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下的长征---美西行(三十)


标签:
车轮下的长征史密斯州立公园红木森林美国社区杂谈 |
分类: 车轮下的长征 |
上图:今日行驶路线,预计210公里,比较轻松。
http://s12/mw690/004ibRaQzy7mDKeHSvpfb&690
上图:克雷森特城美国最佳价值旅馆,车尾直对客房,装卸车相当方便。当然我也发现有携带宠物同房的主,很不卫生,所以2018年的美东行、加东行基本上不订类似的旅馆,或者拒绝入住一层。
http://s13/mw690/004ibRaQzy7mDKgOW3W4c&690
上图:晨雾中的克雷森特城海滨
http://s16/mw690/004ibRaQzy7mDKfoINxdf&690
上图:岩山上的灯塔是克雷森特城的地标
http://s13/mw690/004ibRaQzy7mDKePpg08c&690
上图:没有桥,但见水中道,涨潮时节无法通行。
http://s10/mw690/004ibRaQzy7mDKeamDv79&690
上图:海鸥们准备晨练,有的在关注人的举动,或许能觅到一杯羹。
http://s6/mw690/004ibRaQzy7mDKebvSt35&690
上图:这位贼鸥好生神气,亭亭玉立翘首以待。
http://s13/mw690/004ibRaQzy7mDKepKyw2c&690
上图:佛晓晨阳将光辉泄染到海滨
http://s4/mw690/004ibRaQzy7mDKexM8ra3&690
上图:到防波堤晨练的人逐渐增多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KeFs0m1e&690
上图:海滨滩头的植物苏醒了,摇曳着向上拔高。
http://s5/mw690/004ibRaQzy7mDKeSnkM94&690
上图:太阳的暖意,使得万物复苏。
http://s13/mw690/004ibRaQzy7mDKeWoTGec&690
上图:美丽的海滨够人享受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KgWxvE5e&690
上图:漫步海滨社区
http://s11/mw690/004ibRaQzy7mDKgZPqW6a&690
上图:今日周末,街头很安静,或许大多数市民尚未起床。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Kh9ivYce&690
上图:隔河对面是房车营地。我不喜欢房车度假旅游方式,蜗居式空间没有酒店舒适,或许新鲜个把小时还凑合。
http://s14/mw690/004ibRaQzy7mDKhcLg14d&690
上图:室内泳池
http://s1/mw690/004ibRaQzy7mDKhdzeob0&690
上图:克雷森特城行驶3公里进入红木国家公园的史密斯公园小道。该道从公园西南角进入,纵深约10余多公里,然后由东北方向穿出。
http://s16/mw690/004ibRaQzy7mDKhsL3Vdf&690
上图:考察红木国家公园史密斯州立公园是今日重头戏,考虑进入大林子需要时间,因此今日仅安排行驶200公里。
上图:面对浩瀚林海,负离子氧吧,我被再次震撼。
http://s8/mw690/004ibRaQzy7mDKxuHgrc7&690
上图:不用多言,请各位自己欣赏现场采集到的真材实料。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Kxs4Qmee&690
上图:红木国家公园诺大的原始森林唯我独自享用
http://s9/mw690/004ibRaQzy7mDKxM0iI18&690
上图:红木国家公园可不是想来就能实现的
http://s12/mw690/004ibRaQzy7mDKxOtCj3b&690
上图:红木国家公园
http://s13/mw690/004ibRaQzy7mDKy3jBO7c&690
上图:红木国家公园寂静的山林
http://s9/mw690/004ibRaQzy7mDKycYdie8&690
上图:红木国家公园内没有人声鼎沸,但听百鸟发出的悠扬莺歌。
http://s14/mw690/004ibRaQzy7mDKxYbmJdd&690
上图:我很庆幸红木国家公园这处世界自然遗产纳入我的旅行考察计划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KyjsWa0e&690
上图:
http://s13/mw690/004ibRaQzy7mDKyk0Wg9c&690
上图:可以通行汽车的史密斯小道居然穿行在大树缝隙。今日入林子观光的车、人少之又少,仅有会车两次。
http://s7/mw690/004ibRaQzy7mDKyyqmqe6&690
上图:宽度仅容单车通行,若遇对面来车,必须找开阔处避让。我的老伴在树根处拍照,人与树的比例如此失调,可见红木巨树之大、之高。
http://s8/mw690/004ibRaQzy7mDKyC4Jx07&690
上图:博客在此兴奋异常
http://s9/mw690/004ibRaQzy7mDKyKMnS38&690
上图:红木又名美洲杉,干直且高大,成熟的高达60-100米;红木的寿命也特别长,不少巨树已有2000-3000年的高龄,甚至有生长了5000年之久的古木。
http://s16/mw690/004ibRaQzy7mDKBJBRZ8f&690
上图:将车驶入由巨树列队欢迎的通道
http://s4/mw690/004ibRaQzy7mDKBUJYT03&690
上图:走走停停,总有新的发现,每株巨树都有养眼之处。
http://s12/mw690/004ibRaQzy7mDKC1wkHdb&690
