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 Jane Lin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4985799_w700.png
不管是观光客还是旅居伦敦的人们,一定都知道著名的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想当初邦主花了两个月才记住这个拗口的地名)。这座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广场,总是被鸽子占据,所以又名鸽子广场。它除了举办过无数大型文化活动,还有个总是能吸引游人眼球的亮点──第四座基柱的雕像。
小编还记得2013年的春天,特拉法加广场第四基座是这个样子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254074_w700.png
到了2014年,却发现它变成这样,一座由卡塔琳娜·弗里茨奇(Katharina
Fritsch)创作的蓝色雕塑《公鸡》(Hahn/Cock)。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238373_w700.png
一年前,也就是2015年,它又变了,在柱子上面的换成了汉斯·哈克的雕塑《作为礼物的马》(Gift
Horse)。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234094_w700.png
就在这两天,特拉法加广场又来了新鲜货,花了一个星期安置,终于揭开了真面目。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315833282_w700.jpg
一个高达七米的大拇指雕塑《真棒》(Really Good )站上了特拉法加广场的第四基柱,这座大卫·史瑞格里(David
Shrigley)的作品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315876405_w700.jpg
到底,这根柱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又是怎么样的艺术品可以成为第四基座的“坐上宾”? 就让小编说给你听~
没钱就不盖的神秘第四根柱基
1830
年,特拉法加广场被正式命名,为了纪念击败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的特拉法加大海战而修建,这场战役确立了英国之后百年的海上霸主地位,海军名将纳尔逊被视为大英帝国民族英雄,所以,广场中央设立了纳尔逊纪念碑(Nelson’s
Column)。几年后,广场上先后加上了贝里爵士(Sir Charles
Barry)设计的喷泉和兰西尔设计的群狮,象征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特拉法加广场。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074091_w700.png
在广场上共有四个柱子,其中三个柱子立有人物塑像永久矗立在广场上,分别是乔治四世、纳皮尔将军和亨利·哈维洛克爵士,而位于广场东西北角的第四个柱子基座上面自1841年广场建成后一直都是闲置的。据传,曾有人建议在柱子上放置国王威廉四世或19世纪英国民族英雄的雕塑,但最后却因为资金短缺而搁置。就这样,第四基座空置了150年。
说也奇怪,第四根柱基一直没有完工,英国人倒也不觉得着急。到了1999年,
皇家艺术、制造与商业促进会委托三名英国现代艺术家将作品暂时安置于这个柱基上,这个柱子上开始有了新的装饰。而且,它也意外地成为当代艺术的试验场,被用来轮流展示非永久性的现代雕塑作品,一次又一次引发热议,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
什么?这些雕塑也可以登上第四柱基?
谁也没想到,空置了150年的第四基柱,放上的第一个艺术品竟是一个真人大小的耶稣基督雕像《瞧,这个人》(拉丁文Ecce
Homo)。他是当时刚获得特纳奖殊荣的艺术家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的雕塑作品,雕塑名称取自《圣经》中彼拉多审判耶稣说过的一句话。
这座耶稣雕像的双手交叉放在背后,头上戴着一顶铁棘编制成的头冠,展现出的耶稣圣像就和平凡人一般,渥林格曾在受访时表示,耶稣是被压迫的领袖,应该在这充满皇家标志的地方占有一席之地。这样暗示了宗教与哲学的一座雕塑立在一个彰显英国强大国力的纪念广场上,在当年引起了极大轰动。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184204_w700.png
一年后(2000年),由比尔·伍卓(Bill Woodrow)制作的《无论历史》(Regardless of
History)成为第二个放在第四基柱上的大型雕塑。一个男子的头上顶着一本厚重的书,那本书被一棵枯树的根紧紧地缠绕在柱基上。艺术家利用这个雕塑表达了知识的累积,同时以树根象征大自然才是现代文明真正的霸主,强调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也呼吁人类应该要尊重大自然的力量。同样的,这样的艺术作品依旧掀起了话题。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311665_w700.png
2001年,第三名艺术家雷切尔·怀特里德(Rachel Whiteread)的作品
《纪念碑》(Monument)被放上了第四基座。它就像是透明空心的柱基被倒置在原本的柱基上,当时,艺术家自己描述这个作品:“停驻,一个安静的时刻”,这座雕塑就像翻转的柱基镜子,清澈的树脂材料可以反射光线变化,和下方的第四根柱基相互呼应。然而,这座雕塑引来了毒舌媒体铺天盖地的嘲笑,以平庸、玩弄噱头、毫无意义等词形容这座雕塑,甚至还讽刺它像鱼缸或抽水马桶的水箱。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220516_w700.png
