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皋古迹——金龟压钮—集贤里民居【省保】20141027

(2015-12-29 11:46:22)
标签:

杂谈

集贤里

文化

沙元炳

分类: 美好江苏

 

【名称】:集贤里民居

【级别】: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六】,2006年立

【年代】:明

 

   集贤里民居位于原如皋学宫的东边,紧邻学宫自然文风为如皋最盛,名门官宦,书香门第聚集,切多是早期民居,古建和历史文化价值不小。整个集贤里民居面积有11690平方米,但是其中的四大民居就占了一大部分,以至于大家对于集贤里就只了解四大民居。但是随着我后续的了解,觉得没有介绍到的地方也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这一部分的问题所以如皋篇集贤里的内容搁置了一段时间,现在算是略有了解了。

   由于我浏览时是由北向南,而资料的介绍顺序是由南向北,所以我讲照片排了一下,也是时间比较久了,拍的也不是很仔细,所以有些对不上号了,请谅解。

 

    古集贤里范围较广,现保存范围:东起冒家巷,西抵东云路巷,南起内城河,北迄市委党校宿舍楼,面积11690平方米。共有房屋300余间。其中有名人故居明清建筑计4户45间。集贤里得名于北宋,王氏居此,王惟熙、王观、王觌、王俊乂连中进士、状元,乡人引以为荣,名其里集贤里。此后如皋历史上名贤大多出于此,有“金龟压钮,代产伟人”之称。现存名人故居明代建筑群4户45间。集贤里明清民居,历史悠久,底蕴浓厚,集古城如皋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名贤、明清建筑、文物遗存于一体,对研究如皋乃至南通地区明清建筑特色很有价值。2006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http://s3/mw690/004hikidgy6Y5jbJiTwe2&690
   省保牌牌,集贤里的省保牌牌和如皋其他的牌牌有区别。
http://s9/mw690/004hikidgy6Y5jbUdYYc8&690
   现在集贤里的南面被做成了集贤里广场,有几层景墙,把后面的民居群挡的严严实实。不知道是为了美化,还是挡丑。。。
http://s13/mw690/004hikidgy6Y5jdaY9Kac&690

http://s1/mw690/004hikidgy6Y5jfETlKb0&690

http://s13/mw690/004hikidgy6Y5jY4Yzy0c&690

    在东边的巷口也就是冒家巷南口建了一座牌坊,不过这风格就仁者见仁了。

http://s15/mw690/004hikidgy6Y5j0OV546e&690
   位于冒家巷南首坐西朝东第一个大门。建筑主体始建于宋,为“一门七进士”的王氏所有,王氏中五官至学士,故后人将此建称为“王学士宅”。该宅元末毁于兵火,由其子孙于明初重建。现存29间,其中20间为明初建筑。最后一进堂屋3间、厢屋6间,为清代仿明建筑,朝东大门堂6间,门楼及砖刻均在,门槛中间已磨损为凹字形,向人们展示它存在的沧桑岁月。大门黑漆书写楹联:“经传家学,里有名贤”,楷书,苍劲有力,系清末进士沙元炳所书。
http://s10/mw690/004hikidgy6Y5jW7nbr69&690
   门楼上的砖雕。
http://s11/mw690/004hikidgy6Y5jXcCj86a&690


http://s4/mw690/004hikidgy6Y5j1etyP63&690

http://s10/mw690/004hikidgy6Y5j00jvHd9&690
   经传家学。
http://s2/mw690/004hikidgy6Y5j0awGR71&690
   里有名贤,这幅清末的手书门联,真的是很珍贵的,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中形式的遗存。
http://s9/mw690/004hikidgy6Y5j0BoDe98&690
   门厅
http://s2/mw690/004hikidgy6Y5iZKFDHa1&690

http://s3/mw690/004hikidgy6Y5iZqIro52&690
   这边两进的房屋是整个民居群最精美的,我觉得。但是由于主人在家不让拍。。。
http://s14/mw690/004hikidgy6Y5iZ6vNz1d&690

http://s3/mw690/004hikidgy6Y5iYFrFM02&690
   宅子里的一口古井,生活气息浓郁。
http://s1/mw690/004hikidgy6Y5iXFGQoc0&690

http://s14/mw690/004hikidgy6Y5iXSyYt2d&690
   让人眼前一亮的几栅格栅。
http://s11/mw690/004hikidgy6Y5iY9FW22a&690

http://s6/mw690/004hikidgy6Y5iXsgGF65&690


http://s6/mw690/004hikidgy6Y5jVd1qZ95&690

   可以看出此处是一间门厅。

   尚书第:位于元镇南王后裔府第西侧朝东,为清兵部尚书戴联奎府第,原建筑有11道门,占地1.6平方米。现存第二道大门,为一四合院,自成单位。大门门楼砖刻精细,门口石鼓为鸡血竹叶化石,大门堂内原悬有“尚书第”匾额。大门堂及两旁厢屋共5间,朝南厢屋2间。堂屋及两旁厢屋亦朝东,共5间,合计12间。其建筑结构为木柱、重檐,堂屋上梁有元宝托方,室内铺磨方青砖。上下台阶均为长条石,天井内以小条砖侧砖铺设。天井内和堂屋后尚保存有200多年古腊梅各1株,堂屋后面的一株,筑有大花坛,树冠如盖,郁郁葱葱,每年开花时清香四溢。
http://s4/mw690/004hikidgy6Y5iWTCgj73&690
   门厅整体保存的还不错。
http://s16/mw690/004hikidgy6Y5iXfeN14f&690

http://s1/mw690/004hikidgy6Y5iVFvWwf0&690
   一口青石圆井圈。
http://s7/mw690/004hikidgy6Y5iW6Jfwe6&690

