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2019-11-05 06:29:46)
标签:

车轮下的长征

浙江博物馆

分类: 车轮下的长征

上回讲到2018年4月20日游览了黄山市的西递古村、道教齐云山。4月21日即抵达江苏省无锡市,由于有十来天的影像遗失,仅能用文字加以述说:4月21、22、23日驻点无锡;4月24日驻点常州市;4月25日至27日驻点江阴市。除了祭扫父母亲安榻处外,在无锡、常州、江阴、上海会见了许多战友,追昔抚今,享受“一壶浊酒喜相逢”时的愉悦。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428日至52日驻点上海休闲,主动避让“五一”旅游大军。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上海浦江灯光璀璨的夜景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53日前往杭州市,上海距杭州不远,中午轻松抵达。杭州街景一隅。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小小西湖景,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触摸她阿娜的面容。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记得八十年代来杭州,无锡乘船经京杭大运河至杭州方便实惠,晚九登船早六抵达。现在快捷交通工具选择面大了去了,区区三十年光景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环西湖沿岸建设的更加秀美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下榻杭州新世纪大饭店2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西湖美景并非是此番行的目标,201854日眼光瞄向浙江博物馆孤山展区。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位于水光潋滟、风景旖旎的杭州西湖孤山南麓,东衔白堤和平湖秋月景点,西接西泠印社,自然和人文景致得天独厚。孤山馆区现有"陶瓷陈列"、"黄宾虹书画陈列"、"常书鸿油画陈列"、"雷峰塔文物陈列"、"漆器陈列"等常设陈列,建成集中展示各类文物、艺术精品的艺术类馆区。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展馆正在布展中国古代陶瓷。浙江是举世闻名的瓷器发源地和青瓷的故乡。浙江古代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业绩辉煌,涌现出许多名窑佳瓷,是制瓷技艺传播世界的起点。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战国原始瓷鼎。鼎常用作“别上下、明贵贱”的礼器,形制多样。古越国人勤俭务实,多以类似成本较低的原始瓷仿制青铜礼器,作为随葬物品。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战国原始瓷杯形器。器型规整端庄,釉层匀净莹润、青中泛黄,胎釉结合良好。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战国原始瓷编钟,仿制形制逼真。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战国原始陶瓷罐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汉代黑釉人物龙虎瓶陶瓷,上面居然是人、禽、鸟、兽齐聚一堂,相安无事。浙江在新石器时代便有发达的制陶业。各个不同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品种丰富,实用美观,体现了很高的工艺成就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东汉越窑青瓷陶瓷酒器。该器物是陶瓷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是模仿青铜器的成功之作,也是中外陶瓷界公认的东汉成熟青瓷标准器。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汉代陶瓷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汉代陶瓷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东晋宠物陶瓷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东晋越窑青瓷龙柄鸡首壶。鸡首壶是两晋时期的典型产品,古人认为鸡有御死辟恶的厌胜功能,又有沟通天地的神奇本领,出自东晋时期的龙柄鸡首壶,尤显珍贵。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西晋青瓷陶瓷罐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陶瓷罐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汉代陶瓷罐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元代精美陶瓷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元代精美陶瓷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精美陶瓷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颇有想象力的陶瓷作品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精美陶瓷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龙泉窑精美陶瓷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龙泉窑精美陶瓷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龙泉窑精美陶瓷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龙泉窑精美青瓷大盘。形制庄重、体量硕大的青瓷大盘、青瓷墩碗都是用于祭天的,是重要的宫廷祭祀用器。整器光素无纹,形制规整,规格硕大,釉层均匀,温润如玉,实属难得。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龙泉窑青瓷锦地花卉纹大瓶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龙泉窑簋鼎香炉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龙泉窑出品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青龙泉窑青瓷刻花长颈瓶,刻花粗放草率,釉色浅薄灰暗。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龙泉窑青瓷插花瓶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北宋定窑印花双凤纹盘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德化窑透雕牡丹纹笔筒。福建德化我去过,德化窑以镂雕手法制作“象牙白”瓷器著称。2016年博客参观了福建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即兴购得德化窑白瓷镂空花瓶一对。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德化陶瓷器皿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德化陶瓷雕塑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嘉靖祭蓝柚深腹碗。祭蓝柚瓷器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是以氧化钴为成色剂的高温蓝釉瓷,口沿一圈饰酱釉。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祭蓝柚瓷盘,盘底露胎,洁白细腻。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嘉庆官窑炉钧釉长颈瓶。炉钧釉仿宋代钧窑釉色,低温二次烧成。颜色多以蓝绿相间或红中泛紫为主,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颜色釉品种。