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皋古迹——水绘倾城—新安会馆、雨香庵20141027

(2016-01-23 11:44:45)
标签:

杂谈

水绘园

文化

雨香庵

新安会馆

分类: 美好江苏

 

【名称】:水绘园

【级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五】,2001年立

【年代】:明·万历

 

   现在水绘园部分的最南边是新安会馆和雨香庵,这里是以前水绘园,如皋人民公园的入口,由于入口东移,这边变得冷清,但是其却是水绘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古建的面积也是水绘园现存古建的重要部分。

   但本人没有看过如皋文史方面的书籍,所以对于雨香庵,新安会馆的历史,并不是很了解。我只能从我看到的资料上去理解。现存的雨香庵是在古代中禅寺的基础上,由徽州的商人在清中期修缮复建的。新安会馆是清中期由徽州商人集资修建的。    

   从东到西依次是水明楼,新安会馆,雨香庵。而中禅寺可能就在雨香庵西南方。新安会馆是3进的格局,雨香庵类似。索性二者保存较好,估计是清中期的原物。

   水绘园名字取陈维崧《水绘庵记》中“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之意。明万历(1573-1620)年始建,为复社名士冒襄隐居之处,后荒芜。今之水绘园为清乾隆时期建筑群,皖人汪之珩、汪春田父子为缅怀冒襄,承水绘园之构园风格,于洗钵池畔构筑水明楼,连接清代遗构雨香庵、隐玉斋,形成以楼带院的建筑格局,面积1860平方米,列入《中国历代名园》。水明楼为画舫式建筑,南北长约42米,宽不超过5米,由南而北依次构筑有前轩、中轩和楼阁,它们之间以九曲三弯的回廊相衔,轩阁之间缀以蕉石竹树;雨香庵由敞厅、黄杨厅、流光殿组成,院内有350余年的黄杨;隐玉斋为宋曾文昭公读书处,由牡丹亭、隐玉斋、聆松簃组成,院内有800多年的六朝古桧;侧院有明代关公像石刻一方,集画绝、书绝、刻绝于一身,堪称石刻之极品。另有鸡血石鼓一对,被称为“院内三宝”之一。水绘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如皋这座历史古城、乃至苏北平原的一枝奇葩。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6/mw690/004hikidgy6YHuTcjjf05&690

    这是老的如皋人民公园的入口,还蛮有时代感的,后来换了大门,这边就冷落了。http://s12/mw690/004hikidgy6YHuRrPKP9b&690

http://s16/mw690/004hikidgy6YHuRKOfB6f&690
   后来才发现木有拍大门的照片,只能拉个近照看看。
http://s1/mw690/004hikidgy6YHuD5RCw70&690
   原来的国保牌牌。
http://s13/mw690/004hikidgy6YHuDic2g9c&690
   老旧的漏窗,后来拉近照片才发现,图上的这根望柱和那座古桥的望柱很像,很有可能的旧物。
http://s2/mw690/004hikidgy6YHuDulBT01&690
   门口有一对石狮,体量还不算小,看着时期比较早,不过个人不懂石狮的时代特征。
http://s7/mw690/004hikidgy6YHuEv5Bka6&690
   看着石狮和底下的基座不是一套的,明显的小。
http://s11/mw690/004hikidgy6YHuELgUiea&690

http://s12/mw690/004hikidgy6YHuEV9XB4b&690

http://s6/mw690/004hikidgy6YHuFfuAJ75&690
   基座上海有浅浮雕的云纹。
http://s6/mw690/004hikidgy6YHuGktWRb5&690

http://s5/mw690/004hikidgy6YHuGyZxya4&690
   这边的老门上陈从周的题字。

   新安会馆是如皋仅存的两所同乡会馆之一。在水绘园故址之南,雨香庵东邻。有石碑记载,系清康熙十八年(1679)徽州盐商集资建。初名“新安六邑公所”。如皋新安会馆有门堂,大厅和关帝殿三进。大门朝门,对面有照壁墙,墙上有“新安会馆”四个石刻大字,系清末休宁人谢仕选(慕逸)所书。照壁墙已不存、石刻尚在。

   乾隆二十三年(1758),住在东北乡丰利场的徽籍盐商汪之珩在公所东、洗钵池滨,建造了一座船肪式的二层小楼,名“水明楼”,取自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作为游憩之所。此后新安六邑公所改称新安会馆,俗称“徽州会馆”。会馆左通水明楼,右通雨香庵,由雨香庵和尚管理。 
http://s13/mw690/004hikidgy6YHuGMvyQ0c&690
   门两边的石鼓,看着估计也是新安会馆的旧物,是清中早期的旧物。
http://s12/mw690/004hikidgy6YHuHOZRx0b&690

http://s5/mw690/004hikidgy6YHucCbfm74&690

   “得全堂”不由得就让人想到那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http://s10/mw690/004hikidgy6YHuaXQwN89&690
   堂正中挂着董小宛和冒辟疆的画像。一位是年轻的女子,一位是年老的男人。据当时的导游介绍,是因为这是他们的遗照,而董小宛红颜早逝,冒辟疆活了80多岁。

