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叙事视角的理解 

(2013-12-06 09:17:19)
分类: 培训作业
                                    

    连续两天学习完《叙事研究与小说阅读》对于小说阅读教学的理解我们一般停留在小学三要素的分析,我们在处理三要素的教学,一般作为小说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教学内容分为知识层次,一是结合文本进行小说基础知识的教学,丰富学生的积累,如小说的类型、小说的类别、小说的作者、小说的要素、小说的描写、线索、环境、细节、铺垫等知识性材料。二是理解层次,从小说的阅读出发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如课文的内容层次,课文的结构特点,课文的情节发展步骤,小说的要素体现,课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三是欣赏层次,培养具体分析作品情节结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表现方法、语言特色等。而我们的教学一般留在前两个层次上,很少落实到欣赏这个层次也就更不要谈对于这个层次内容的研究,国培学习让我系统学习了《叙事研究与小说阅读》从一、叙事学理论简介 二、叙事视角 三、叙事时间,在系统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叙事学,叙事视角及叙事时间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提升自己的认识高度,也渐渐明白了为什么国培对于这个内容要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对于中学小说的教学到底要用一个什么的方式教学才有效,引起我们的思考。

    我们语文老师在反思的时候思考是否引学生进入到这个一个叙事的情境,是否真的读明白了小说,从叙事的视角、叙事的时间来把握形象、梳理结构、让学生真正的解读文本,学习小说的写法,发挥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完成对小说的欣赏与创造。阅读是为了写作,读小说也是如此这是我此次学习最大的一个感受,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一几个单元的小说过后只知道写了一个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我们的教学是为了让我们对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有更深的理解。这些都将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关注的。我在学习中对于文章的叙事视角则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觉得叙事视角就是三个人称的叙事不同通过学习明白小说中的故事总是某人的故事。于是叙事视角就与人称互为整体,紧密相连。什么样的人从什么角度讲故事,决定了以下的要素:什么样的人:“他(她)”或“我”。什么角度:全知道、部分知道或只限于观察。 故事:因人和角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效果。如:①故事内容的详略轻重。②哪些内容被讲明,哪些内容被隐藏。③读者理解的有多少。

小说,主要是叙述,讲故事,既然要讲,就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问题。所以,所谓叙述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一般说,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一是人物的叙述视角,即小说中的人物的叙述视角。前者,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后者,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这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这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便于直接抒情,增加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在《羚羊木雕》中用我的经历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让通过插叙了解父母的形象,把握情感。
    第二人称叙述视角。运用第二人称写作,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小说中既出现“你”,同时也出现“我”与“他”,这种情况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二是小说通篇只出现“你”,而不出现“我”,更不出现“他”,这就是所谓真正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小说。二是小说通篇只出现“你”,而不出现“我”,更不出现“他”,这就是所谓真正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小说。后者写作难度尤其高,成功者少,外国一位现代派作家创作了一部叫做《变》的长篇小说,用第二人称叙述,取得了较大成功,为人们所称道。比如其中一段:

你这又开始你熟悉的游戏了,给你的每一个旅伴起名字。不过托马这个名字对在座位上来回折腾的这个小男孩不合适,因为他比你的儿子小得多,最好管他叫,比方说,安得列吧。拉着手领他出去的那个女人是波利阿特太太,至于那对年轻夫妇,不,不用文学里的名字,简简单单,叫他们彼埃尔……等一等,也不能叫塞西尔,叫阿涅斯挺好,博罗米尼在纳伏纳广场上盖的教堂就叫做圣阿涅斯因阿戈内教堂。

第二人称叙述与第一、三人称叙述的明显差异,就在于它的强烈的感情倾向。一个“你”字,似乎让读者遇到久别重逢的老友,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当代作家刘心武也认为,第二人称叙述更能让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为第一人称叙述,主要有利于“我”的心怀的袒露;而第三人称叙述,则似乎有冷眼旁观的意思第二人称的一声“你”,则顿时让读者心中一热,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促膝谈心了。
     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阂,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如教学作品的主题十分严肃,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品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是“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小主人公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受到了感动。教学目标中引导学生通过对于叙事视角的分析理解较好了解小说的写法,引导学生再遇到这样的文章时能更好的理解,同时在自己叙述事件的时候能够会用,将是我们学习最终目的。

    相信在教学中把叙事视角作为一个知识点教给学生,从而在常规教学小说三要素的前提下多了一个切入点,我们教学中围绕主题抓几个有效问题的基础上从叙事视角入手更好学习小说将是我们教学一个新的教研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