在这三件作品之后,伦敦市政府专设了一个委员会来探讨第四基座的未来,奠定了第四根柱基的新传统,它成为国际著名艺术家们短期展示雕塑作品的地方。时任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批准了这个决定,并建立了第四柱基委托评选团,委员会先邀请艺术家创作出6到8件作品,经过公众评选,从中选出最后放置在柱基上的艺术品。每个展示作品皆展出至少一年,第四柱基成为了英国最独特的现代雕塑
“展场”。不管是民众还是媒体都很期待每一次的艺术品评选,没人能准确预期下一个站上第四柱基的会是什么。
经过了长时间的评选,直到2005年9月,马克·奎安(Marc Quinn)的《怀孕的艾莉森·拉帕》(Lapper
Pregnant)在第四基座上揭幕,这是一名怀孕的残疾艺术家艾莉森.拉帕的裸体雕像。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228970_w700.png
接在《怀孕的艾莉森·拉帕》之后,德国艺术家托马斯·舒特(Thomas Schutte)的《旅馆模型》(Model for a
Hotel)站上了第四基座,舒特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英国艺术家。这座共有21层的建筑模型,由特殊的建筑玻璃建成,可以吸收和反射光线,从2007年11月开始展出。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63362446_w700.jpg
这个可说是英国引起最多争端的柱子不只提供艺术家一个展示的平台,也打造了一个公众和艺术家对话的机会。就像2009年7月安东尼·葛姆雷(AntonyGorm-ley)的《一个和其他》(One
&
Other)就创造了一项十分具有互动性的艺文展演形式。艺术家直接邀请一般民众站到柱基上,在柱基上可以携带任何东西,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每个人每次最多可占据柱基一小时,如果连续24小时不间断,一年会有8760人参加这一活动。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053828_w700.png
葛姆雷提出这个方案引起很大回响,他在受访时表示,这不是仅仅是要满足每个人想“当一回英雄”的憧憬,这其实是为了引导民众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成为一个具参与力和有责任心的公民。
“任何街头行人都能站到所谓的艺术圣坛上。普通人将被仰望,而他也可居高临下看世界。”葛姆雷说。政治家、寻求庇护者、皇室成员或天体运动者都有同样的机会,第一个登上第四基座的是来自英格兰林肯郡的家庭主妇,她登上柱基后表达了对儿童福利问题的关注。后来,这个活动总共持续了100天。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290176_w700.png
2010年5月,殷卡·绍尼巴尔(Yinka Shonibare)将纳尔逊战舰“皇家海军胜利号(HMS
Victory)”的精美复制品放入一个4.7米长、直径2.8米的玻璃瓶中,也就是后来的《瓶中的纳尔逊战舰》(Nelson's Ship
in a Bottle)。
殷卡是第一名作品登上第四基座的英国黑人艺术家。这件装置作品上有37面巨大的船帆,绘有极具非洲色彩的图像,象征着非洲人的身份与独立性。艺术家想表达的是对现今伦敦多元文化的肯定。他曾说:“这是对伦敦的丰富民族财富的庆祝,这是对如今仍不断进入英国的多元文化及其民族的敬意。”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115889_w700.png
2012年2月,小男孩骑在摇摆木马上的雕塑象征了年轻与希望。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254074_w700.png
2013年7月,一只象征重生和觉醒力量的蓝色公鸡站上了第四基座,抢眼饱和的色彩在特拉法加广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158830_w700.png
2015年03月,一匹只是骨头没有皮肉的金属马,取代了蓝色公鸡,这个名为Gift
Horse(作为礼物的马)的作品,是由德国艺术家汉斯·哈克创作,灵感来自于国家美术馆收藏的名马图,由乔治·斯塔布斯(George
Stubbs)绘制。这匹马的前肢有个像是礼品包装的蝴蝶结的电子显示器,显示伦敦金融市场的股票走势,这件作品被认为隐喻了伦敦金融圈与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关联,暗示当今社会的贫富差距。艺术家在受访时还惊讶地说:“我如果在美国以这样的方式来暗指华尔街是不可能得到市长支持的。”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5324980_w700.png
就这样,第四座柱基到现在已经迎来第11座雕塑,这件高达10米的拇指雕塑是由艺术家大卫·史瑞格里创作,他想通过这件雕塑传达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概念,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
Khan)在受访时表示这件作品蕴含的积极与幽默,正是真正的伦敦精神。(然而小编想说,确定这不是传说中的“手动点赞”吗?)
http://www.ihuawen.com/uploads/month_1609/2016093014234999883_w700.png
未来,特拉法加广场第四基座还会继续迎接充满的想象力与话题性的作品,你永远想不到下一个站上基座会是什么,也没办法预期下一个作品会带给人们多少震撼,这或许就是伦敦市长所说的:积极与幽默——真正的伦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