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峋嵝碑》碑文详解

(2016-09-22 10:15:39)
标签:

文化

        《峋嵝碑》摩刻于湖南衡阳市城区北面的峋嵝峰西侧的崖壁上,后经南宋人何致临摹并刻了一块碑立于岳麓山,人们根据原碑文所在地称其为峋嵝碑。由于碑文所用的字并非人们所熟悉的汉字,于是就被视为中国八大天书之一。请看《峋嵝碑》原文:

http://s14/mw690/004hzaXuzy752Ajxiyx4d&690


        关于《峋嵝碑》的解读,我本人曾经解读为十一句诗句发表。根据司马平谈老师的建议,本人又重新将每一个字进行分解识读,发现以前解读的“碧柳”二字应读为“鹅渡”虽然二者的濮语概念的读音相同,但从卫星地理图上对照实地,只有天鹅坪、天鹅寨、九渡,没有碧柳这个地名;以前译的“发痓”的“痓”也应译为“庢”,发庢是指发冠,而发痓则是指头发有病了。所以从每一个字的字形结构来分析字的含义是能够及时发现错误的,也能够让我们正确理解每一个字的成因。

        本人最终解译和校对后得出的碑文内容如下:

将豦搁浅歇逍遥,

湘水痛将骑座漂。

鹅渡亮肆烧洮华,

买谷甭算御马膘。

虔乘钟篪庭炉河,

豦烁随灾发庢肖。

熟谙象秤卖散货,

碎饯零食盛http://s8/bmiddle/004hzaXuzy752AWcckfd7&690斠。

凭窗喜看城町樵。

闲登宋岭凤凰峣。


        由于碑文中有些词是用借音字表达的,而表达的概念又是濮语概念,所以较难解译,特别是对于没有濮语基础的学者来说,肯定会是一头雾水。如“将豦”的濮语概念是指竹筏,濮文直接用该读音的“竹”和“筏”来写就不会布下迷阵了,但是作者不识此二字的濮文,你让他怎么写呢?湘水,原文写为“郷德”,“德”是苗语,字形如碑文中的写法。“膘”的肉旁采用的是濮文表达。“钟篪”的“篪”本应写为“高”字的,但作者不知道“高”在古时的读音为篪、且。碑文中的“喜”字是濮文。“亮谢”是濮语的汉字借音字表达,指商店。“烁”是濮语音译,指“坏”。碑文中提及的地名如今仍有遗存,鹅渡应是在天鹅寨旁的水库坝脚,或已成为坝体的一部分了。庭炉溪或庭炉河今已称为铁炉河,上游已成为鹅渡库区。要说明一点,鹅渡早期是称为鸭渡的,所以读为bi da,但在治水过后人们认为鸭没有鹅好听,就该称鹅渡了,鹅又可以读gou音(与鹤同音)所以在治水过后就读为gou da了。而gou da在粤语中又是指“九渡”,绕了一个圈子,鸟禽概念变成了数字该念。庭炉河的下游称为钟篪河,钟是指爱,如今称为仁爱村;篪是指高,如今称为高城村。在庭炉河上游的峋嵝峰附近,有地名叫城町,如今称为丰城町;有地名叫宋岭,如今称为宋家岭。

        读了峋嵝碑文,整篇看上去都象是一种逍遥信步、游山玩水的游览即兴诗。其实它透露给我们的信息并不简单。首先,这首诗的中心命题就是一个字——“乘”。“乘”在汉字中的解读是指一般的史料记录,但在此它表达的是“考察”。作者巡游到此,其实就是虔乘钟篪庭炉河,即一心一意考察庭炉河的水利资源。因为涉及到水利资源的考察与后来的水库兴修,人们才称《峋嵝碑》为禹碑。事实上《峋嵝碑》并非大禹时期的文物,原因很简单,大禹时期只有濮文,没有楚文,楚文是战国时期秦未统一文字时的楚国汉字。所以峋嵝碑的产生只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华夏的战国时期,兴修水利工程最多的是楚国。楚国有一位名臣叫孙叔傲,是著名的治水专家,曾经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灌区的两条河总长有100余里;又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的陂塘灌溉工程(实施者是春申君)。象庭炉河这样的小水利项目,孙叔傲指挥治理的不在少数,是不值一提的,所以就没有资料显示孙叔傲参与了庭炉河的水利工程。但是我们仍然能从一些历史背景和峋嵝碑文的语言表达来判断庭炉河工称与孙叔傲的联系。

        孙叔傲这个人为人处世很低调,他在兴建了期思雩娄灌区后,被楚庄王任命为令尹(楚国宰相),这时有一位名叫令狐丈人的隐士对孙叔傲说:人有三怨。“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人恶之;禄厚者,人逮之。”孙叔傲说:“吾爵益高,吾益下;吾官益大,吾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以是面三怨,可乎?”孙叔傲以自己的为相三原则大破了令狐丈人关于高位三怨的世态断言,表现了一位名相高超的处事方式。峋嵝碑应是孙叔傲建功不留名的处事方式的一个有力证据。因为作者建功不愿留名,人们也只能在征得他的同意后,将即兴写的一首诗摩刻于峋嵝峰崖壁上以作纪念了。这就是碑文虽未提及兴修水利的内容,人们却要假托于大禹的缘故,实际是表达对兴修水利的领头人的纪念。那么为何会与孙叔傲联系在一起?除了孙叔傲处事低调外,还因碑文透露出作者不是本地人,因为本地人不会因为“熟谙象秤卖散货”而感到自豪,这种习俗对本地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事实是,孙叔傲是河南人,河南只是挨着象国,所以称豫。从作者用借音字表达当地仍使用着的一些濮语概念来看,也可以看出作者的中原文化韵味比较浓厚这一特征。有着这样的文化特征的水利专家,只能是孙叔傲,而不是楚国贵族春申君。因为春申君是一个行事比较高调的楚国贵族,如果人们请求为他刻记功碑,他不会反对的,所以就不会用一首即兴诗来刻在峋嵝峰上了。

        下面是峋嵝碑文单字解译手稿,请读者阅读并加以指正:

http://s11/mw690/004hzaXuzy752AnXl4C8a&690

http://s16/mw690/004hzaXuzy752AoEb9R4f&690

http://s7/mw690/004hzaXuzy752ApvH0ye6&690
http://s11/mw690/004hzaXuzy752ArntCq3a&690

http://s11/mw690/004hzaXuzy752ArXEym4a&690

http://s8/mw690/004hzaXuzy752AsBETt2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