上图:“树回路转”,又通过一处树洞。
http://s11/mw690/004ibRaQzy7mDKCa4IOfa&690
上图:红木生长神速,成活率高,且树皮厚,具有很强的避虫害和防火能力,所以它被公认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
http://s11/mw690/004ibRaQzy7mDKC7ftg7a&690
上图:跻身到原始巨木森林中,充分感受自我的渺小。如同在巨树林的夹缝中求生。
上图:红木巨树长得太高大,无论广角镜头如何摆布,都无法取其全貌。
http://s1/mw690/004ibRaQzy7mDKULqPS00&690
上图:红木树长得太高大了,总是仰脖张望,竟然感到脖颈发酸。
http://s9/mw690/004ibRaQzy7mDKUOBo458&690
上图:倾听林中风声和百鸟争鸣,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http://s7/mw690/004ibRaQzy7mDKUQB6ef6&690
上图:这里的红木树林是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大一片古老原始的红木巨林区。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KV56uGee&690
上图:我们沿着小道小心翼翼缓速前行,边行进边拍照,好生轻松惬意。
http://s6/mw690/004ibRaQzy7mDKViGlTf5&690
上图:远观树、车比例,你还能无动于衷吗,无与伦比,无不为之叫绝。
http://s12/mw690/004ibRaQzy7mDKV9b7B4b&690
上图:如同蚂蚁钻进树洞,再次狭路相逢勇者胜。
http://s14/mw690/004ibRaQzy7mDKVmWXr2d&690
上图:之字形树洞
http://s7/mw690/004ibRaQzy7mDKVuDvUf6&690
上图:能让你过目不忘、如铸烙印的景点并不多,但红木国家公园的巨树绝不会忘却,而且一定是日久弥新。
http://s16/mw690/004ibRaQzy7mDKVAzcbef&690
上图:我想参天大树的名词一定出自这里
http://s5/mw690/004ibRaQzy7mDKW3QSE94&690
上图:置身此林,才能更深切理解参天大树的词义。
http://s7/mw690/004ibRaQzy7mDKW4iYm66&690
上图:千年生生不息,承载地球变迁历史,他就是活着的教科书。
http://s6/mw690/004ibRaQzy7mDKWigZf25&690
上图:这处巨树森林令人大开眼界,应该组织画家、作家来此体验生活,不是亲眼目睹,那就是凭空想象。
http://s14/mw690/004ibRaQzy7mDKWmXWlfd&690
上图:林子内的巨树比比皆是
上图:步行道停车场,还真有游客前来,估计他们已经融入林海探秘。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L55dHEce&690
上图:步行道进去约2.8公里,腿无力走不远,还要恐惧熊瞎子光顾,但还是要进入找找原始森林的感觉。
http://s8/mw690/004ibRaQzy7mDL5eTeT37&690
上图:弃车步行进入,我最担心熊瞎子前来迎接。
http://s9/mw690/004ibRaQzy7mDL5kdted8&690
上图:欲与巨树比身手,可谓不自量力。
http://s6/mw690/004ibRaQzy7mDL5sT4h35&690
上图:森林内潮气很重,不见阳光,脚下是松软腐叶铺就的小路,由人踩踏出来。
http://s11/mw690/004ibRaQzy7mDL5wuDM4a&690
上图:每株巨树都吸引眼球,令我驻足观赏。
http://s9/mw690/004ibRaQzy7mDL5FWvm68&690
上图:红木国家公园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没有团队游客前来,多得是自驾游客,因此原始风光和保护力度较南面的红杉树国家公园要好得多,那里是黄金旅游线路上的一个景点,早就人满为患,包括国王峡谷公园也是如此。
http://s4/mw690/004ibRaQzy7mDL5LGG793&690
上图:这里没有刻意人为,生态环境自然原始。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L6TeWyee&690
上图:漫步原始森林,感觉绝非大小兴安岭为所能及。
http://s4/mw690/004ibRaQzy7mDL6TOZJ43&690
上图:红木原始森林
http://s6/mw690/004ibRaQzy7mDL5MfINc5&690
上图:徜徉在古老的巨树林区,恍若穿过时空隧道置身远古时代。
上图:树也是有寿命的物种,存活时间长短不一,这棵老树看上去已经寿终正寝。
http://s3/mw690/004ibRaQzy7mDLiu6CC82&690
上图:自生自灭的巨树
http://s5/mw690/004ibRaQzy7mDLihfqQ34&690
上图:自生自灭符合自然界循环法则
http://s6/mw690/004ibRaQzy7mDLix48t15&690
上图:这棵老树支撑不住体重便轰然坍塌,让位小树成长。
http://s14/mw690/004ibRaQzy7mDLiQmFDcd&690
上图:先从根系腐烂开始,拒绝进食养分。好在躯干能为人类利用。
http://s8/mw690/004ibRaQzy7mDLiZ5TFa7&690
上图:扎堆成长的巨树
