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车轮下的长征 |
分类: 车轮下的长征 |
2018年7月15日离开费城,南下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途中游览巴尔的摩市。

上图:美国东部城市高楼大厦林立,如同置身一线天楼宇峡谷地。这是巴尔的摩市法院。

上图:

上图:位于卡尔弗特大街中轴线上的的战争纪念公园,这座战争纪念碑为纪念1812年至1814年第二次英、美战争期间牺牲的巴尔的摩民兵而建,1825年完工,是美国第一个大型战争纪念碑。

上图:在二战太平洋战争中有着赫赫战功的潜艇,曾击沉多艘日本运输船。

上图:二战时期潜艇“托斯克”号变身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上图:风采依旧,我想起那部反映潜艇战的美国电影“紧急下潜”。

上图:美国海岸警卫队灯塔船“切萨皮克”号作为历史性船舶,变身为海事博物馆。

上图:美国海岸警卫队灯塔船“切皮萨克”号。

上图:二战时期潜艇“托斯克”号变身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上图:风采依旧,我想起那部反映潜艇战的美国电影“紧急下潜”。

上图:美国海岸警卫队灯塔船“切萨皮克”号作为历史性船舶,变身为海事博物馆。

上图:美国海岸警卫队灯塔船“切皮萨克”号。

上图:巴尔的摩内港港区就在帕塔帕斯科河的出海口,从这里经海湾到大西洋有250公里的航程。

上图:这里以前本是内港的码头,经过修整翻新,改造为观光、娱乐和购物区,成为老市区复兴的一个典范。

上图:巴尔的摩内港

上图:帕塔普斯科河连接着切萨皮克湾,然后连接着大西洋。

上图:通过这座桥可以前往国家水族馆

上图:内港的商业娱乐气氛很浓

上图:这座建筑原来是工厂,现在改造为娱乐场所。

上图:大吉他高悬楼宇之上,老远就晓得建筑现在的功能。

上图:博客在巴尔的摩内港。距今半年后我做了腰椎管狭窄手术,当下的行走须借力拐杖。

上图:内港有许多伸向港湾的码头,我们绕行港湾考察一圈。

上图:几条工字钢架设在一起的造型,不晓得是何寓意。

上图:缩小版古战船,足以吸引小朋友的眼球。

上图:全家上阵

上图:对面三角型玻璃幕建筑是国家水族馆

上图:岸上游人如织,水面野禽嬉戏。

上图:内港对面河岸上的如林港口装卸机械

上图:巴尔的摩内港

上图:购物店、酒吧、餐馆鳞次栉比

上图:三号码头停泊着三桅战舰“星座号”。它是美国立国之初的战舰之一,1797年在巴尔的摩下水,曾在海上屡立奇功。退役后,在它的最初启航地--巴尔的摩港建成博物馆,1961年被列为国家文物。

上图:星座号雄姿,它见证着那段海上历史,是集历史、航海、造船知识为一体的博物馆。

上图:内港环境干净整洁

上图:美国人很会做生意

上图:可以乘游船观光内港风光

上图:几何状建筑组合叠加的景观效果,与内港商娱定位比较贴切。

上图:内港大街

上图:内港一隅

上图:内港一角

上图:一座浮动的科研博物馆---海洋与环境技术研究所

上图:退役装备用于科研场所、观光娱乐

上图:我们下榻华盛顿西面阿灵顿区的罗斯林汽车旅馆三日。这里位于波托马克河西岸,距离罗斯林地铁站三百米。

上图:晚餐后即兴游览距驻地五百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战争纪念馆

上图:这座铜制的塑像是根据一幅著名二战中海军陆战队在硫磺岛升起美国国旗照片建造的,照片和雕塑所展示的形象如今已经凝结为一种英雄主义精神。

上图:高约10米共6人的铜像,耸立于花岗岩的基座上,描述的情景是海军陆战队战士们登陆硫磺岛初期,经过惨烈战斗,将美国国旗插入脚下黑色花岗岩上的那一刻。其中的三人在随后的战斗中阵亡。

