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东辉
朱东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65
  • 关注人气: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2021-01-18 22:54:04)
标签:

历史

文化

图片

旅游

佛学

分类: 历史与人文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从孤山脚下的孤峰学校远眺孤峰古镇全景。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这是西山庵·云护禅寺木匾,依然存于西山半山腰旧庙。是好古文物。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孤峰河——母亲河新篇

 

                    朱东辉  图/文

 

写过《我的遥远的故乡——孤峰》博客,开篇即:“我是喝着孤峰河水长大,所以我深深的爱着我的故乡。”

孤峰河是我的母亲河,也是泾县北部边界沿线人民的母亲河。该河流入昌桥乡田坊、孤峰那一段,便是县北邑中心区域,那片山山水水便是我童年时的摇篮与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家园。

孤峰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横跨泾县西北全境,为青弋江第二大支流。如果孤峰河从流量与丰满度而言,不及泾县另一个支流——徽水河。如果从发源于泾县境内的河道流长,孤峰河应该属全县第二大河,则真实不虚。

清嘉庆《泾县志》卷四·山水·诸条水载:虎狼涧源出西公山。过管林桥,与双涧、方村二水遇。历丁坦王村过麻园桥,注泉湖潭。西受黄埭涧水源出孤山过叶家湾,至中山潭北受湖冲铺水源出鸡子岭至南湾坝、泄南陵永丰陂。

1996版《泾县志》“水资源·地表水”载:孤峰河,古名虎狼涧,源出中村乡冰山东簏小荫坑,向东北流经中村、北贡(为栗阳河)受芝麻岭水过虎澜桥,汇管岭和大曹村水,经汀潭北流,绕南陵县一隅,东转泾县田坊、孤峰、昌桥乡注入青弋江。全长49.8公里,河道宽10—50米,水深1—3米,洪峰流量40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160.65平方公里。

一条河的流长应该完整的表述,而县志却截断了孤峰河“吕山一隅”的南陵段,那还算完整的河?所以,孤峰河实际流长应该加上南陵吕山一段5公里。连接上吕山美丽蜿蜒曲折的一段,实际流长便是54.8公里了。这样,我的母亲河比县境内流长51公里的徽水河,长了3.8公里。于是,孤峰河便成是仅次于青弋江,是名副其实的泾县第二大河流了。千百年来,孤峰河哺育了北乡人民,为中村、北贡、云岭、田坊、孤峰、昌桥人民的繁衍生息,倾情奉献,穷尽心血。

对于母亲河,我们应该对的源头进行探源,是对母亲河的尊重

翻开1988年《泾县地图册》发现,云岭镇中村境内有一条大山脉,有一条蓝色河线以冰山发源,呈弧型走势横贯泾县西与东北,沿青阳、南陵为,终于昌桥乡汪店村青弋江入口。大山脉以海拔729米之冰山为主峰,北南分别有两高峰,即东北方大岭山(海拔671.8米),西南方芝岭(海拔425米),芝岭下有一支溪流注入另外一条小河——中村河。有趣的是,冰山与大岭山之间还有一座比大岭山更高,地图没标注的无名山峰此峰海拔693.2米,严格来说,无名峰与大岭山之间深涝(小荫坑)流出来的一股涓涓细流,才是真正的母亲——孤峰河的源头。

嘉庆说孤峰河:“源出西公山。过管林桥,与双涧、方村二水遇。”此处西公山,是否就是中村境内的冰山东簏的大岭山?还是那座“无名峰”?我们没有考证,但云岭境内“管林”这古地名一直保存至今。

孤峰河被称为母亲河,是对子民的哺育之恩而言。但是,母亲河,除了平水期时的温顺与舒缓,也有汛期的疯狂与咆哮。因此,我们的先人还给她起了个很凶狠的名字,叫“虎狼涧”或“虎澜涧”。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河多次暴露出她的“虎狼”之“凶猛”。

母亲河的汹涌是可怕的。那还是我少年时期,是春季还是夏季洪水,已经不记得了。大雨一直不停地下,几天几夜也不记得了。就听我家门前有人匆匆而过。有人穿着蓑衣,或撑着雨伞。一边听见人们都说,快去河滩捡“浮财”哟。那声音却是充满兴奋。“浮财”?那是什么东西?我们小孩们是不知道的。母亲牵着我的手,她怕洪水冲毁了我家河滩上那几垅菜地。几垅菜地,还是六甲队一位世交,看我家人口多,让出来给我家当自留地。母亲便种些小菜,这样能省下些钱,给自家补贴生活。当然,人家借地,随时要收回去就要收回的。

