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词中的地名(一)

(2020-04-09 14:10:45)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北京幽州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朝代】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关于「州」,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水中可居曰州。」指的是,河畔的有城墙防御洪水的城市,引申为大的区域。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九州地理思想,幽州是其中之一,如《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
   
汉代第一次对九州版图进行了实践,幽州的驻地就设在今北京城广安门一带,包括今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中南部、吉林东南部至朝鲜半岛北部。
   
北京地区历史上的名称很多:蓟、幽州、渔阳、北平、南京、燕京、大兴、析津、大都、顺天、京师、京兆。
   
幽意思为青黑,隐秘。《诗经·小雅》有句。字面上的「幽州」可以理解为「一座隐秘的水畔之城」。唐诗名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写的就是这座幽州,也就是早期北京城。

津门天津
帆帆叶叶下津门,乱水纵横海气昏。
合处哪从辨原委?分流终自见清混。
乾隆时期天津知县张志奇曾主持选定津门八景,将三岔河口列为第一景。这是他的诗《三分中水》。《三分中水》是指南、北大运河汩汩自西南、西北而来,汇流于三岔河口入海河。天津城正建在三岔河的西南,北门临近北运河,往来帆影,景色宜人。清混是指北运河水清澈,而南运河水浑浊。
    明建文二年(1400年),后来的永乐皇帝,当时的燕王朱棣在今天津城附近沿着大运河南下,发动「靖难之役」。登上帝位后的第二年,永乐帝将港口取名天津,意思是天子的渡口,在此基础上设立的天津卫城是天津城市的发端。
   
津门是天津的代称。所谓门,一是代表这里是拱卫京师的大门;二是形容这里是水上渡口要塞。明代天津最著名的风景被概括为「津门八景」,可见当时天津就有了「津门」这个代称。
   
天津这个词本身已经听起来很文艺,选「津门」这个代称,一是为了与现代地名区别,二是也是为了拓展一些地理知识。

真定石家庄
真定怀古
·陈孚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①西来闻雁声。
主父②故宫秋草合,尉陀③荒冢莫④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注释】①滹()水:滹沱河。②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他让国给其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③尉陀:即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越国第一代皇帝。④莫:同
石家庄近代崛起之前,河北省中部的区域中心城市以正定为中心,它在清代之前的古称是「真定」——因避讳雍正帝胤禛而改名「正定」。《三国演义》的传播,让「常山赵子龙」名噪天下,常山郡驻地就是真定县,赵子龙的故乡。
   
因为这层关系,很多人以「我乃石家庄赵子龙」调侃。
   
真定地名诞生于西汉公元前196年,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南,靠近石家庄市区。近代崛起的新城石家庄其实是真定、正定区域的一份子,石家庄到太原的铁路,最早叫正太铁路,阴差阳错因为线路略改,催生了石家庄。
   
宋金元时期,太行山两翼的山西、河北经济文化繁盛,一句叫「锦绣太原城,花花真定府」谚语流传甚广。这里的花,通华,意思是繁花似锦。
   
很多人吐槽石家庄名字无历史内涵,如果叫「常山」「真定」该有多好。鉴于「常山」还指恒山,浙江也有一个同名县,我们选择「真定」作为石家庄的文艺地名代表,最早的真定地名,也出现在石家庄主城区东部,后来迁至今正定县。

晋阳太原
自从一戍燕支山,春光几度晋阳关。
——
出自唐·贺朝《从军行》
晋阳关,古关名,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光从字面看,太原一词充满地理色彩:太即大,原即平原——合起来就是广袤的平地。太原所在,是汾河冲积形成的黄土高原中的河谷盆地。
比太原更早的地名叫晋阳,最早在史书中出现为公元前497年,后来成为赵国的都城,常跟幽州连用未「幽并」中的并州驻地。宋代之前,太原地区的城多在汾河西岸,宋之后在汾河东岸建太原城,即阳曲县。
晋阳、阳曲都是太原地区的古地名,而太原一词本身也很古老。我们选择了最古老的「晋阳」来代表文艺太原。
唐代李商隐的《北齐二首》: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这里的“晋阳是晋州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是作者一时误记。

云中呼和浩特
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密州:今山东诸城。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历史上叫云中的地名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战汉时期,最早由赵武灵王设置,驻地为今内蒙古呼和套特市托克托县东北,管辖阴山以南到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及山西北部。
   
第二个为唐代,云中作为地名取代原云州(今大同),存在时间较短。
   
呼和浩特地区最早的城为云中城,后来有了归化、绥远城。热播的电视剧《云中歌》与同名小说,没有说云中来自何方,考虑到其描述历史背景是汉代,应是受了云中郡这个地名的启发。
   