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道光“浩然堂”蓝釉刻灵芝云纹印泥盒,为雍正、道光年间景德镇瓷器名款,属官窑品级。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雍正官窑柠檬黃釉碗。黄色为高贵之色,也是皇权的象征,明清两代御窑均刻意追求。但黃釉又是单色釉技术难度最高的品种,柠檬黄则是其中最名贵的品种,体现在雍正官窑卓绝的技艺。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嘉靖官窑鸡油黃釉碗,该黃釉碗外底为白釉,是区分清代黃釉碗的标志之一。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精美瓷器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乾隆哥釉三足立耳香炉,案头清赏器皿,通体施月白哥釉,大小开片明显,金丝铁线清晰。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乾隆官窑豆青釉刻划缠枝莲纹豆盘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乾隆官窑青花缠枝莲纹赏瓶,是皇帝为赏赐有功之臣而专门颁样窑厂烧制,是雅俗共赏的陈设佳器。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康熙青花花鸟纹鏨式香炉,炉上花鸟生机盎然,活泼有趣,青花呈色明艳,是康熙时代典型的“蓝分五色”青花。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青花瓷产品多用于家中花盆、花瓶,非常实用,他们与植物、花卉在一起,妆点庭院、厅堂,体现古人品质生活和雅美情趣。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正官腰青花釉里红折枝花纹盏托。盏托青花发色纯正,釉里红色泽艳丽,其烧制技术成熟与元代。因技术复杂较难掌握,产品数量非常有限。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乾隆官窑青花龙纹官尊,这是乾隆官窑仿古而不泥古之佳作。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嘉庆官窑青花御制诗茶盏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之后通行彩色图案瓷器。彩瓷是带有色彩装饰的瓷器。中国彩瓷历史悠久,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因而彩瓷品种繁多。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彩瓷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彩瓷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彩瓷大碗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彩瓷大碗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彩瓷大碗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彩瓷台屏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嘉庆彩瓷瓶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错落有致的博物馆舍掩映于湖光山色之间,成为杭州的一处极具魅力的文化景点。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博物馆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与逶迤连绵的长廊组合而成,形成了独特的“园中馆、馆中园”格局。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馆藏文物及标本十万余件,文物品类丰富,年代序列完整,现已发展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形成了包括孤山馆区、武林馆区、名人旧居、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等在内的多层次、广范围的陈列展示与服务社会的新格局。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参观博物馆内“重华绮芳——宋元明清漆器艺术陈列”展览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精美展品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北宋代檀木描金经函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漆器是我国古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一项伟大发明。我国漆器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是明代早期“剔犀如意云纹委角方盘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浙江是中国漆器工艺的发祥地。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距今七千年出土于余姚河姆渡文化的朱漆木碗等都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浙江的先民已经熟练地掌握和使用天然生漆。这是元代“剔红婴戏图盘”。近距离欣赏近千年前一代雕漆名匠张成的雕漆作品,可谓回幽远古感同身受。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进入元代后名匠辈出,雕漆脱颖而出。这是元代晚期“朱漆木雕人物故事纹长方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清更是漆器工艺集大成时期,迎来了漆器艺术的千文万华的繁荣局面。这是明代早期“剔犀如意云纹高足杯”。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晚期“黑漆描金人物故事纹圆盘”。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晚期“剔红八仙祝寿图葵瓣式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剔红山水人物图委角长盘”。这是博物馆镇馆之宝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乾隆“剔红花卉紋菊瓣式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这是清代乾隆“剔红团香宝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镇馆之宝,清代乾隆“剔红菊花纹琴式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乾隆“剔彩云龙纹提梁匣”。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
清嘉庆“剔红海水龙戏珠纹盘”。雕漆大多用鲜明的朱漆,故又名剔红。雕漆常以木灰、金属为胎,用漆堆上,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是待半干时描上画稿,施加雕刻的一种髹饰技法。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精丽华美,富有庄重感。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中期“剔红戏剧人物故事图炕几”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嘉庆“剔彩人物山水图屏风”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剔红太平有象座”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中期“剔红蕉叶纹仿古方瓶”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镇馆之宝,清代中期“剔红五蝠捧寿纹如意”。