上图:雕像人物形象十分逼真,完全按照片原本细节,就如同战地的重现。你看着这座雕像,能闻到战场的硝烟,听到枪炮的呼啸,能看到血与肉、牺牲与胜利的场景。

上图:正义之士的脸上洋溢着坚毅、自信,观后令人肃然起敬。

上图:这尊胜利之师雕塑,还有西海岸圣迭戈港湾矗立的胜利之吻雕塑,真乃经典、传世之作。

上图:华盛顿阿灵顿的夜景

上图:7月16日驾车前往华盛顿国会大厦。右侧是波托马克河。

上图:华盛顿市区内停车非常困难,提供社会停场早就车满为患。围着国会广场转了数圈,还是停在距国会大厦500米远路边临时车位。国外自驾游难处当属寻找合适的停车场,有若干限定,不懂英文如同瞎子、聋子。

上图: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的高坡上,建于1793年。

上图:国会大厦是一幢全长233米的3层建筑,以白色大理石为主料,中央顶楼上建有出镜率极高的3层大圆顶,圆顶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大圆顶两侧的南北翼楼,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办公地。

上图:国会大厦是罗马复兴风格,外观庄重雄伟,是古典复兴风格建筑的代表作。

上图:原来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这座知名建筑,今天得意近距离欣赏它的风采。

上图:这种罗马风格圆形穹顶式样,在美国各州议会大厦非常多见。

上图:博客在美国国会大厦

上图:国会大厦南侧是参议院,高大的圆柱式门廊气势宏伟。

上图:环周矗立许多美国历史上的精英人物雕塑

上图:雕像厅里面是几十座美国各州历任议员的雕像

上图:圆形大厅四壁挂有8幅记录美国历史的油画,展现了美国的发展史。

上图:走进国会大厦即进入中央圆形大厅,内高53米,大厅直径30余米。

上图:圆形大厅内部空间高旷宏敞,金碧辉煌。

上图:游客分批有工作人员带领并介绍情况

上图:穹顶环形精美雕塑

上图:仰望圆穹顶上,可见风格浪漫的天顶画,中央绘着“华盛顿之神"。

上图:我们参观了参、众两院的会议厅,还有办公场所,但不允许拍照。

上图:大厅转圈矗立着杰出总统石雕,每一尊都是一个时代。圆形大厅南侧还设有专门的雕像厅,其内为美国50州的名人像,合立一堂,是美国凝聚力的象征。

上图:游客们在热议交流

上图:自由女神雕像

上图:国会大厦东北侧的美国最高法院

上图:国会大厦东南侧的国会图书馆

上图:国会图书馆

上图:现在的国会大厦是面朝东

上图:沿着园林、草坪绕行到国会大厦西面

上图:国会大厦周边是树木繁茂的绿地

上图:国会大厦西面朝向国家广场

上图:国会大厦雄姿

上图:白色的国会大厦被草坪和树林环绕,远看犹如被置放在绿绒毯上的象牙雕刻。

上图:远观国会大厦乃是美的享受

上图:博客在华盛顿国会大厦

上图:和平纪念碑

上图:群雕

上图:国家广场上的圆形池塘

上图:国会大厦南侧的国家植物馆

上图:国家卫生与人类服务部

上图:站在国会大厦向西观望

上图:国家广场东西长4公里,宽0.6公里,广场两侧有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林肯和杰斐逊纪念堂、罗斯福纪念碑等。还有众多博物馆。

上图:华盛顿纪念碑是为纪念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的

上图:纪念碑高约169米,由大理石、花岗岩等建造,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筑和最高的“方尖碑”建筑之一。

上图:前往“白宫”

上图:华盛顿街区

上图:天气炎热,林荫道真是大树下面好乘凉。

上图:“白宫”前面的椭圆形草坪

上图:椭圆形草坪面积很大,就是一处公共公园,四周建有水池、雕塑。

上图:童子军纪念碑

上图:威廉·特库姆塞将军纪念碑

上图:国外擅长纪念雕塑,公共场所、公园、绿地内比较多见。

上图:美国财政部

上图:大名鼎鼎的“白宫”。

上图:二道铁栅栏隔离,长焦能看到总统花园的喷泉。

上图:华盛顿纪念碑这种式样的建筑,我在美国多地见过。

上图:驾车游走华盛顿街区

上图:这是美国首都华盛顿街区

上图:华盛顿市区面积并不大,约177平方公里,人口约70万。

上图:华盛顿是一座政治、文化之城,商业气氛似乎不足。

上图:华盛顿“中国城”,形成于1851年。1984年5月,华盛顿和北京结为友好城市。作为礼物馈赠,北京市政府专门派人,耗资百万美金,建造了这座富有中国特色的木结构牌楼。