http://s9/mw690/004ibRaQzy7mDLjbUb648&690
上图:看上去十分赏心悦目
http://s11/mw690/004ibRaQzy7mDLjCr2Ofa&690
上图:博客在红树森林中
http://s4/mw690/004ibRaQzy7mDLjKZfJ63&690
上图:这次美西行,博客手中多了一根手杖,63周岁的人也是一颗老树,尊重自然规律,活在当下,高质量过好每天。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LjPGcm1e&690
上图:大树旁边的小树在茁壮成长
上图:茂密的红树林
http://s6/mw690/004ibRaQzy7mDLvGzDn95&690
上图:旅行中的快乐,能战胜自我,获得知识和力量。
http://s10/mw690/004ibRaQzy7mDLvLAr779&690
上图:适者生存,争相向上,去获取头顶那片蓝天。
http://s14/mw690/004ibRaQzy7mDLvWpqJdd&690
上图: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http://s5/mw690/004ibRaQzy7mDLw3GjG34&690
上图:红树国家公园密林
http://s7/mw690/004ibRaQzy7mDLw7dwaa6&690
上图:一抹光线穿入林海,养育着林间植物。
http://s5/mw690/004ibRaQzy7mDLwezNG04&690
上图:就这样边走边拍,留存大量真实的一手资料。
http://s10/mw690/004ibRaQzy7mDLwkT2Nc9&690
上图:林中木桥,就地取材。
http://s1/mw690/004ibRaQzy7mDLwm5Z610&690
上图:看来公园管理部门还是有所作为,修建了步道简易设施。
http://s13/mw690/004ibRaQzy7mDLwAlpq3c&690
上图:这棵树毫不客气扎根并站在同伴遗存上生长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LwDZ9Aee&690
上图:这棵树很委屈啊!担当着同伙遗体。
http://s4/mw690/004ibRaQzy7mDLwLx1933&690
上图:漫步在寂静的山林小径
http://s4/mw690/004ibRaQzy7mDLwQhTJ03&690
上图:驾车前行
http://s2/mw690/004ibRaQzy7mDLwYenDf1&690
上图:红树森林车道美景
上图:红树森林车道美景
http://s14/mw690/004ibRaQzy7mDQ4lWXj1d&690
上图:红树森林车道美景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Q4o4xMfe&690
上图:红树森林车道美景
上图:红树森林车道美景
http://s9/mw690/004ibRaQzy7mDLCFbPa88&690
上图:在红树森林内折腾了3个多小时,带着满足离开红木国家公园。
http://s7/mw690/004ibRaQzy7mDLCHf9A76&690
上图:红木国家公园史密斯州立公园没出口衔接427号公路,沿着史密斯里弗(河)前往199号公路。
http://s5/mw690/004ibRaQzy7mDLDlHbm14&690
上图:进入秋季枯水季节
http://s10/mw690/004ibRaQzy7mDLDvMlX69&690
上图:199号公路通向俄勒冈州的格兰茨帕斯市和梅德福市
http://s10/mw690/004ibRaQzy7mDQsFyvnd9&690
上图:谁说美国西部荒凉,以雷丁市以及拉森火山公园一线为界,以南、主要是洛基山南面及东部是沙漠、戈壁荒漠,以北的山地植被覆盖率极高,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景观。
http://s3/mw690/004ibRaQzy7mDQsQWSC82&690
上图:行进在绿色林海中
http://s3/mw690/004ibRaQzy7mDQsSpay42&690
上图:199号公路
http://s3/mw690/004ibRaQzy7mDLDCtyO02&690
上图:帕特里克溪野营地,人车在此得以休整。
http://s6/mw690/004ibRaQzy7mDQwILWZe5&690
上图:199号公路树墙林带
http://s8/mw690/004ibRaQzy7mDQzBP0j27&690
上图:北方已是深秋时节,飘红泛黄是自然界主色调。
http://s3/mw690/004ibRaQzy7mDQzHIAOb2&690
上图:主色调将道路甚至半边天映染上泛金黄色彩
http://s4/mw690/004ibRaQzy7mDQzS7hF23&690
上图:199号公路限速89公里
http://s11/mw690/004ibRaQzy7mDQxeGVA7a&690
上图:戈兰茨帕斯市,约瑟芬县县治所在地,人口约四万。
http://s9/mw690/004ibRaQzy7mDLDKLzi28&690
上图:进入戈兰茨帕斯市公园休闲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LDO6hU2e&690
上图:火红的色彩将秋意宣泄的淋漓尽致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LDWX8O8e&690
上图:色彩斑斓,五彩相间的景致,引发养眼振奋的效果。
http://s10/mw690/004ibRaQzy7mDLE3hRD89&690
上图:画家手中的画笔能将此情此景跃然宣纸上吗?