苏东坡词中的持节云中,何日谴冯唐,说的就是冯唐被汉武帝派到云中郡,持节去赦免魏尚的罪。

奉天沈阳
奉天城廓自逶迤,荡荡平平远险陂。
圣寿八旬调玉烛,欢呼万岁半金枝。
怀人日下音书隔,去雁江南节序移。
西望长安似乡国,茫茫海立复云垂。
——出自·安吉
    沈阳城址因位于沈水(浑河)以北(山南水北为「阳」)得名。西汉辽东郡下属的侯城,拉开了沈阳建城史的序幕,至唐代称「沈州」,元朝改沈州为「沈阳路」。
    1625
年,后金迁都沈阳,定名盛京。清兵大举入关之后,建都北京,称为京师(今北京)。奉天是满洲龙兴之地,又安葬着太祖太宗两朝皇帝。因此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年改盛京为奉天,在今沈阳设奉天府,取「奉天承运」之意,是为了表示不忘本,以及对太祖太宗皇帝的追思,仍作为陪都存在。清朝取奉天之名沿用至1928年。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于南京国民政府;并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改奉天市为沈阳市。自1929年起,奉天重新改称沈阳。1931九一八事变爆发。19323月,在日本的扶植下伪满洲国成立,沈阳再次被更名为奉天,直至1945年抗战全面胜利,重新使用沈阳作为市名,沿用至今。

扶余长春
赠海东僧
[
唐代 ] 张籍
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馀。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
与医收海藻,持咒取龙鱼。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
古扶余国又称「夫余」「扶馀」等,是公元前2世纪公元5世纪存在于我国东北吉林省区域的少数民族政权,其国都扶余王城早期驻地在今长春市宽城区,晋太康年间为鲜卑族慕容氏所破,后复受他族频频袭扰,至南朝宋、齐间消亡。后借为假托的国名。还有一种说法,早期在吉林市,后期王城在长春市农安县。
   
《后汉书》载:「扶余国,在玄菟(郡)北千里。」(玄菟郡,为汉设立的东北四郡之一)
    今长春城市雏形出现于清代,这里的扶余视为长春地名代表,是基于广义长春地域。

上京哈尔滨
    上京是古代对国都的通称。作为古都名有三个:
1)指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城。位于忽汗水(今牡丹江)中游的东岸,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756年,渤海王大钦茂为了躲避安史之乱迁其都城于此,后来号为上京。
《送袁太祝蔚豫章》
·孟浩然
何幸遇休明,观光来上京。
相逢武陵客,独送豫章行。
随牒牵黄绶,离群会墨卿。
江南佳丽地,山水旧难名。
(注:这里上京是古代对国都的通称)
2)指辽上京临潢府,辽太祖建国号契丹,于会同元年(公元938)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
上京即事
元代
·萨都剌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上京:即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兰旗东闪电河北岸)。上京即事――描写在上京见到的事物。
3)指金上京会宁府,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以京师会宁府为上京,故址在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2公里白城。
公元
1153年,金朝弑君的完颜亮将都城迁至燕京,称为中都,这是北京建都史的开始。此前,金朝的都城在1200多公里外的哈尔滨市阿城区,称上京会宁府。
   
哈尔滨地区地处北国,冬季漫长,古代少有大型城池,上京会宁府是其古代最重要的名片。这个上京,也是我国纬度最北的一座古都了。

历下济南
寄王济州
宋朝
·刘攽
狱市并空俗已和,使君高兴足婆娑。画成林色重装洗,鉴作湖光更洁磨。
历下军声从古盛,济南名士迩来多。小寒渐有北归雁,话与飞翰同一过。
    古邑名。春秋、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因南对历山,城在山下,故名。秦灭六国之后的当年,即公元前221年,今济南市地区置于济北郡历下邑管辖。《史记·田儋传》:汉高祖三年(204),韩信度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即此。西汉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设历城县,治所为历下,境内迎接宾客的亭子被称为「历下亭」。
唐天宝四年,杜甫路经济南遇老友李邕,在历下亭相聚。李太守在此亭宴请众多济南名士,杜甫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一首,其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成为名句。包括济南在内的齐鲁大地,在渤海以西,所以称为「海右」。
   
历下作为济南代称,出现在很多文人笔下,如济南籍词人晁补之有词《忆少年·别历下》《八声甘州·历下立春》。寄居南方时,他还写了《好事近·南都寄历下人》,把自己称作「历下人」。
    历下字面意思就是历山之下。历山,传为舜耕作之地。山西中条山也有历山。舜生于山东,后去了晋南,留下多处传说实属正常。济南市的槐荫、历下其实都是听起来富有诗意的地名,考虑到历下区在市中心,故作为代表入选。

嵩阳郑州
·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嵩阳,隋唐时县名,在嵩山之南;唐武后时期改称登封(今属河南)。
熟悉《笑傲江湖》的人,应该注意到,嵩山派陆柏有个绰号叫「大嵩阳手」,取自他擅长的武功绝技。
说起嵩山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少林寺,然后是嵩阳观。其实这里是儒释道三家的圣地,儒家的代表嵩阳书院与南方白鹿洞、岳麓、应天等并称齐名。
郑州地名诞生得并不晚,隋朝从颍州改名而来,不过郑州在古代地位远不如洛阳、开封,城址、地名变迁频繁。
   
嵩阳书院和登封少林寺均在郑州区域,嵩阳这个具有书香气息的地名可以代表郑州文艺的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