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濮语解读——第十一卷 海内西经
|
|
|
注释:[1]贰负之臣:诺洪鲁的部落。诺洪鲁,山脉名,指乌蒙山,主峰牛山,今称黎山。臣,读纪音,指部落。
译文:能洪鲁的部落,叫会泽部落,会泽部落在能洪鲁的大河边。蒂乃苦的直系后裔,知痴夜支系开拓都城于大岩,建立了大河边的管理中心。在师宗的西北面。
|
|
|
注释:[1]大泽方百里:宜宾王国的都城。大泽,指耶沘,即金沙江,传承为宜宾。方,读冯,指王国;百里,读亳里,指京城、都城。
译文:宜宾王国的都城,是许多僚族的发源地和出发地。在盐门的南面。
|
|
|
注释:[1]雁门山:指盐门所,今称自贡。
译文:盐门所,盐出产于这里。在内江的南面。
|
|
|
注释:[1]高柳:指内江,原读音古僚,谐音高柳。
译文:内江在资阳的南面。
|
|
|
注释:[1]后稷之葬:后稷,指候接,四川资阳的古称谓。之葬,指平坦的疆域,也称资疆。
译文:候接资疆,山水环绕着这个美丽的地方,在丹国的西面。
|
|
|
注释:[1]流黄酆氏国:指眉山堡氏族之国。
译文:眉山堡氏族之国,是眉部落王国的都城;有四个管理区,并设有治所。在候接资疆的西面。
|
|
|
注释:[1]流沙:指流沙河。又称通天河。
译文:流沙河从唐古拉山流出,向西南面从昆仑山边远流过,又转向东南流入大海。昆仑山是长江的水源山。
|
|
|
注释:[1]东胡:读须胡,在陕西西乡县。须,表示东边。有牧马河胡人遗迹。
译文:西乡在南郑的东面。
|
|
|
注释:[1]夷人:读溢惹,指河边的集镇,今称汉阴。
译文:汉阴在西乡的东面。
|
|
|
注释:[1]貊国:在陕西商洛市山阳县一带,远古时称貊川国,今称漫川,在此以漫国解读。
译文:漫国在汉水东北面。因地域接近郧国,被郧国灭掉了。
|
|
|
注释:[1]孟鸟:指蟒河,下游称为丹江。
译文:蟒河在漫国的东北面。河水由丹河、马鹿河、清油河三条河流汇成。向东流。
注释:[1]昆仑墟:指昆仑峰,这里指东昆仑山。
译文:海内昆仑山,在唐古拉山东麓,属昆仑山脉的东部,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面有木禾河、楚玛须河、达玛维河。上面有无数的源泉,是由冰融化而成。上面有许多通道,有织绸族从那里通过,到达巴斯蜀纪、且舍部落和专门从事织绸的能沽之乡。
|
|
|
注释:[1]赤水:指澜沧江。赤,作撮解,指流速很急的。
译文:澜沧江发原于昆仑山的东南隅,从东北向西南流入南海,出海口在越南的东南面。
|
|
|
注释:[1]河水:指黄河。
译文;黄河发源于昆仑山的东北隅,从北向南进入诺尔盖地区,又折返离去,向西又转向北,向东进入伊金霍洛山。(以后向南,再折向东北流入大海。)
|
|
|
注释:[1]洋水:指雅砻江。
译文:雅砻江、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东北隅,向东行,又向东北,从南面流入大海,从沂蒙地区的南面。
|
|
|
注释:[1]弱水:指岷江。
译文:岷江、嘉陵江,发原于东南部的岷山和秦岭,向东,又向北,又向东南,流向毕方地区的东面。
注释:[1]昆仑南渊深三百仞:昆仑南乡富饶的部落集镇区。
译文:昆仑南乡富饶的部落集镇区,是丝绸氏族游牧胡的共工氏族地区,人们皆织绸,这个族群的国家最早建于昆仑旁边。
注释:[1]凤凰:指灌口及西岭氏族。
译文:丝绸族的西面有灌口及西岭氏族,有西河氏族,皆是丹巴氏族和夹金氏族,住在且舍地区。
|
|
|
注释:[1]视肉、珠树、文玉树、不死树:指玉树地区的集镇扎多、治多、玉树、曲麻莱。
译文:丝绸族的北面有扎多、治多、玉树、曲麻莱集镇。有胡族和西部僚,皆择水而居。又有久治、玛沁、班玛树、甘德和瑪多集镇,又说玛多叫挺木牙交。
|
|
|
注释:[1]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指蓬安、平周(今巴中)、雍(今达州)、苍溪(今阆中)、岳法(今广安)、江肆(今合川)僚族部落。疗,指僚族。
译文:丝绸氏族区域的东面有彭安、平周、雍、苍溪、岳法、江肆僚族部落,借助大河的便利,皆建埠肆之要津以盘踞。大河支系的氏族,都是种植氏族的居民,是能沽国之外的氏族。
|
|
|
注释:[1]服常树:指湖长寿,即长寿湖地区。
译文:长寿湖地区,有个集镇叫丰都镇,那里的氏族是夏国的苗族。
|
|
|
注释:[1]树鸟:树,指九,在此指众多、很多。树鸟指很多僚族。
译文:丝绸族的南面有众多僚族,是母系部落氏族;有羌族、濮族、彝胡、苗族、僰族、纳西族,宜宾城是部落中心,还有沐川僚和绥江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