上图:华盛顿街区

上图:华盛顿街区

上图:华盛顿街区

上图:华盛顿街区

上图:考察一天很辛苦,黄昏时节返回驻地。

上图:7月17日让我的朋友休息,开动双脚,乘地铁去市中心。

上图:公共自行车管理有序,与我在美国西部诸城看到的情况相同。相比之下,凸显国内对公共单车的市场预测、管理滞后,放任上市的单车给城市管理带来困惑,也造成资源浪费。

上图:罗斯林地铁站就在这座建筑的地下城

上图:罗斯林地铁站。华盛顿地铁于1976年通车,繁忙程度在美国仅次于纽约地铁。

上图:华盛顿地铁的设施和管理优于纽约地铁

上图:地铁站出来就是国家广场隔壁大街

上图:在大城市考察,乘地铁其实较驾车出行更加方便,而且你可以通过更多的窗口观察社情、民风。

上图:华盛顿街区游人并不多

上图:这反倒成为城市一道靓丽清新的风景线

上图:美国或者外国城市的人行步道,多使用地面类似的材料,或用混凝土铺就,或是小砖拼成,花钱不多而且耐用,国内喜欢用地砖、甚至花岗石、大理石,造价很高。

上图:今日以参观博物馆为主

上图:史密森博物馆旗下有萨克勒美术馆、赫什霍恩博物馆和雕塑园、国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馆、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国立美国原住民博物馆、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国立肖像馆、国立美国邮政博物馆、美国艺术博物馆、史密森国立动物公司等。

上图:史密森学会是由美国政府资助、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遗赠捐款,根据美国国会法令于1846年创建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史密森学会总部就设在这座仿中世纪诺曼式的红砂石大楼。

上图:史密森学会总部院内的艺术雕塑。学会下设14所博物馆和l所国立动物园,全部是免费向游人开放。

上图:地面上嵌刻着史密森学会成立的日子

上图:史密森学会园内设有阿瑟·萨克勒美术馆和国立非洲艺术博物馆,有地上地下连廊通行。

上图:14个博物馆的藏品总数现已有1.4亿多件,每年约一半的经费经国会批准后由美国政府提供。史密森学会董事会由历届美国副总统、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3名参议院议员和9名美国公民组成,会长由董事会任命。免费向社会人员提供高水准的历史、科技、艺术知识展品必须点赞。

上图:各国文化历史珍品在此交相辉映,使你能够在方寸之内浏览到各国文明发展的脉络,真乃精神享受。

上图:或许是博物馆众多,博物馆内没有形成人流,你可以驻足每件展品前,安静的欣赏。

上图:中国的青铜编钟

上图:放大的编钟

上图:中国历史上的编钟或许实现量产,很多博物馆里有他的身影。

上图:美的享受,绝对养眼。

上图:中国和尚

上图:博客在试听铜钟和编钟的发出的声波,当然可以证明编钟的音准更好,声音更悦耳。中国古人的智慧不言而喻啊。

上图:博物馆装饰本身就是艺术品

上图:不要管他是出自何民族文明,尽管欣赏则已。

上图:不用博客介绍了

上图:中国金代出品

上图:形似河蚌

上图:阿拉伯瓷器

上图:中国羊脂玉

上图:中国多处世界遗产标注在地球上

上图:中国是佛堂搬进博物馆

上图:弥足珍贵的中国石窟壁画

上图:壁画由墙面剥离下来,在此被精心保管。

上图:千年前的艺术家将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

上图: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跨越国界,飘洋过海,为世人而瞻仰。

上图:中国古代文明

上图:这几幅壁画驻足徘徊10余分钟,流连忘返。

上图:我在想养14座博物馆需要多少银子?

上图:博物馆内的艺术装饰效果

上图:机器人在发出欢迎词

上图:博物馆展品

上图:博物馆展品

上图:博物馆展品

上图:使用废料组合的蛇形艺术品

上图:无形的波束在此能形象它的物质存在

上图:中国玉器

上图:中国青铜器

上图:博物馆展品

上图:精美的展品

上图:来自中国的瓷器

上图:务须解说,一看就是自家展品。

上图:中国瓷器

上图:中国瓷器

上图:富有灵动韵味的铜雕

上图:精美的瓷瓮

上图:精美的展品

上图:精美的展品

上图:这应该是阿拉伯伊斯兰教展品

上图:博物馆内连廊

上图:博物馆中庭院

上图:博物馆南门

上图:博物馆路南是政府机关

上图:这座近200岁的建筑依然红晕飞扬

上图:史密森学会游客中心,外面正值大雨滂沱。待雨歇再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