http://s15/mw690/004hikidgy6Y5iVpssu1e&690
   顺着这条小巷子我好像是发现了美景。
http://s14/mw690/004hikidgy6Y5jk085n8d&690
   此处居住的人比较少,整体保存的保存,而且是有些景的地方。可以看到前面的墙上有个砌起来的海棠门。
http://s1/mw690/004hikidgy6Y5jk98R2d0&690

http://s11/mw690/004hikidgy6Y5jkiQ3w3a&690 
   这里有一进被墙切起来的民居。
http://s15/mw690/004hikidgy6Y5jkxg7k1e&690
   从小巷转进院子,就想发现新大陆一样。这里的地上铺着完整的青石,清末民初风格的玻璃窗,眼前的彩色玻璃还可能是民国的彩玻璃呢。
http://s7/mw690/004hikidgy6Y5jkTSqGb6&690
   此处虽然没人居住,但保存的不错,看出比较高档。
http://s3/mw690/004hikidgy6Y5jl5Hqi12&690
   伸出比较长的雀替,上面镂雕图案。
http://s11/mw690/004hikidgy6Y5jkIZx8ba&690

http://s12/mw690/004hikidgy6Y5jlrNITfb&690


http://s3/mw690/004hikidgy6Y5jU6D4ue2&690
   院子里有棵腊梅树,据说是百年腊梅,看到这棵树也是蛮开心的。
http://s6/mw690/004hikidgy6Y5jlW2B765&690

   东面的一进,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木板门,也是蛮难得的。
http://s14/mw690/004hikidgy6Y5jT2cRn5d&690

 

http://s3/mw690/004hikidgy6Y5jlJV7Q92&690


http://s4/mw690/004hikidgy6Y5jm7sdlb3&690

   很精巧的透气孔。
http://s10/mw690/004hikidgy6Y5jR0gVb49&690

http://s9/mw690/004hikidgy6Y5jFPFFK98&690

http://s1/mw690/004hikidgy6Y5jFZSqkc0&690

   椽头都有些雕刻的,也是在整个民居群里少见的。
http://s9/mw690/004hikidgy6Y5jj6gA0d8&690

http://s13/mw690/004hikidgy6Y5jGd2qw8c&690


http://s4/mw690/004hikidgy6Y5jiORph63&690

    木质柱础,明朝清初建筑的特征。
http://s13/mw690/004hikidgy6Y5jjh656dc&690

http://s5/mw690/004hikidgy6Y5jjt6kc24&690
   残存着一点点砖雕。
http://s4/mw690/004hikidgy6Y5jjGpB923&690
   又一处被封的小门。
http://s16/mw690/004hikidgy6Y5jjRZ5d9f&690


http://s5/mw690/004hikidgy6Y5jQiiR6b4&690

http://s8/mw690/004hikidgy6Y5jF65jF17&690

   袁知州府:位于冒家巷坐西朝东第七个大门,为清代进士、广东钦州直隶州知州袁祖安府。现存朝东大门堂3间、朝南敞厅、堂屋及朝西厢屋共9间,合计12间。堂屋及敞厅均为木柱、扣马梁、重檐,堂屋上梁有元宝托方,为晚明时期建筑。室内铺磨方青砖,成菱形排列。
http://s7/mw690/004hikidgy6Y5jFh3sac6&690

 

http://s9/mw690/004hikidgy6Y5jFEk52b8&690

   门上透雕的小蝙蝠陪团寿。
http://s9/mw690/004hikidgy6Y5jO1sww48&690

http://s1/mw690/004hikidgy6Y5jPdpjab0&690

http://s13/mw690/004hikidgy6Y5jEGO728c&690
    这个雕花的地方,说实在我也不清楚叫什么,请指教。http://s1/mw690/004hikidgy6Y5jET44wd0&690


http://s11/mw690/004hikidgy6Y5jRFEgO9a&690


北宋龙图阁学士王觌故居(俗称王学士宅):位于冒家巷坐西朝东第一个大门。该宅元末毁于兵火,由其子孙于明初重建。现存29间,除最后一进堂屋3间、厢屋6间,为清代仿明建筑外,其余20间均为明初建筑。大门对联:“经传家学,里有名贤”,楷书,苍劲有力,系清末进士沙元炳所书。

元镇南王后裔府门厅:位于冒家巷坐西朝东第五个大门,现存门厅3间,该建筑于明代改建过。但元代蒙古人迎日而居、童柱为蒙古包顶儿的特色仍在。

尚书第:位于元镇南王后裔府第西侧朝东,为清兵部尚书戴联奎府第,原建筑有11道门,占地1.6平方米。现存第二道大门,为一四合院,自成单位。大门门楼砖刻精细,门口石鼓为鸡血竹叶化石,大门堂内原悬有“尚书第”匾额。大门堂及两旁厢屋共5间,朝南厢屋2间。堂屋及两旁厢屋亦朝东,共5间,合计12间。其建筑结构为木柱、重檐,堂屋上梁有元宝托方,室内铺磨方青砖。上下台阶均为长条石,天井内以小条砖侧砖铺设。天井内和堂屋后尚保存有200多年古腊梅各1株,堂屋后面的一株,筑有大花坛,树冠如盖,郁郁葱葱,每年开花时清香四溢。

袁知州府:位于冒家巷坐西朝东第七个大门,为清代进士、广东钦州直隶州知州袁祖安府。现存朝东大门堂3间、朝南敞厅、堂屋及朝西厢屋共9间,合计12间。堂屋及敞厅均为木柱、扣马梁、重檐,堂屋上梁有元宝托方,为晚明时期建筑。室内铺磨方青砖,成菱形排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