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在生活中的应用
(2014-04-15 15:39:1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反思 |
折叠在生活中的应用
折纸是一种既有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活动,通过折纸可以得到许多美丽的图案,下面就谈谈如何将三角形或矩形的纸片折出一个菱形。
一、从三角形纸片中折出菱形
O |
图1 |
(1)将三角形的纸片ABC沿过B点的某条直线折叠,使BC与BA重合,得到折痕与AC的交点D。
(2)再将三角形的纸片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得到折痕与BA、BC的交点E、F。
则四边形EBFD是菱形。
分析:关键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到相应的边等和角等,然后熟练利用菱形的判定进行说理。本题说明四边形EBFD是菱形的方法很多,下面一一予以说明。
解:由第一步折叠可知:∠ABD=∠CBD,由第二步折叠可知:EF垂直平分BD,∴BE=DE,DF=BF,OD=OB,
∴∠ABD=∠EDB.
∴∠EDB=∠CBD.
又∵∠EOD=∠FOB,∴△EOD≌△FOB,∴DE=BF.
∴ BE=DE=DF=BF.
∴四边形EBFD是菱形(四边相等的矩形是菱形).
二、从矩形纸片中折出菱形
例2、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按照如下的折叠步骤进行折叠:
将矩形的纸片ABCD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得到折痕与AD、BC的交点E、F。
则四边形EBFD是菱形。
分析:虽然纸片不同,但方法同例1一样,说明四边形EBFD是菱形的方法还有很多,下面只选一种予以说明。
图2 |
O |
∴∠EBD=∠EDB.
∵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EDB=∠FBD,又∵∠EOD=∠FOB,∴△EOD≌△FOB,∴DE=BF.
O |
O |
∴四边形EBFD是菱形(四边相等的矩形是菱形).
二、折叠矩形中的计算
折叠矩形中这类计算,形式多样,新颖独特,有利于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解决这类问题应把握两点:①折叠前后折痕(即对称轴)两侧的图形是全等图形;②折叠前后对应点的连线被折痕((即对称轴)垂直平分。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下面将有关的计算进行归纳整理,供同学们参考。
一、
例1、如图1,把矩形ABCD沿EF对折,若∠1=500,求∠AEF的度数。
分析:因为EF为折痕,所以它就是对称轴,由此可得,对应角∠BFE=∠2,
利用∠1的度数求出∠BFE的度数,再利用AD∥BC,就可求出∠AEF的度数。
解:由题意得,对应角∠BFE=∠2
∵∠1=500 ∴∠BFE=∠2=
又∵四边形ABCD为矩形
答:∠AEF的度数为1150。
二、边长的计算
例2、如图2,沿折痕AE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使点D落在BC边上一点F处。若AB=8,且⊿ABF的面积为24,求EC的长。
分析:因为折痕AE是对称轴,所以⊿AEF≌⊿AED,此时AD=AF,DE=FE。
先利用⊿ABF的面积求出B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的长,然后在
Rt⊿ECF中,利用勾股定理就构建起方程,从而求出EC的长。
解:由题意可得⊿AEF≌⊿AED,
∵⊿ABF的面积为24
在Rt⊿ABF中,
设EC=x,
在Rt⊿EFC中,
答:EC的长是3。
例3、如图3,是一矩形的纸片,其中AD=2.5,AB=1.5。按下列步骤折叠:将其对折,使AB落在AD上,折痕为AE,再将⊿ABE以BE为折痕向右折叠,AE与DC交于点F,则CF的长是(
A.0.5
解析:第一次折叠,AE为折痕,所以可得AB=BE=1.5, BD=CE=1,即⊿AB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EB=450;第二次折叠,BE为折痕,得到∠CEF=450,所以⊿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可得CE=CF=1。
故选C
三、折痕的计算
例4、有一矩形纸片,其中宽AB=6cm,长BC=8cm。现按如图4所示的方法作折纸游戏,将它折叠使B点与D点重合,求折痕EF的长。
点拨:本题中折痕EF为对称轴,点B与点D为对应点。若连结BD,
则BD被EF垂直平分,可得OB=OD,进而证得OE=OF。在Rt⊿ABE中,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起方程,求出BE的长,再在Rt⊿BEO中,利用勾股定
理就可求出OE的长。
解:连结BD交EF于O点,连结BE
∵EF为对称轴,点B与点D为对应点
由此可得, ⊿DOE≌⊿BOF
设DE=xcm,则AE=AD-DE=(8-x)cm
在Rt⊿ABE中,∵BE2=AB2+AE2
在Rt⊿ABD中, ,∴OB=
在Rt⊿BEO中,
∴EF=2OE=
答:折痕EF的长是 。
四、面积的计算
例5、如图5,将矩形ABCD沿着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 处, 交AD于E。已知AD=8,AB=4,求⊿BDE的面积。
分析:因为∠A=900,所以⊿BDE的面积= ,AB的长已知,求DE的长就是本题的突破口了。根据折叠的特性可得 ,进而可证得⊿BDE为等腰三角形,得到BE=DE,在Rt⊿ 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就可求出DE的长。
解:由题意可知⊿BDC≌⊿BD
∴ = =900
又∵AD∥BC
在Rt⊿D E中,
∴
∴⊿BDE的面积= =
答:⊿BDE的面积是10。
实战练习:
1、如图1,是一矩形纸片ABCD中,AD=4cm,AB=10cm,现作折纸游戏,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求DE的长。
2、在矩形ABCD中,AB=6,BC=8,将矩形ABCD沿CE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
①求EF的长;
②求梯形ABCE的面积.
参考答案
1、5.8cm。点拨:折痕EF为对称轴,点B与点D是对应点,所以DE=BE。在Rt⊿ADE中,设DE=x cm,则AE=(10-x )cm,根据勾股定理得,x2=42+(10-x)2,解得x=5.8(cm);
2、①EF=3;②梯形ABCE的面积是39。
提示:①设EF=x,由题意得,∵⊿CDE≌⊿CFE,∴DE=EF=x,CF=CD=6。在Rt⊿ABC中,
,∴AF=AC-CF=4
在Rt⊿AEF中,∵AE2=AF2+EF2
∴AE=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