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聊书会
(2019-07-02 07:59:05)分类: 教育教学 |
《城南旧事》聊书会
一、导入词
主持人:同学们,书是我们学习的伙伴,伴我们快乐的成长。关于读书,许多文学家留下了精彩的名言,谁来说一说?
学生说。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主持人:同学们说的不错,的确,读书使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的美妙,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这段时间我们一起读了一本好书《城南旧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感受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二、聊作者
主持人: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读过了经典文学作品,你们还记得我们的读书方法吗?
课件出示:
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可以让我们看起书来更轻松,感悟得更透彻。
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作者?
三、聊内容
主持人:听了你得介绍,我们对作家林海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现在,我们就走进书中的那些事,这本书一共给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
生回答。五个故事,分别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
主持人:说的真好。同学们,当一本小说拿在手里,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呢?
生回答:看目录。
主持人:看小说的目录能让我们很快的了解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看着目录,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和我们大家聊一聊。
谁愿意先聊?
故事名称 |
主要 人物 |
用简要的话写一写故事内容 |
惠安馆 |
英子、秀贞、妞儿 |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大学生回家后再也没有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
我们看海去 |
英子、中年男子 |
英子又在新家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
兰姨娘 |
英子、兰姨娘、德先叔叔、爸爸 |
一个很有个性的兰姨娘投奔了爸爸,住在了英子家。英子慢慢喜欢上了这个手巧且善良的兰姨娘。可是英子不久发现爸爸喜欢上了兰姨娘并因此和妈妈生了嫌隙。为了让妈妈开心,英子设计搓合了兰姨娘和同住在家里的德先叔。不久德先叔与兰姨娘一起离开,爸爸若有所失。 |
驴打滚 |
英子、黄板牙(宋妈的丈夫、宋妈) |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
爸爸的花儿落了 |
英子、爸爸 |
英子参加了自己的小学毕业典礼,同时爸爸生了肺病,不久于这个人世。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
主持人:大家说的都很好,通过刚才听大家介绍 ,我们发现5个故事都是独立完整的,无论从哪个故事开是读,都能读到英子童年许多难忘的回忆,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生回答。
四、评故事中的人物
主持人:当我们读着《城南旧事》,英子、秀贞、妞儿、宋妈、爸爸、兰姨娘……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都得归功于林海音传神的描写,接下来我们进入“趣猜故事人物”
咱们以接歇后语的形式
惠安馆的“疯子”——秀贞
井边的小伴侣——妞儿
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北大学生——德先叔叔
斜着嘴笑的——兰姨娘
藏在草堆里的小伙子——厚嘴唇的青年
骑着毛驴与丈夫回乡下的是——宋妈
每天回家都要浇花的是——爸爸
年年都装着一个大肚子的是——妈妈
主持人:真的很不错,看来大家都对书中的人物有了深刻的印象了,下面这个环节更加考察大家人物的把握了。请三个小组的代表读出你们的文字,让大家赶紧来猜一猜人物是谁?出自哪篇?
组一:
“她”指的是( 秀贞),选自《惠安馆 》。
组二 :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他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他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
“他”指的是( 爸爸),选自《爸爸的花落了》。
组三:我手里拿着一个空瓶子和一根竹筷子,轻轻走进惠安馆,推开跨院的门,院里那棵槐树,果然又垂着许多绿虫子,秀贞说是吊死鬼,像秀贞的那几条蚕一样,嘴里吐着一条丝,从树上吊下来。我把吊死鬼一条条弄进我的空瓶里,回家去喂鸡吃,每天可以弄一瓶。那些吊死鬼装在小瓶里,咕囊咕囊地动,真是肉麻,我拿着装了吊死鬼的瓶子,胳膊常常觉得痒麻麻的,好像吊死鬼从瓶里爬到我的手上了,其实并没有。
“我”指的是(英子),选自《惠安馆》。
主持人:故事中的人物还有很多,这些人,看似普通平凡,甚至各有缺点,但却折射出了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令人动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个片段:
1、(视频播放)英子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2、课件出示: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主持人:请大家放声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体会)
主持人: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预设)生:天真可爱、纯真无邪、热爱生活的英子。
主持人:那时的小英子才六岁,那是一个最爱玩耍的年龄,肯定有在一起玩的小伙伴,你知道是谁吗?