http://s2/mw690/004ibRaQzy7mDLE4fXX01&690
上图:树叶稀蓑飘下,绿地披上黄毯。
http://s9/mw690/004ibRaQzy7mDLElcWQ28&690
上图:公园内没有游人
http://s11/mw690/004ibRaQzy7mDLErJY6ca&690
上图:这株枫树黄袍加身,与红叶大相庭径。
上图:一处休闲的好地方
http://s16/mw690/004ibRaQzy7mDPxIN550f&690
上图:北方深秋风情似这般温馨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PxSyrsee&690
上图:齐刷刷的同步泛黄
http://s3/mw690/004ibRaQzy7mDQIZFuy22&690
上图:公园旁边一户普通民舍,并不都是阔绰大屋。
http://s4/mw690/004ibRaQzy7mDQKaEvN23&690
上图:5号公路
http://s5/mw690/004ibRaQzy7mDQzNPkoa4&690
上图:99号公路通向梅德福市
http://s16/mw690/004ibRaQzy7mDPxTCgf3f&690
上图:梅德福市一隅,在该市的沃尔玛超市补充物资后离开。
http://s13/mw690/004ibRaQzy7mDQK7wXabc&690
上图:5号公路
http://s13/mw690/004ibRaQzy7mDQKiNnS1c&690
上图:62号公路
http://s2/mw690/004ibRaQzy7mDPyoTfj51&690
上图:今晚下榻蒙特雷枫叶汽车旅馆
http://s9/mw690/004ibRaQzy7mDPybwq4f8&690
上图:蒙特雷距离火山口湖国家公园30公里,是西南方向进入景区必经之地,在此下榻休养生息,以便养精蓄锐,迎接明日的旅行。
http://s5/mw690/004ibRaQzy7mDPy3Lzmb4&690
上图:每晚580元人民币
http://s12/mw690/004ibRaQzy7mDPysTEf3b&690
上图:我满意还不行,周边美国人生活环境怎样。入住一处新环境,一早一晚到处走走看看是我的嗜好。
http://s10/mw690/004ibRaQzy7mDPyBpl7d9&690
上图:发现距旅馆不远是一处社区,于是信步走入。
http://s4/mw690/004ibRaQzy7mDPyG58v53&690
上图:社区内估计有二十来户的样子,没有砖混结构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木结构居所,甚至还有用房车替代住房。
http://s2/mw690/004ibRaQzy7mDPzhqVz61&690
上图:门前汽车在美国是标配,就像中国的自行车一样,代步工具,不能判明家庭经济状况。
http://s6/mw690/004ibRaQzy7mDPzjNUF75&690
上图:房子是一个家庭最有价值的固定资产,小区内住房陈旧不堪,看上去摇摇欲坠的,显然这个社区住户的主人属美国低阶层收入群体。
上图:住在房车里的家庭当属不富裕户,估计年收入也就是三、四万美元吧。这个收入在美国购买力还是不错的,相当于中国收入十七、八万的购买力,衣食无忧,生活质量可以,但买房或建房则困难不小。如同中国收入一、二十万元看起来蛮高,买房则需要奋斗大半辈子,不啃老则生活水准要下降。
http://s11/mw690/004ibRaQzy7mDPNODNw7a&690
上图:美国年收入五万元(税后)以上的算是中产阶级,达到这个水平的有多少比例?
http://s6/mw690/004ibRaQzy7mDPNT47b85&690
上图:我了解在美国做大厨、酒店服务生的年收入就是三、四万美元。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PO3bae0e&690
上图:长期在房车内蜗居就比较惨了
http://s15/mw690/004ibRaQzy7mDPOcHRsbe&690
上图:这间房似乎是人走楼空。我朝社区外走去,这是过来一位妇女,她看到我在拍照好像不高兴,大概是问我是干什么的,我陪着笑脸,蹦出半生不熟的英文表达:很好,美丽,好极了。她放我一马,我补充一句:非常感谢!赶快离开是非之地。
http://s1/mw690/004ibRaQzy7mDPOj23Se0&690
上图:出来后还有点心有余悸,那里显然是美国的阴暗面。不是自驾游,怎么能深入了解美国。对面山坡上的住户比较富裕。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