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古刹武当召--内蒙古风情录

标签:
旅游图片文化娱乐杂谈 |
分类: 美篇--人在旅途 |
包头的百年古刹五当召,有着草原布达拉宫美誉,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抗卜楞寺齐名,是中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也是内蒙古最大藏传佛教寺院,是研究蒙藏佛教理论的高等佛教学府,香火极盛。今年夏天,有机会拜访了武当召,感受很深。




当年的武当召创始人为了弘扬佛法,千里跋涉,历经艰辛从西藏来到这里,被苍鹰引至此地,发现这个山谷里柳树成荫,三面环山,所以就决定在此开始修建寺庙,弘扬佛法。元朝时期,藏传佛教成为蒙古族宫廷贵族信仰的宗教,而藏传佛教真正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则是在明末清初。今天,蒙古族大多数信仰藏传佛教,内蒙古的寺庙中也以藏传佛教寺庙为多。
五当召,蒙古语 “五当”意为“柳树”;原名巴达嘎尔召,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召”为“庙宇”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十四年重修,赐汉名广觉寺。经过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多次扩建,逐步扩大始具今日规模。有大小殿宇、经堂、僧舍2500余间,分布在1.5公里长的山坡上它是一幢层层依山垒砌的白色建筑,群山环绕,为苍松翠柏掩映,雄浑壮观。
武当召主体建筑群有8大经堂,3座活佛邸和一座舍利塔组成。每个殿内都各不相同,供奉着不同的雕像,有释迦摩尼,有护法金刚,有白度母绿度母塑像等,还有很多名贵的唐卡。因为殿堂内都不容许照相,所以没有留下内部照片。
在藏传佛教中,人们悬挂经幡,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的向佛传达人的愿望,祈求佛的庇佑。
一排排的转经筒整齐的固定在木轴上,既神秘又壮观。信奉藏传佛教的人认为大的转经筒上面刻的经咒和里面装的经咒比小的经筒要多得多,转一圈划过的轨迹要比小转经筒大得多,因而转一圈大的转经筒比转一圈小的转经筒积累的功德也高很多。
武当召的建筑,外墙洁白整齐方整,最前面,也是第一大殿是苏古沁独宫,是举行全体集会诵经的场所。顶部挂着各色幡幔,殿内庄严肃穆、富丽堂皇。每天的早经--满迦经,各殿喇嘛都来此诵读,经堂内正面的座椅是活佛出经的席位,左右是高层喇嘛的座位。下边地毯木榻是喇嘛诵经的座席。后厅为藏经阁,供奉着各种佛像、唐卡、曼陀罗坛城。
第二大殿--却依拉殿。此殿为专门研究佛教哲学学部。里面供奉着召内最大的铜质弥勒佛,弥勒头戴五叶宝冠,装饰华丽,端坐于须弥宝座上,手作说法印。木雕、彩绘的背光雕刻着卷草、火焰纹饰、颇为精美。形象端庄严肃,造型敦厚慈祥。
第三大殿--洞阔尔殿。乾隆皇帝于1756年赐名“广觉寺”,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雕刻的牌匾悬挂在殿门正中门楣上。
第四大殿--
素卜盖陵,是供奉历代七位活佛舍利子和牌位的灵堂,是历代活佛的灵塔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