3、课件出示:
妞儿只有一条辫子,又黄又短,像妈在土地庙给我买的小狗的尾巴。第二次看见妞儿,是我在井窝子旁边看打水。她过来了,一声不响地站在我身边,我们俩相对着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等一会儿,我就忍不住去摸她那条小黄辫子了,她又向我笑了笑,指着后面,低低的声音说:“你家住在那条胡同里?”“恩。”我说。“第几个门?”
4、主持人:这段文字是小英子和妞儿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读了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妞儿?
(预设)生:内向腼腆、寡言少语、乖巧听话的妞儿。
5、主持人:同学们,当我们静下心来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还有许多令我们难忘的画面,动人的情节,就让这些画面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脑海里吧。
五、知识问答
主持人出示问答题目,学生抢答,给每组积分。
六、故事话题评议
1、话题一:秀贞疯不疯?
主持人总结:当我们用自己的体贴之心走进人物内心的时候,我们就多了一份理解和爱心,我们就不会对这疯子指指戳戳了。
2、话题三:小偷是不是坏人?
主持人总结:好人与坏人,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地,就像天和海混在一起的时候,你很难分得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人总是复杂的,当我们不是用简单的好人坏人二分法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时候,就是我们成长的时候了。
3、话题二:宋妈爱不爱小栓子和小丫头子?
4、主持人总结:爱不不爱的讨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劳动妇女的痛苦和无奈。
5、主持人:我们的小英子并不缺乏关爱,除了朝夕相伴的宋妈,还有他的爸爸在始终牵挂着他:
主持人:这就是《城南旧事》这部小说的大结局。
七:总结
1林海音在提到这部作品时,曾经这样说过:“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的。”是的,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中英子长大了,与朋友“疯女人”秀贞的离别,与和蔼又憨厚的小偷“厚嘴唇”的离别,爸爸的离去,与宋妈的告别,始终带着一切离她而去的淡淡的哀愁,却是深深的思念。
那一个个飘然而逝的人物,那一个个淡然若清风的故事,仿佛化作了一首余韵悠长的曲子萦绕在耳际,久久不绝……
2、最后,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静静聆听,细细品味林海音的这首小诗。(播放:《城南夜》音乐)
课件出示:静静地听,静静地想,回忆我的童年,忽见柳条儿摇曳,柳絮飞扬,柳絮吹向我的脸上,鼻孔里刺痒。抚摸着鼻尖,泪珠儿沾湿我七岁的小手。……我愿在这儿静静地听;向我自己的心诉求:给我一盏七月的莲花灯,提着它,我去踏冬月的雪,一步一个脚印,踏到明春。……静静地想,静静地听,听城南的深夜,听到冬阳的早晨。
八、推荐阅读
主持人:《城南旧事》中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而英子那总是洋溢着笑意的可爱而稚嫩的脸庞也如一幅娟美清新的画,永远地印在了每一位读者心灵的深处…… 最后希望同学们,趁着我们童年的美好时光,阅读更多的书籍,让更多精美的语言文字丰富我们的童年。
推荐阅读林海音《北平忆往》、萧红《呼兰河传》。
九、教师总结
师:“今天的聊书会同学讨论激烈,积极发言,聊书会开展的非常成功,可惜时间有限,最后我送大家两句话:读书犹如蜜蜂采蜜,思考犹如蜜蜂酿蜜,只有既采又酿,才能收获香甜的知识蜂蜜。希望大家课后能像这样多读书,多思考,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