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史可法(明末名臣著名书法家)(博客)
标签:
历史收藏文化教育军事 |
(—上接910.《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姜逢元(明末大臣著名书法家))
1、史可法概述
史可法(1602年—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明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祖籍大兴(今北京大兴)。崇祯进士,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正二品)。明末抗清名将,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北京城陷落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扬州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葬于扬州城外梅花岭。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
其著作作品有《史忠正公集》(后人编集);《行草恙未愈帖》、《绝命书》等。
2、史可法名片
本
别
字
所处时代 明朝末年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址 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
祖
出生日期 1602年
逝世日期 1645年5月20日
学历学位 崇祯进士
曾任官职 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正二品)
著作作品 《史忠正公集》、行草《恙未愈帖》、《绝命书》等
主要成就 拥立福王,在扬州抗击清军
谥
3、史可法历履
万历三十年(1602),史可法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以孝闻名于乡。
崇祯元年(1628),登进士第,出任西安府推官,后迁户部主事、郎中。
崇祯八年(1635),升为右参议,负责镇守池州、太平两地。
崇祯十年(1637),任佥都御史。
崇祯十二年(1639),任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崇祯十七年(1644),崇祯帝自缢。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攻扬州城,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未成,被擒后拒绝投降而被杀。
清顺治三年(1646),其义子史德威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天甯门外梅花岭。南明赠谥“忠靖”。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清廷赠史可法谥“忠正”。
4、史可法书法艺术
史可法亦擅书法,尤擅行草书。《中国美术家大辞典》载有史可法名录,称其“书法严正,恰如其人”。 史可法有文集《手札》流传至今,字体绢秀紧劲,有晋人风度。史可法虽不以书法闻名于后世,但其书法亦自不俗,别具一格。被书坛列入明代著名书法家100名之内。
5、史可法著作作品
史可法著作有《史忠正公文集》四卷,为其玄孙史开纯1786年汇集刊印。
史可法书法作品有:《行草书恙未愈帖》、《草书岳阳楼记》、《行书绝命书》、《行草对联》、《行草龙门对》、《行草书四屏》、《行草书扇面》《草书扇面》、《行书扇面》、《行草书恙未愈帖》等。
6、史可法《行草书恙未愈帖》欣赏
《恙未愈帖》,行草书,作者:明末名臣、著名书法家史可法,西泠印社2020年春季拍卖会“明贤忠烈信札专场”拍品。成交价为241.5万元RMB。
此《恙未愈帖》是史可法手书的一封信件,信件首尾分别有两方钤印,首是“可法”,尾是“史可法印”。 拍品除了史可法手书的4页信扎外,还包含2页题跋者为童揆尊与童曾久。
此信扎释文:“贱恙尚未得愈,总之泄泻不止,两足软痛。此病非暂时所成,故非暂时可愈。承屡顾,谢谢。昨太宰谓建南道缺乃特为兄出者,数日之内定登启事,顷有消息否。选郎于不侫亦有旧知,但鄙性硁硁,从来未以一字入铨曹,故难以书往达。兄远念令郎之苦情,以日为岁,未审选郎知否,兄再托相知者一从曳之如何。力疾不一一。名正具。冲。”该帖被收录于清《拜梅山房几上书》和国家图书社版《明代名人尺牍选粹》一。信扎末尾处的“冲”字,是明代手札的标准格式,意思是给收信朋友留白,让对方可以在空白处留下看法等。也有署“左冲”字样的,意即空着信纸的左边,以待对方应答。
《恙未愈帖》为清代收藏名家旧藏,流传有序,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从字的笔法和笔画上,可以看出是用硬毫书写,可能是狼毫,字体饱满且具个性。
7、史可法墓祠
“史可法墓祠”又称“史公祠”、“史可法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广储门外街24号梅花岭畔,占地面积9700平方米,始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纪念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著名历史遗迹。“史可法墓祠”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可法墓祠内有史可法的衣冠冢,冢西侧是祠堂,有飨堂、桂花厅、梅花仙馆、方亭、晴雪轩、牡丹厅等古典建筑。史可法墓祠是一座园林式的名人纪念馆,陈列有丰富的史可法文物史料。300多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拜谒史公墓,并写下了大量歌颂史公的诗词,其中不少作品刻成碑石嵌墙展示。
8、史可法书法艺术欣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