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新悟(二)
(2024-09-02 10:53:05)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术“ ,(拼音:shù
、shú或zhú) , 始见于战国文字。形声字。读作术,本义是指城邑中的道路。引申为方法、策略、技艺、业术、学说等义。”道“, ,dao,从辵(辶
chuò
)从首,首亦声。“首”指“头”。道,头行走也。意识带领身体(的走向),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礼记·中庸》。医术,乃指医家治病之技术。医道,是指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的基本理论体系。术,是道的具体体现;道,是术的理论指导。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彰。也就是说,道与术,其本质是”器“
与”用“的关系,器为用之本,无有”器“,则”用“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用“为器之 显
,无以为用,则”器“
为行尸走肉,尸位素餐。古医之有术,就是”器“
的实践应用;古医之有道 ,则如高屋建瓴、运筹帷幄。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如阴阳五行理论、脏腑经络理论、气血津液理论、辨证施治理论等,是古往今来无数医家
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正是有了医道的传承,才有了医术的彰显,才能维护人民的健康和民族的繁衍昌盛。
故学医者,切不可”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更须勤求古训,精研医道 。 只有真正理解了医学之道,掌握了
医学规律,才能更好地提高医术。
”一阴一阳谓之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而”人之道“
呢?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是”人之道“
与”天之道“
的根本区别,但
又何尝不是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根本区别呢!
然而,在现代”智人“
的眼中,早已是唯重”人道“
而远离”天道“
了。所以,传统医学的没落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但是,这对于人类来说,九未必是幸事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