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贴近学生实际的课堂才会高效
(2021-04-15 15:56:04)
标签:
感悟杂谈 |
分类: 听课手记 |
(五)贴近学生实际的课堂才会高效
听了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楚,通过对比观察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间的关系,引出用代入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组;在学习中突出化解学习,教学生先学会变式,为代入法学习做好铺垫;引导学生按步骤分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坚持课堂练习(安排15分钟),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
单从教师角度来看,似乎是成功的;但课堂教学不看教师的表演,而要看学生学会了什么,学到了多少;从课堂来看,效率不高,学生做题速度慢,正确率低,2个二元一次方程组,9分钟还没有解出来。从教的角度来看,课堂基本以教师讲述为主,属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少;教师从大的教学层面引导学生归纳了解题步骤,并未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没有系统归纳面对不同情况的方程组,将会出现的不同的解题步骤,如第一道练习里y=2x-3,已明确了x与y的关系,但部分学生仍套用解题步骤,由 1 式得……;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并不得法,拿到方程组不知从何下手;虽然现在课堂检测效果还没有出来,但我相信课堂效果不会有多好!
回归现实,本班学生数学成绩不佳,但一定意义上小学与初中的关系不是很大。小学重在用数字表达,初中变成以符号表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得从七年级抓起。作为教师,备课时钻研好教材之后,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些学生一听就会;那些需要持续加强;那些内容好理解,那些知识会存在误区等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设计教学时就会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一般情况下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步骤、特殊情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步骤要有有针对性的训练;那种情况下学生会存在理解误区,有意设置陷阱,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练习的设计也要有梯度,展示出不同层次学生可以尝试的习题;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不断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总之一句话,课堂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要面向全体,关注个体,让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