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介绍:民国时期

分类: 汉服知识 |
本系列文章皆转自维基百科
中華民國
1910年(宣統二年),资政院议决剪辫易服案,中國各地各族人民開始群起剪辮。袁世凱逼滿清宣統帝退位之后,臨時政府頒布「剪辫令」。袁世凯的北洋政府颁布《暂行祭祀冠服制》恢复了漢服式祭服。[62]夏震武束发深衣,张大千也宽袍大袖游历欧洲。钱玄同在辛亥年作《深衣冠服说》,1912年3月他在浙江教育司当科员时玄冠深衣,系上大带去上班。但由於同盟會的核心人物主張全盤学习西方,当时中国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装,而没有恢复汉族传统服饰。遭清政府禁制的汉、回、苗等各族服饰以及一些与服饰相关的传统文化,逐漸消失於現實生活中或轉以融合後的新樣式存續,由于政府教育的缺失,不少汉人甚至将「韃虜」強迫漢族穿著的旗袍、马褂误认为是汉族的傳統服装。
有些嬰兒和兒童服飾仍然維持明代以來的交領右衽,時人稱為和尚衫。
前一篇:汉服介绍:清朝
后一篇:汉服介绍:汉服与华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