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扬天下的榆林豆腐之榆林豆腐的悠久历史

(2014-08-11 17:09:37)
标签:

杂谈

豆腐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传统食品,在一些古籍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叶子奇的《草目子》、罗颀的《物原》等著作中,都有豆腐的记载。中共人首开食用豆腐之先河,在人类饮食史上树立了嘉惠世人的丰功。

豆腐的营养价值丰富,含有铁、钙、磷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求量。中医书籍记载: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赤眼、消渴、休痢等症,并解硫磺、烧酒之毒。豆腐可消渴,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俗话说“青菜豆腐保平安”,这正是人们对豆腐营养保健价值的赞语。清代《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中载述了一则豆腐救人之事:一人勿食卤汁,血凝险亡,无药可治,此时幸亏一妇女忽闯入,声言“可去隔壁卖豆腐家所磨豆浆灌之,卤得豆浆,则凝为豆腐而不凝血······”试之,危者果然复苏。豆腐所含矿物质种类齐全,B族维生素颇为丰富,所以豆腐是低热量、高营养的保健食品。豆腐热量低,其脂肪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磷酸和植物固醇,有利于血清胆固醇的降低,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经过千百年的演化,豆腐及其制品已经成为中国烹饪原料的一大类群,有着数不清的地方名品特产,可以烹制出不下万种的菜肴、小吃等食品。“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由于豆腐及其制品具有这么多的优点,难怪它脍炙人口、久盛不衰了。

驰名中外的榆林豆腐采用酸浆点制,记忆独特,是真正绿色的、纯天然的、健康的食品,享誉全市乃至西安、北京、内蒙、山西、宁夏等地。榆林豆腐具有白嫩细腻、味香可口、营养丰富、价廉物美的特点,是榆林地方第一名菜。远方来客,都以品尝榆林豆腐为佳趣。榆林老街北大街有一条明代古巷名叫“豆腐巷”,就是一位当年这里豆腐作坊林立而命名。“很久很久以前,在广袤的榆树林边,金马驹跑过的地方,涌出了清凉甘甜的神泉,后边便有了榆林庄的女人、豆腐、老酒和唱不尽的信天游。”可见榆林豆腐的历史和历史文化名城榆林一样悠久,一样享有盛名。

清代诗人曾做《豆腐诗》赞扬榆林豆腐食品的好处,“传得驼城水最佳,皮肤蜕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刨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晓得?多在万户与千家。”诗中对历史上榆林豆腐的用料、制作、优良品质刻画得出神入化、美妙绝伦。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榆林豆腐的佳话故事。明正德年间,武宗皇帝朱厚照巡视榆林,驻足于大街怀德门(今凯哥楼),地方官员调集当地名厨专门为皇帝制作榆林豆腐菜肴,武宗品尝后,十分满意,赞叹京城豆腐不急榆林豆腐鲜美,于是他在榆林的两个月时间,每天的菜肴中必有豆腐,从此,榆林豆腐誉满京师。清朝康熙皇帝西征葛尔丹途经榆林,吃了地方官员专门为他烹制的榆林地方菠菜烩豆腐后,十分满意,御笔题诗赞誉为“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

榆林豆腐自古以来就是指的骄傲的风味食品,不仅是宴席上的佳品,也是榆林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居住榆林城的人,没有豆腐就觉得饮食生活无法调剂。无论是请朋会友、家庭聚会还是招待外宾、逢年过节,玉林人的餐桌上都有几道丰盛鲜美的豆腐菜。《榆林市志》记载:“民国年间,榆林城有豆腐作坊30多家。”现在榆阳区城区有豆腐作坊300多家,从业人员千余人,每天生产水豆腐约7万斤,向本地销售约三分之二,向周边地区销售约三废之一。可见豆腐在历代榆林人生活中的地位。

榆林豆腐作为地方知名产品,过去美名远扬,今天更是名扬四海,每逢过年之际,榆林周边各县以及延安、内蒙鄂尔多斯、宁夏银川等地群众都来榆林大量购买豆腐,以备过年食用。当时榆林的冻豆腐更是紧销产品。许多周边与榆林直通客车的城镇食堂,一年四季从榆林捎买豆腐,以其独特口味作菜肴招引顾客。榆林的豆腐干、豆腐皮更是馈赠亲友的好食品。所以外地人到榆林,主人招待必定有豆腐菜肴,因而有“不吃榆林豆腐,等于没到榆林”之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