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教学发挥学具作用研究  活动记录(一)

(2016-12-08 15:10:19)
分类: 县级课题资源

小学数学教学发挥学具作用研究

活动记录(一)李成林

主持人

王银川

参加人

龚启周  李成林

时间

2015.9.3

地点

王银川办公室

 

 

    

  

    1、学习课题研究相关文件。《2015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2、探讨课题研究方发。行动研究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结合师生实际开展本实验改革活动,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文献资料法: 学习、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五年级学生的学具制作使用情况。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随时积累材料,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积累经验。

3、确定研究方向;课题组成员分工。

 

 

 

主持人

王银川

参加人

李成林  龚启周

时间

2015.9.4

地点

龙门小学

 

 

 

 

   

   

   

    1、设计调查问卷。李成林老师负责问卷调查。

    2、龚启周老师和学校数学老师交流学具制作使用情况。

3、课题组进行问卷分析发现:(1)、大家对学具使用不够重视。(2)、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3)学校的教具学具数量有限;即便是有也未能充分利用。

4、龚老师交流了解到的情况。

5、拟定申请。

 

 

 

 

 

主持人

王银川

参加人

龚启周  李成林

时间

2015.9.16

地点

王银川办公室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前言》。

1、 课程性质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2、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课程设计思路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主持人

王银川

参加人

龚启周  李成林

时间

2015.9.28

地点

王银川办公室

 

 

 

 

 

 

 学习课程目标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主持人

王银川

参加人

龚启周  李成林

时间

2015.10.13

地点

王银川办公室

 

 

   

 

    拟定开题报告

    1、确定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7月---2015年8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6年5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年6月—7月)

2、研究举措团结课题组成员,形成研究合力。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尽可能多地指导孩子们制作学具。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主持人

王银川

参加人

龚启周  李成林

时间

2015.10.28

地点

一年级教室

 

 

 

 

指导一年级同学制作学具

1、指导同学们剪圆片、三角形纸片。

2、指导同学们搜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球体实物。

 

主持人

王银川

参加人

龚启周  李成林

时间

2015.11.9

地点

 

活动

内容

 

学习课程目标第一学段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主持人

王银川

参加人

龚启周  李成林

时间

2015.11.25

地点

王银川办公室

 

 

 

 

 

学习第二学段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2、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3、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主持人

王银川

参加人

龚启周  李成林

学生

时间

2015.12.7

地点

少先队活动室

 

    

1、李老师指导一年级同学制作钟面模型。

 

2、龚老师指导四五年级同学剪平行四边形、梯形纸片。

 

    3、王银川教三年级同学用纸折正方形。

 

主持人

王银川

参加人

龚启周  李成林

时间

2015.12.21

地点

王银川办公室

 

 

 

 

学习课程标准内容标准

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

“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