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探海牙:南海仲裁案,到底谁在Care?| 观察

(2016-07-12 21:08:33)
标签:

杂谈

编者按:7月12日,由菲律宾前政府单方面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公布结果。中国方面此前已多次发表声明,称无论仲裁结果如何,中方都将不接受、不参与。《华闻周刊》特约撰稿人曹劼此前曾亲赴海牙进行采访,并与西方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了交流,以下为他的所见所闻。


或许是还没有到旅游旺季,当我来到海牙的和平宫时,只能在门前看看稀稀落落的游客,在这里拍照留影。或许是巧合,我见到的游客都是亚洲人面孔,他们听到我上前打听的同一个问题,不是说“不太清楚”,就是“没听说过,你能说说吗?”

我的问题是:“你知道身后的和平宫,就是举行南海仲裁案的地方吗?”

http://ww3/large/e9bdd00egw1f5rf8tdde1j20nd0gv762.jpg观察" />


准确地说,这是菲律宾政府在三年前,单方面向这个设在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提交的案子。在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向中国发出将“与中国就菲律宾在西菲律宾海的海洋管辖权引起的争端”提交仲裁的书面通知及权利主张,启动了菲律宾诉中国仲裁案。2月19日,中国向菲律宾提交照会,阐述了“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拒绝接受书面通知并将其退还给菲律宾。

截至2015年11月,常设仲裁法院发表的第九份新闻声明指,中国政府在此前进行的一系列程序中采取不接受、不参与仲裁的立场,并在其照会、公开声明以及于2014年12月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中方立场文件”),以及由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至仲裁庭成员的信函中重申了这一立场。中国政府同时明确表示,以上声明及文件“决不得被解释为中国以任何形式参与仲裁程序。”

在5月份,中国多位驻外大使在各地的主流媒体和公开场所近日继续通过驻在国主流媒体等渠道,就南海仲裁案重申中国始终强调的立场,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为历届中国政府长期坚持,为中国国内法多次确认,受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保护。中国的南沙群岛拥有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及“按照《公约》确定中国南沙群岛的海洋权利,必须考虑该群岛中的所有岛礁。

但在西方媒体的一些相关报道中,中国不参与仲裁的立场,被视为是藐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行为。在一些西方分析师看来,既然中国是缔约国成员,那就不应该回避。

“这是一个有关国际法的案子,但事实上它背后的意义深远,因为事关国家的地位和荣誉。”在和平宫门前,我等到了现在海牙大学法学院执教的美国人沃斯特。在他看来,法律面前当然是诸国平等,但问题是,常设仲裁法院有没有能力解决中菲南海纷争?

http://ww4/large/e9bdd00egw1f5rfc1ljm9j20zk0jxafa.jpg观察" />


寻找一名谙熟国际法,同时又有参与国际刑庭工作经验的西方专业人士受访,谈一谈广为关注的南海案,其实并不容易。至少对我而言,约访的过程让我看到了很多西方人在这个问题上,往往是抱着“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态度,无论是中国还是菲律宾,他们都不想发表触怒之词。

沃斯特在来海牙之前,曾在芝加哥担任副检察官,后作为法官助理,参与海牙前南刑庭案件的审理。由于不涉及自己的工作,加上对于这场风波的长期关注,在简单的沟通之后,他很愿意对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于常设仲裁法院, 这个机构的名字里有法院这个词在里边,听起来好像这个机构是可以做出决定的。但其实常设仲裁法院只不过是一个注册案件的地方:一个秘书 一个办公室,里边有人整理文件接电话”, 沃斯特说,“对于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纠纷,常设仲裁法院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对于这一点,菲律宾其实也知道不能要求法院对边界争议做出裁定。因为事关国家的认同感 ,国家自身的权利,还有地缘政治这些问题,都不能由法院,用一个很技术性的决定来解决。

在沃斯特看来,世界各国政府目前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多数还是不愿公开表达倾向立场。外界目前能够从常设仲裁法院发布的新闻稿中所了解到的是,庭审没有对公众开放。但是,在收到作为公约缔约国的有关国家的书面请求并征求当事方意见后,仲裁庭允许了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派遣小型代表团作为观察员参加了庭审。另外,虽然其已经事先得到批准,但英国最终决定不派遣观察团参与庭审。

由于美国并非《公约》缔约国,其派遣观察员的请求被拒绝。但其实,常设仲裁法院的成立,却是与美国人有关。 

曾任清朝政府驻美大使的伍廷芳,在《美国人的气质》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有个千万富翁不但投入大量的时间到宣传和平上,并且还自费在国外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作为维持和平的法院。然而这些(美国)人也会代表他们认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其他国家发动战争,而在战争取得胜利之后,他们紧握胜利果实。” 

伍廷芳说的战争,指的是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加勒比海殖民地,而发动的美西战争,两国在是年12月签订《巴黎和约》。根据合约,西班牙全面放弃古巴,将波多黎各和关岛等地割让美国,并以2000万美元代价,把菲律宾主权转让给了美国。

至于伍廷芳所说的那个千万富翁,就是20世纪初的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 卡内基。他在1903年捐资建造的宫殿,就是我和沃斯特见面的地点——和平宫,而那个法院指的就是常设仲裁法院。

对于这场菲律宾单方面挑起的仲裁风波,究竟会給南海未来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沃斯特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以目前中国政府态度来看,无论海牙方面会做出怎样的判决,其实都对于未来的南海和平前景不利。即便是菲方在海牙如愿以偿,那么菲律宾可能也高兴不了多久,因为邻国当中,或许很快就有新的角色浮出水面如法炮制,借常设仲裁法院来和菲律宾就主权争议问题,打起新一轮的官司。

话别之前,我邀请沃斯特一起在和平宫前也留影一张。但在留影之后,我们却忘记及时走开,继续驻足聊天,引来在一旁着急拍照的一些游客不满,虽然是低语牢骚,但也足以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楚。“你看,官司就是这么打起来的”,沃斯特开玩笑说,1899年成立的常設仲裁法院,接辦的案件超過250宗;但其中超過200宗都是在最近十多年里才出現的。每一个来这里提交仲裁案的国家或是组织都说自己是为和平前景而来,所以和平宫现在是越来越忙。可是外界需要意识到,和平宫宣布的仲裁决定,也许可以带来一个和平的结果,但也许恰恰相反。

(文中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