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中期“剔彩桃形寿春宝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中期“剔彩山水人物图圆套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中期“剔红婴戏图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中期“绿地剔红山水人物图八方捧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中期“剔红落花流水纹巨型双拼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中期“绿地剔红暗八仙纹葵瓣式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乾隆“剔彩探梅宝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百看不厌的宝贝,清代嘉庆“剔红牡丹双喜纹亚字形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中期“黑漆嵌螺细田花纹盒”,精妙绝伦黑漆嵌螺工艺使得此盒的图景具有浮雕之感。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中期“剔红八宝纹抽屉式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中期“剔红海水龙纹方胜式套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中期“剔红花卉纹画舫式香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黑漆嵌螺二十四孝图八角套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剔犀如意云纹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晚期“剔红山水人物纹翘头小几”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剔红山水人物图八角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早期“剔红山水人物图梅花式盘”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晚期“朱地体会山水人物图委角方盘”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剔红寿禄菱花式盘”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早期“剔红山水人物图委角盘”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早期“剔红六子戏弥陀六角朣盒”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明代嘉靖“添漆戗金云龙纹葵瓣式盒”。戗金漆是指在朱色或者黑色地上刻画出纤细的花纹,花纹内填漆,然后将金箔或银箔贴上去,成为金色或银色的花纹。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清代中期“剔彩寿春宝盒”,图案和刀笔功底精彩绝伦。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博物馆内庭园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曲径回廊,给游客带来温馨恬静的休闲空间。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参观“雷峰塔”文物馆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展览是“雷峰塔”倒塌90年来的首次大规模文物展,其中8件国家一级文物第一次集体亮相。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五代吴越国“银阿育王塔”,令人称奇的是塔内供奉着纯金打造的金舍利瓶,瓶内盛装十一枚舍利。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唐五代“石菩萨头像”,菩萨像面部丰满圆润,五官雕刻细腻逼真,双耳有垂饰,颇具唐代宫廷贵妇神采。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五代吴越国“鎏金鸳鸯纹镂空饰件”。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五代吴越国“千秋万岁”铭鎏金银垫,图案布局井然有序,呈现出鸟语花香、祥和温馨的氛围。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唐五代“鎏金铜释迦牟尼佛说法像”,各中静谧的佛、张扬的龙、升腾的烈焰,精妙组合成艺术佳品。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五代吴越国“鎏金纯银阿育王塔”,这座塔传说着佛本生的故事。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五代南唐“都省铜坊铜镜”。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五代吴越国“千秋万岁”铭鎏金银盒,银盒将凤凰与牡丹巧妙融合在一起,是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象征。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五代吴越国“鹦鹉纹鎏金银腰带”,共出土一套十三件。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銙的正面饰有数只展翅飞翔的鹦鹉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请仔细欣赏细节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五代吴越国刻本印经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五代吴越国“小石塔”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唐五代“玉观音菩萨坐像”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参观位于博物馆西侧的文澜阁园区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环境静谧,空气清新,江南园林秀色横溢。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步行园中,尽情享受。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文澜阁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文澜阁是由圣因寺玉兰堂改建而成的,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方池中有奇石独立,名为“仙人峰”,是西湖假山叠石中的精品。文澜阁《四库全书》在历次浩劫中几陷于毁灭,是浙江几代人的侠肝义胆才使文澜阁能够躲过战乱而幸存下来。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东侧有碑亭一座,碑上刻清光绪帝题“文澜阁”三字。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文澜阁正厅,西面有曲廊,东面有月门通太乙分清室和罗汉堂。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文澜阁是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园内亭廊、池桥、假山叠石互为凭借,贯通一起。全部建筑和园林布局紧凑雅致,颇具特色。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博客在浙江博物馆孤山馆区文澜阁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西湖风光甲天下,淡季时节更彰显出安静妩媚的秀美。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远眺雷峰塔,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西湖碧水之上的杭州城市天际线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水清如许,岸柳茂盛,西湖生态环境非常之好。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博客在杭州西湖
车轮下的长征---自由随意行(二)
上图:游人尽情享受着自然之美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