洪水澎湃,一片白浪滔天。原来一片青油油早稻田全被淹没,更别说我家那几垅小菜地。浑浊的河水,已经浸到六甲塘了。那时的六甲塘水一直很清澈,可是因洪水倒灌,一下子六甲塘变得浑浊起来。塘四周原来那些杨柳或水柳被浸在浑水与塘水中间。原本我家小菜地是一片可爱的绿色,此刻早已被洪水吞没。我看看母亲。母亲眼里充满泪水,那可是她一瓢水一瓢水,浇出来的青菜,也是我家可节省下菜蓝子啊。是母亲的心血,一棵棵小青菜就是一颗颗母亲的心啊。

母亲紧紧抓住我手,我感觉母亲手冰凉。泛滥的洪水,一浪一浪汹涌过来,打着阵阵洄漩。远山被朦胧的锁在雾气中。河流是浑浊的一片汪洋,河沿原本那些绿色杂树可怜地在水中摇摆或露出半截呻吟,有的干脆已经被水吞没水下,沉重地抬不起头。可是在这样的恐怖场景,居然有些不怕死的人,拼了命地往洪水中游,去捡拾水中漂流的“浮财”。所谓“浮财”,就是河上游冲下来的木料、牲畜等家具一类灾民的财产。那些人真的很不怕,穿着长雨衣,或是农家蓑衣,在洪水中兴奋地游来游去,见到上游漂下来一根木头或是一块门板,便游过去,抓住,借助木板的浮力,慢慢游回来,将“浮财”拖到岸边,艰难地堆起来。然后再向水中游去。母亲说,真是造孽啊。这些被水冲下来的人家,不知道有没有淹死人。母亲善良,见不得那些争抢“浮财”的人,说受灾人家有遭难,他们却兴灾乐祸地去抢人家的东西,没有好报应。母亲恨恨地嘀咕。

其实,民众汛期捡“浮财”行为,可以上溯几百上千年,是沿袭了不知多少朝代的习俗了。母亲也知道,从上游被洪水冲下来的“浮财”,如果河流这一段人不捡,也要被下游、再下游民众捡。母亲的善良,包涵对上游居民家财被凶恶的河神吞没的同情罢了。母亲说,最难受的是见过漂浮下来的动物或人的尸体,可怜啊。

这就是曾经的孤峰河——虎狼涧或虎澜涧的凶猛。这样的灾害场景,古代县志与近代县志都有记载。

针对整治孤峰河泛滥,史上也有多次记载。最早可追溯明清时期。嘉庆《泾县志》卷四“山水·陂泽”详述了县内成百上千的塘坝或陂,即相当于现代小型水利工程。比如“双浪都”孤峰河沿岸周冲,志曰:“周冲口水堰,土名柴嘴土坝,水达毛竹园,浇田二百余亩。《采访册》”。这些整治水患或蓄水利民陂塘,都说明古代亦重视河道修整。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屡修屡毁。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孤峰河治理。对河水洪涝灾害危害人民生产活影响很大,给予了高度关注。1971年国家对孤峰河进行过一次综合治理。不过县志记载惜墨如金,很简约。其实那是上世纪对孤峰河流域一次较大规模的整治。

历代对孤峰河修整,最早明清时就有记载。嘉庆志山水诸条水,便如是记述:葛村水西别为虎狼涧会南陵、繁昌诸水,经港入江,此江乃长江我们知道,此处所说的江,远不是现在的青弋江了。

明清时的虎狼涧治理,虽然系水利工程,更多是利好了兄弟县南陵弋江平原。那时,孤峰河对沿岸人民灌溉的同时,同时河水泛滥也破坏了两岸的民生。

解放后,县委政府对孤峰河大修开始于1971年。那也是一项泾县与南陵县水利协作工程。1996版县志“水利章·工程建设”记载:孤峰河,境内流长有49.8公里,中下游自孤峰乡龙桥至昌桥乡新桥、南湾、桃园滩,原防洪堤屡遭山洪浸袭,河岸坍塌,毁田淹舍。1954年洪水毁堤严重,当年修复,后又多次毁堤并屡有修筑。

