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乐》)

(2025-04-01 11:17:33)
标签:

历史

杂谈

分类: 音乐
1893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这部充满着对社会黑暗不满和悲愤,以及对自身命运凄叹的,同时也充满了柴可夫斯基对死亡的预感。1893年11月6日,也就是在他本人指挥公演这部交响曲公演一个星期之后,年仅53岁的柴可夫斯基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一般交响乐的第一乐章都采用奏鸣曲曲式,此首交响乐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一般交响乐的主部与副部都是采用欢快与悲伤或消极与积极的对比;而这首交响乐主部是一种骚动不安副部是心酸悲痛,也就是说:是不同悲伤的对比。更不用说那缓慢阴沉充满叹息、暗示死亡的引子。
我国著名指挥家汤沐海在参加已故被称为指挥皇帝卡拉扬举办的比赛中就指挥了此曲,虽然他没能赢得这次比赛,(若赢得比赛就可正式当他的学生)但卡拉扬允许他在任何时间可听他的排练和演出。事后他还得知这首乐曲也是卡拉扬最喜欢的乐曲。
本人有过一次失恋的经历,在感到精神极度崩溃浑身无力时,本能的打开饭盒录音机反复地聆听了这首乐曲,当时深深感到:为人比我经历了更多的痛苦,除了经历了一次失败了婚姻外打了一辈子光棍,给了我很大的安慰。以致我二十多年再也不敢听这首交响乐。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