草书,这就是后来出现的行书。与楷书近似而略带一些草书因素的行草。圆转而不失方直,方直而又圆转,中正包含着新奇,新奇而又不失中正,最终会聚到中和,这才是尽善尽美。“中”意味着既不过分也没有不够,“和”意味着不背离、不乖张。然而“中”本来就不能偏废“和”,“和”也离不开“中”。就像礼是节制的、音乐是谐调的,这是原本的体统。过于节制的礼流于严刻,一味谐调的音乐不免使人沉沦。所以礼崇尚的是从容不迫,音乐要戒除的是丧失伦次而要节奏清新。一旦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得其所,万物也生长茂盛,何况书法呢?方直和圆转相辅中正与新奇相成,如果有所偏颇执著,就不是中和了。假设楷书和行楷偏执,那么它们不是拘谨单薄就是棱侧尖峭;行草与草书偏执,其结果不是寒酸俗气就是放肆怪诞。一般人并不知道中正和新奇交互运用才是权变之道。所谓权变,就是称物平施、因事制宜,也就是中和。

7、项穆书法及相关图片欣赏:

912.《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项穆(明代著名书法家书论家)(博客)

912.《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项穆(明代著名书法家书论家)(博客)

912.《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项穆(明代著名书法家书论家)(博客)

912.《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项穆(明代著名书法家书论家)(博客)

912.《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项穆(明代著名书法家书论家)(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