我的记忆中最大的一次整修孤峰河,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我少年时期,对当时农民大军挑河埂的热闹场景至今深深烙在我的脑海。时任泾县县委书记是王乐平同志,那时文革动乱平定不久,全县开展“抓革命,促生产”,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狠抓“五小工业”同时,兴修农业水利也是如火如荼。一时间,“愚公移山英雄连”、“铁姑娘战斗队”等彩旗,在沿河两岸猎猎飘扬,一派你追我赶的冬修水利热闹氛围随处可见。

可是随着改革开放,分田到户,水利公益事业就相对滞后了。孤峰河流域,原来修整过的河堤,历经数十年的洪闹泛滥,旧河堤亦逐渐老旧,毁圯。而春夏汛期却每年都有,随着河流冲涮,河道与河堤自然毁损严重。比如原来孤峰河上昌桥乡新桥段,原有一处古桥遗址麻圆(源)桥,为明清时的五卷洞古桥。桥墩坚固,虽然屡遭洪水浸袭,依然只留有几孔遗址,遗址中石缝间四季常绿的藤蔓十分抢眼。可是某一年大洪水,被冲毁怠尽,基底全无。那一道夕阳下古典美丽的风景,刹那间灰飞烟灭,令人扼腕叹息。

时间的车轮进二十一世纪20年代前夕,2005年撤乡并镇,将原昌桥、孤峰、童町等乡合并成一个大昌桥乡。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大包干,昔日集体经济相对削弱,旧的孤峰河道治理几成空白,老河道年久失修,隐患大增,日渐成为河水泛滥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民生与农业发展。孤峰河的水利治理成了一道新瓶颈。

新的昌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急农业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发现这个关系农业民生大问题。于是,他们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在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扶贫攻坚的同时,丝毫没有忘记孤峰河——母亲河治理,并将此提高到民生大事日程,更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重点来抓。他们针对多年,累积下来的孤峰河两岸损毁情况,摸清底数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河段护堤,疏通河道。同时积极与邻县南陵乡镇联络,如何将工程进行得更完善,进而造福孤峰河流域两岸人民福祉。

2017—2018年开始,党委政府一班人为做好孤峰河整治,积极争取水利项目。那一段时期,他们对多年失修的孤峰河流域及主河堤埂毁损情况,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对乡境河段全盘考虑,积极谋划,并多方争取资金,甚至与南陵县共商治理与孤峰河交叉的柏山渠大事。其中包括,南陵县“青弋江·孤峰河·柏山渠”一河一策工程实施的协调,那一片农田区域历史上曾叫“官田湖”。

那一段时间,昌桥党委政府工作人员,一边分别做好各自的分工与合作,一边做好沿岸居民拆迁户的安置与稳定工作。那时太忙了,不过他们乐在其中,或是苦中作乐。令人欣慰的,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争取的项目得到上级的肯定与支持。如今,孤峰河整治2019年项目资金安排数千万其中高标农田项目1200万,孤峰河治理项目2100万,青弋江河支流项目3000万,合计总投资6300万元。总投资涉及青弋江支流项目,需拆迁河边村庄村民住房60户,征地100余亩。

目前孤峰河综合治理项目正在积极实施。河道疏通及堤岸整治结合,也要顾及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柏山渠综合治理。通过网络招投标发现,其中整治孤峰河项目,也涉及到南陵弋江的大农业灌溉工程。

当我们站在孤峰河畔,透过灿烂的夕阳,波光粼粼的河水,那些富涵科学治理河堤的一个个方格子,空心砼化水泥护堤,是科学化的护堤材料。夕阳下,那些青青的狗尾草与红绿蓝色小花,从整整齐齐的砼制方格子中伸出,蓝花与青草在风中惬意的摇曳。骤然间,我眼前仿佛是一片喜悦而成熟的金黄。

这就是我所期盼的孤峰河新姿,我的母亲河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一边古道一边河水。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西山庵云护禅林(寺),藏于西山半山腰旧庵。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 ·孤峰河龙桥村湾里河段水很大。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孤峰河龙桥村湾里河段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孤峰河龙桥村湾里河段
孤峰河——我的母亲河新篇
·孤峰河龙桥村湾里河段古道,石壁路,古称孔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