http://s7/mw690/004hikidgy6YHuaEezA36&690
   嵌着彩贝的老红木桌。
http://s10/mw690/004hikidgy6YHuaPWdP49&690

http://s8/mw690/004hikidgy6YHucpPXF37&690

http://s9/mw690/004hikidgy6YHuf3OD618&690

http://s11/mw690/004hikidgy6YHucWXR8ba&690

http://s3/mw690/004hikidgy6YHugDdB0f2&690
  乾隆三十五年的新安会馆祀田碑记。
http://s11/mw690/004hikidgy6YHuh0Yj09a&690

http://s2/mw690/004hikidgy6YHuhbKzD11&690

http://s14/mw690/004hikidgy6YHuiuXmd7d&690
   道光二十八年的新安会馆增置祀田碑记。
http://s14/mw690/004hikidgy6YHuld4BL1d&690

http://s14/mw690/004hikidgy6YHulubx38d&690

http://s8/mw690/004hikidgy6YHulMRZZa7&690
   嘉庆五年的雨香庵施田碑记。
http://s6/mw690/004hikidgy6YHumjS5L05&690
   庭院花坛里有棵百年黄杨。
http://s13/mw690/004hikidgy6YHunFhCsbc&690

http://s7/mw690/004hikidgy6YHunOQ8mb6&690

http://s2/mw690/004hikidgy6YHuo0NWx71&690

http://s12/mw690/004hikidgy6YHuqh8Ar0b&690

http://s1/mw690/004hikidgy6YHuqv2I860&690

http://s6/mw690/004hikidgy6YHusulCJ85&690

http://s3/mw690/004hikidgy6YHut2AAW42&690

http://s16/mw690/004hikidgy6YHutp7EX0f&690

http://s15/mw690/004hikidgy6YHutM2n4ee&690

http://s15/mw690/004hikidgy6YHuvySgSce&690
   庭院中还有棵年纪不小的木瓜树。
http://s5/mw690/004hikidgy6YHuvSJwMe4&690
   这棵就是有名的六朝松。

“六朝松”高4.5米,干径30厘米,树冠径4.4米;此树叶有三型:刺柏,圆柏,扁柏,三种叶型共生于一枝,和平共处,共生共荣,十分有趣!树干爆龄突纹已逾八道,碧郁苍翠,纹理行绕,伏地三曲,状似蛟龙。乡贤沙元炳曾为这棵古树名木作《梅柏吟》,其中道:“将柏比梅差比肩,僧云柏老五百年。元明此寺罕胜迹,落子疑在元符前。”诗人称道这棵不老松树龄应在千年之上。还有一种说法,称“六朝松”为宋县令曾易占手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http://s8/mw690/004hikidgy6YHuwrgwf37&690
   乾隆五十五年的重修雨香庵碑记。
http://s5/mw690/004hikidgy6YHuwDN7m54&690

http://s11/mw690/004hikidgy6YHuwPH7Aea&690

http://s8/mw690/004hikidgy6YHux1fwj17&690

http://s8/mw690/004hikidgy6YHux6Q8Td7&690

   古代如皋县治东北有中禅寺,始建于唐大中年间,寺东厢房名隐玉斋,建于北宋年间,明清之际已经圮毁不堪,康熙十二年徽州人黄攴重建,易名“雨香庵”。庵内廊庑东壁嵌一刻石:“宋曾文昭公隐玉斋故址”。据说是曾巩的弟弟为了纪念其兄其父而设立的。

http://s16/mw690/004hikidgy6YHuxyHqT2f&690


http://s4/mw690/004hikidgy6YHuCnon9a3&690
   在两路建筑之前的小巷里,有这样一块地方,看着像门被堵强起来的样子,其实并不是门。
http://s9/mw690/004hikidgy6YHuCwttK08&690


http://s10/mw690/004hikidgy6YHuCe50R39&690
   石碑上刻着的是关公像,在如皋博物馆有拓印件。
http://s3/mw690/004hikidgy6YHuxf2Uy52&690

http://s8/mw690/004hikidgy6YHuxrBYP87&690

http://s3/mw690/004hikidgy6YHuC0qVYd2&690
   整个碑保存的比较完整。
http://s11/mw690/004hikidgy6YHuxJvyq7a&690
   两边也有像门两边那样的石鼓。
http://s8/mw690/004hikidgy6YHuxUqSX07&690

http://s16/mw690/004hikidgy6YHuBIPgjaf&690
   从这边再往西还有古建,但是现在不开放。
http://s5/mw690/004hikidgy6YHuCKIKwe4&690

http://s7/mw690/004hikidgy6YHuCXxgaf6&690
   槟榔石的石鼓。这种石质在江淮一带还是很少见的。
http://s8/mw690/004hikidgy6YHtQOz3x37&690
   虽然如皋博物馆搬走了,但是这边并没有全部撤展。不过也只剩下有些展示板。
http://s12/mw690/004hikidgy6YHtRLf7B0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