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既由三个口字组成,大抵最早用于味觉之品尝。品尝美味佳肴、美酒、佳茗需要有好心情、好环境,静下心来一口、一口、一口品尝。但凡值得每日品尝乃至上瘾的酒、茶、咖啡、烟和菜肴大都非甜不腻,略带苦涩之物。
古典交响乐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的第一部分为呈示部,它由主部和副部两个强烈对比或矛盾冲突的主题组成,中间可有一个连接部。第二部分为发展部:它把呈示部的两个主题不断地进行对比、展开、分裂、转调......第三部分为再现部:它把呈示部的两个主题再现,但在调性上回到统一。
记得在就读上音期间我开始有机会接触到并很快迷恋上了绘画。上音图书馆有一套鲁迅全集其中有一本就是他写的有关西方油画的教材,我反复看过多遍。后来印象很深的两幅画就是罗中立的《父亲》和《春蚕》。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各种画展也逐步办出,只要有机会我是必定要参观的。我买过《中国绘画史》、《西洋油画史》、《罗丹传》、《梵高传》等大量绘画书籍。在随上海京剧院赴北京、
战争是人类历史的悲剧,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造成的死伤和经济损失是无可计量的。世界大战造成大量欧洲难民特别是犹太难民为避免战争逃亡到上海,其中不乏有优秀的音乐家,正是他们为上海的西洋音乐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首先,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优秀的演奏家,这些演奏家们于1879年在上海成立了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
1893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这部充满着对社会黑暗不满和悲愤,以及对自身命运凄叹的,同时也充满了柴可夫斯基对死亡的预感。1893年11月6日,也就是在他本人指挥公演这部交响曲公演一个星期之后,年仅53岁的柴可夫斯基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王洛宾(1913年12月28日-1996年3月14日),北京出生,原名
我最熟悉、听得最多的美国作曲家的作品毋庸置疑是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但这首乐曲在首演时给作曲家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原因是乐曲的开头部分有一段较长的、非常出彩的、也是从来没人用过的黑管“滑音”独奏。当时所有美国、也可以说全情急之下,有人找来了一位黑人爵士乐演奏家,可问题又来了,黑人演奏家既不会看谱,又不会看指挥。怎么办?有人想出了办法:先让白人哼唱教会黑人演奏出这段独奏,然后在演出时让白人和黑人坐在一起,等到这段独奏该演奏时让白人对黑人点一下头让他演奏这段独奏,而乐曲的其余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