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
(2013-11-28 20:32:04)分类: 名师心得 |
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唱歌、跳舞、做游戏,时而妙笔生花,时而激情吟诵,专业素养都非常高,我认为教师还应加强自己的内在的素养。
2002年在杭州曾聆听过教育家孙双金老师的讲座,他曾讲过这样一段话:“一节好课,学生应学得小脸通红,小手常举,小口常开……”我认为这一定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而这种课堂需要我们教师用激情做火种,用知识当燃料。
我们现在小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可谓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古今中外无所不含,这就需要我们小学老师具有广博的知识,这种知识也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见闻。
六年级下册有一篇文章《音乐之都—维也纳》。“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远在欧洲,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即便是搜集资料,学生对维也纳的感觉也是停留在表面上。于是我把我的亲属98年随中央民乐乐团去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所见所闻讲述给我的学生,把导游介绍奥地利的话转述给他们:“奥地利是花园一样的国家,它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个国家能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学生听后大为震惊,紧接着我把上界学黑管的学生——孙怡然,也就是当时教生命教育老师的女儿,被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录取的消息传递给他们,当时学生一片哗然。我又把孙怡然是如何十几年如一日刻苦练习黑管的经历介绍给他们。学生得到的信息是只要刻苦学习将来也有机会到这样美丽的地方,只要刻苦努力,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
学生对写景的文章一般都不太感兴趣,但是这节课学生带着向往,带着憧憬,学得特别投入,仿佛漫步于美丽的多瑙河畔,聆听着美妙的音乐,领略着维也纳号称“欧洲古典音乐摇篮”的魅力。
所以我认为教师的职责还在于唤醒,唤醒学生蕴藏在内心的自我要求,唤醒学生蕴藏在内心的对成功的渴望,唤醒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个体存在于课堂的意识,而这种唤醒存在于教师广博的社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