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假穿心莲,一起辨一辨

(2016-07-25 21:12:11)
标签:

穿心莲

花蔓草

假穿心莲

分类: 营养膳食

导语:穿心莲作为中国的传统中药之一,因它清热解毒的功效被人们熟知,当它作为一种蔬菜走进菜市场进入人们视线之后,便因它爽滑可口、没有中药味却有着养生功效而人们追捧。可是,穿心莲明明不是国家规定可以药食两用的中药,怎么就突然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了呢?原因很简单:我们餐桌上的并不是真正的中药穿心莲,它是一种被叫做花蔓草的盆栽花卉。

 http://s15/mw690/004gFjkLzy73xdCHkjs2e&690

真假穿心莲,外貌大不同

   其实穿心莲和花蔓草在外型上有很大的不同,只是由于我们接触到鲜的穿心莲比较少,才会有被花蔓草所顶替。通过下表,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穿心莲和花蔓草的区别:

名称

种属及部位

别名

原产地

外形

穿心莲

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或叶

一见喜(福建)、印度草(广东)等

热带,我国在50年代由福建、广东民间引进栽培

茎直立,分枝较多,具四棱,节影大,叶对生、卵状矩形至矩园状披针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

花蔓草

番杏科属多肉花卉类植物

露草、心叶日中花等

南非

茎平卧,多分枝,伸长后半匍匐,叶对生且肉质肥厚,颜色青翠

 

真假穿心莲,功效差千里

穿心莲和花蔓草不仅外型上相差甚远,就连功效上也有着天壤之别。

穿心莲味苦性寒,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苦入心,只要含上一片穿心莲的叶子,它的苦就会直入肺腑、钻入人心,穿心莲也因此得名。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可配伍用于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并且随着对其主要成分之一穿心莲内酯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穿心莲内酯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利胆等多种药理作用,这将会大大的促进穿心莲内酯类新药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可以说穿心莲具有很大的研究发展前景

而花蔓草虽然被叫做“穿心莲”而被人们食用,但它的食用价值人们却并不熟悉。根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营养品质实验室测定,其各成分比例为:

水分

可溶性糖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C

95.45%

0.12%

1.32%

0.11%

0.38%

1.42%

18.5mg/100g

从表中花蔓草的成分上来看,它没有什么出众的食用价值。

目前,关于花蔓草的食用研究并不是很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营养品质实验室曾对花蔓草重金属镉 (Cd)的含量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为每100 g鲜样中含镉0.23 g,以番茄作为对照,每 100 g鲜样番茄中含镉0.53 g(样品均来自北京大兴海军基地)。所以,从镉含量来看,可以不用考虑它对人体的影响。虽然还没有关于食用花蔓草引起身体不适的报道,但长期大量食用是否会有潜在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鉴定专家刘春生则表示“我是研究中药的,不知道这种植物适不适合作为蔬菜食用、有没有毒性。但看着大家没弄明白这些信息就把它生吞入腹,总是心有不安。”

 

既为盆栽,何不栽之?

花蔓草既然一直都是以盆栽存在,我们何必一定要去将它入菜呢?尝试着自己去种植岂不是另一种乐趣。

1、花蔓草的喜好

花蔓草喜欢温暖半阴的环境,故温度为15~30℃且遮荫为佳。宜选疏松肥沃且排水力好的土质,一般选用砂质土壤。

2、花蔓草的栽培

花蔓草的栽培很简单,一般管理即可生长良好,且一次栽培可长期多次收获。但管理时也需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有温暖半阴的环境,特别要注意夏天加强遮荫、冬天加强保暖;第二、茎长大约15cm时进行摘心,有利于其尽快分枝,摘心需在浇水施肥后进行。然后适当缓苗,使主茎变粗,叶片变厚,尽快分出侧枝;第三、切不可在小苗时期过量采摘,否则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待花蔓草分枝已经长成,叶枝较多时才可随意采摘。

3、花蔓草的采摘

采摘可以在摘心后的7天进行,一般枝长5~10cm的嫩尖为最佳,下部要保留叶片3~5枚。每摘去一个生长点,只要温度适宜,即可长出新的分枝,且分度越高,分枝生长的越快。

4、花蔓草的繁殖

花蔓草一般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将粗壮的茎尖剪成8~10cm长的插条,在砂质土壤中扦插即可,正常情况下20~25天可成苗。需要注意的是冬天育苗要保证温度适宜。

 

    中药穿心莲味道极苦,即使科学家们将它培育成一种适宜食用的蔬菜,相信它苦属性也是不会变的。人们对“穿心莲”的偏爱,也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食疗、重视养生,虽然是件好事,却也有了滥竽充数的机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鉴定专家刘春生建议,虽然普通公众不具备植物学只是,但可以在网上查到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可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照单选购食疗药材,也可通过网络搜索查找中药的植物形状描述及图片进行辨别,面对各种食疗,尽量做到理性购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为原创,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