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叙事    低年级数学中的因材施教

(2014-09-19 09:25:20)
标签:

军事

分类: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

低年级数学中的因材施教

双河中心校   詹娟

作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他创造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个别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我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也积极运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稳定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一定要是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境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数学讲究精讲多练,同时注意要有层次。要做到精讲多练就必须课前认真备好课,吃透教材,做好一切教学准备。教学时做到思路、条理清晰,对知识的内在结构,以及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讲细、讲透,突出关键问题。利用知识的迁移,对比学习,促进学生认知。

如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是在一年级学习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基础上教学的,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两种问题是同一类问题,后者是已知两个数,求他们的差;前者是知道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比他少几求这个数。

    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目标,我首先复习了一年级学过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理清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旧知,弄明白怎样来判别谁比谁大,谁比谁小的数量关系,从而迁移旧知为新授内容做好了铺垫。复习:1、花园里有黄花35朵,红花30朵,红花比黄花少多少朵?2、白兔有30只,黑兔有18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新授将题改一下对比异同:1、花园里有黄花35朵,红花比黄花少5朵,红花有多少朵?2、黑兔有18只,白兔比黑兔多12只,白兔有多少只?引导学生学生认真读题,找出关键词句“红花比黄花少5朵”、“白兔比黑兔多12只”,判断谁多谁少,找准“谁比谁,谁是大数,谁是小数”。找出数量关系,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说出解题思路来检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而起到突出重点,实破难点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