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折叠在生活中的应用

(2014-04-15 15:39:1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折叠在生活中的应用

折纸是一种既有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活动,通过折纸可以得到许多美丽的图案,下面就谈谈如何将三角形或矩形的纸片折出一个菱形。

一、从三角形纸片中折出菱形

 

O

1

1、将一张三角形的纸片ABC按照如下的折叠步骤进行折叠:

1)将三角形的纸片ABC沿过B点的某条直线折叠,使BCBA重合,得到折痕与AC的交点D

2)再将三角形的纸片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得到折痕与BABC的交点EF

则四边形EBFD是菱形。

分析:关键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到相应的边等和角等,然后熟练利用菱形的判定进行说理。本题说明四边形EBFD是菱形的方法很多,下面一一予以说明。

:由第一步折叠可知:ABD=CBD由第二步折叠可知:EF垂直平分BD,∴BE=DEDF=BFOD=OB

∴∠ABD=EDB

∴∠EDB=CBD

又∵∠EOD=FOB,∴△EOD≌△FOB∴DE=BF

BE=DE=DF=BF

四边形EBFD是菱形(四边相等的矩形是菱形).

二、从矩形纸片中折出菱形

2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按照如下的折叠步骤进行折叠:

将矩形的纸片ABCD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得到折痕与ADBC的交点EF

则四边形EBFD是菱形。

分析:虽然纸片不同,但方法同例1一样,说明四边形EBFD是菱形的方法还有很多,下面只选一种予以说明。

 

2

O

:由折叠可知:EF垂直平分BD,∴BE=DEDF=BFOD=OB

∴∠EBD=EDB

∵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EDB=FBD,又∵∠EOD=FOB,∴△EOD≌△FOB∴DE=BF

 

O

O

BE=DE=DF=BF

四边形EBFD是菱形(四边相等的矩形是菱形).

二、折叠矩形中的计算

折叠矩形中这类计算,形式多样,新颖独特,有利于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解决这类问题应把握两点:折叠前后折痕(即对称轴)两侧的图形是全等图形;折叠前后对应点的连线被折痕((即对称轴)垂直平分。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下面将有关的计算进行归纳整理,供同学们参考。

一、    角度的计算

1、如图1,把矩形ABCD沿EF对折,若1=500,求AEF的度数。

分析:因为EF为折痕,所以它就是对称轴,由此可得,对应角BFE=2

利用1的度数求出BFE的度数,再利用ADBC,就可求出AEF的度数。

解:由题意得,对应角BFE=2 

∵∠1=500      ∴∠BFE=2=

四边形ABCD为矩形    ADBC         

 

答:AEF的度数为1150

二、边长的计算

2、如图2,沿折痕AE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使点D落在BC边上一点F处。若AB=8,且ABF的面积为24,求EC的长。

分析:因为折痕AE是对称轴,所以AEFAED,此时AD=AFDE=FE

先利用ABF的面积求出B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的长,然后在

RtECF中,利用勾股定理就构建起方程,从而求出EC的长。

解:由题意可得AEFAED   DE=FEAD=AF=BC

ABF的面积为24            解得,BF=6

RtABF中,        CF=BCBF=4

EC=x    DE=EF=DCDE=8x      

RtEFC中,      EF2=FC2+EC2     (8x)2 = 42x2    解得x=3

答:EC的长是3

3、如图3,是一矩形的纸片,其中AD=2.5AB=1.5。按下列步骤折叠:将其对折,使AB落在AD上,折痕为AE,再将ABEBE为折痕向右折叠,AEDC交于点F,则CF的长是(  )

A.0.5           B.0.75             C.1                   D.1.25

 

                                                          

 

 

 

 

解析:第一次折叠,AE为折痕,所以可得AB=BE=1.5 BD=CE=1,即AB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EB=450;第二次折叠,BE为折痕,得到CEF=450,所以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可得CE=CF=1

故选C

三、折痕的计算

4、有一矩形纸片,其中宽AB=6cm,长BC=8cm。现按如图4所示的方法作折纸游戏,将它折叠使B点与D点重合,求折痕EF的长。

点拨:本题中折痕EF为对称轴,点B与点D为对应点。若连结BD

BDEF垂直平分,可得OB=OD,进而证得OE=OF。在RtABE中,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起方程,求出BE的长,再在RtBEO中,利用勾股定

理就可求出OE的长。

解:连结BDEFO点,连结BE

EF为对称轴,点B与点D为对应点  EF垂直平分BDOB=ODDE=BE

由此可得, DOEBOF   OE=OF

DE=xcm,则AE=ADDE=(8x)cm

RtABE中,BE2=AB2AE2  x2=62(8x)2   解得,x=

RtABD, OB=

RtBEO,

EF=2OE=

答:折痕EF的长是

四、面积的计算

5、如图5,将矩形ABCD沿着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 处, ADE。已知AD=8AB=4,求BDE的面积。

分析:因为A=900,所以BDE的面积= AB的长已知,求DE的长就是本题的突破口了。根据折叠的特性可得 ,进而可证得BDE为等腰三角形,得到BE=DE,在Rt 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就可求出DE的长。

解:由题意可知BDCBD

= =900            

ADBC       ∴∠1=3    ∴∠2=3        EB=ED

RtD E,  DE=x, 

          解得x =5

BDE的面积= =

答:BDE的面积是10

 

 

 

实战练习:                                                

1、如图1,是一矩形纸片ABCD中,AD=4cmAB=10cm,现作折纸游戏,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求DE的长。

2、在矩形ABCD中,AB=6BC=8,将矩形ABCD沿CE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

EF的长;

求梯形ABCE的面积.

 

 

 

                                                                                                                                         

 

 

参考答案

15.8cm。点拨:折痕EF为对称轴,B与点D是对应点,所以DE=BE。在RtADE中,设DE=x cm,则AE=(10x )cm,根据勾股定理得,x2=42(10x)2,解得x=5.8(cm)

2EF=3梯形ABCE的面积是39

提示:EF=x,由题意得,CDECFEDE=EF=xCF=CD=6。在RtABC中, AF=ACCF=4      AE=ADDE=8x

RtAEF中,AE2=AF2EF2      (8x)2 = 42x 2         解得x=3

AE=8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