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级课题《低年级劳技课对智障儿童康复的作用研究》结题报告

(2018-07-05 12:25:08)
标签:

课题研究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7XKT—TJ002

课题名称

《低年级劳技课对智障儿童康复的作用研究》

负责人

王会宁

所在单位

西安市蓝田县特殊教育学校

结题报告

关键词

智障儿童  劳动技能  独立生活

结题

报告

摘要

 本结题报告概述了24名智障儿童在劳动技能的实践中所取得的进步和康复,分析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背景、过程、成果等内容,结合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训练、提高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提出的策略进行实践,从而探索出有效提高智障儿童劳动技能的一系列做法,最终使他们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更好的融入社会、立足社会。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课题研究的背景:蓝田县特殊教育学校是蓝田县一所公办九年义务特殊教育寄宿制学校,2016年9月正式成立并投入使用,所收学生以智力障碍为主,教师均是从普校转型而来。目前在校学生40名,送教上门学生128名。所收学生年龄段在7——15周岁,由于蓝田特校是去年刚建成的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因此,大多智障孩子均未上过学。学生认知、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技能等大多较弱。我们本着让这些残障孩子尽快掌握一些基本劳动技能,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将来能很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

2、课题研究的界定:此次,我研究的的课题为《低年级劳技课对智障儿童康复的作用》,其中的关键词是通过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独力生活的能力。

(1)通过劳动实践促使我校智障儿童大脑发育,开发智力。

(2)智障儿童的学习过多依赖于他们亲身所获得需要的直接经验,特殊学儿童少年通过与具体物体的接触,在生活中尽情的活动与思考。劳技课能完成很多课堂上不能用语言完成的任务。

(3)通过劳动技能的训练可以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

我校学生均为智障,很多学生只会说单字,而且吐字不清,理解弱,劳技课最直观,也就很容易使智障儿童明白和认识事物。因此,通过劳技课教学,使学生从低年级开始,慢慢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进而将来能融入社会,能立足社会。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吉林教育》出版社曾出过一篇关于《劳动技能教育对弱智儿童的康复作用》的文章,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劳动技能教育是培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弱智儿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劳动技能教育,除了可以培养弱智儿童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进行劳动技能训练和提高他们适应家庭、社会生活的能力之外,还有助于矫正和补偿他们的身心缺陷、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我的课题研究以智障儿童的劳动技能为出发点,以《培智劳技课标》为依据,在课堂教学及劳技实践活动中进行实践研究。

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课题的目标:劳动技能训练是对特殊儿童必备生活技能的训练。特殊儿童生活在学校中,也生活在家庭,社区和社会中,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劳动技能的过程。因此,特殊儿童必须在低年级就要通过系统的劳动技能训练,才能逐渐掌握生活的技能,进而过上独立的生活。

(二)课题的内容:通过劳技课及劳动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三)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法:了解现在24名智障儿童现状。

     2、演示法:通过课题研究者(教师)给学生进行演示、让智障儿童模拟,从而理解教学主要内容。

     3、访谈法:针对智障儿童家长进行访谈、交流,了解特殊儿童在家庭中的有关生活基本技能及表现情况。

4、个例研究法:通过对24名学生的基本技能的个例研究,进而总结同类现象,归类研究、总结。

5、实验法:注重案例分析,通过个例研究等措施促进培智儿童身心康复。

     6、实践矫正法:从劳技课的实践中找出影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原因,从而促进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四)研究步骤及过程:

1、研究步骤:

(1)、确立课题——成立课题组——分析24名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现状——制定研究方案——分阶段开展研究——综合研究。

(2)、理论指导——实际示范——阶段分析——反思改进——总结推广

2、研究过程:

由于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学校的新生:一年级一班、二年级一班、二年级二班的24名学生,学生刚步入学校,在第一学期主要从平时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劳动技能方面的常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在实践的劳动中,慢慢掌握所学的劳动技能 。对于学生难以掌握、难以理解的知识和技能,教师以身示范,让学生能直观、形象地明确如何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

在第二学期我们进入到了实施阶段,尝试与家长沟通,家校配合,共同协作,让学生在学校和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杜绝家长事事包办的做法,深入有效地完成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最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近一年对劳技课对智障儿童的康复作用的研究,写出了多篇有价值的教学随笔、论文、案例。现将具体成果整理如下:

学生方面:

(一)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方面和劳动实践方面实施个别化教育和帮扶教育,让学生在原有劳动基础上逐步提高。

(二)结合学生家庭情况,和家长携手共同制定学习和劳动计划,做到无缝式链接,共同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技能。

(三)通过课题研究使我校24名智障儿童的劳动技能及生活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高幅度提高、身心得到康复。

理论成果:

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小课题经过一年的研究,丰富了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了我们的特教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形成课题方案和总结报告。

主件:结题报告(负责人:王会宁)

附件

1、教学论文《低年级劳技课对智障儿童康复的作用》(负责人:吴红)

2、教学设计(负责人:毛蒙蒙、王菲)

3、教学叙事(负责人:毛蒙蒙、王菲、吴红)

4、调查问卷。(负责人:唐献丽、王菲、毛蒙蒙)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1.学生的记忆短暂,对所教知识掌握不牢固,接受能力慢,动手能力差。家庭教育滞后,导致教育时常脱节,在校掌握的技能不能得到巩固,所以学生进步很慢。

2 在课堂教学和劳动技能中,多重复所学知识,让学生在不断重复中慢慢掌握劳动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案例分析,通过个例研究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促进培智儿童身心康复。还应该注重家校联手,让家长密切配合老师做好家庭教育,共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3、在课题研究中感觉特教理论匮乏,应不断加强特教理论学习,让自己和特殊孩子走得更近些,更加地了解他们,促进学生更好地康复。

参考文献

吉林教育出版社《劳动技能教育对弱智儿童的康复作用》

《培智劳动技能课程标准》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