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一:函数的奇偶性

(2019-01-11 10:30:58)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教材名称

高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教学内容

函数的奇偶性

专业班级

18级电商1

人数

39

学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函数的奇偶性”选自高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3章《函数》的第2节“函数的性质”的第2小节,约需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内容,是在学习单调性之后,从对称的角度对函数的整体特征进行刻画。本课从学生熟悉的函数图像入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看,它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是以后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和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习了轴对称、中心对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知识。

能力水平:具备一定观察、分析能力,积累了一定探究函数的基本方法和经验,思维活跃,有竞争意识。

不足之处: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数学语言的转化能力比较欠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知识目标:

1.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2.运用“图像法”、“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分析、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概括能力;

2.体悟“数形结合”、“类比”的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2.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

重点

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和初步应用

教学

难点

函数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

教法

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教学环境设计资源准备

1. 多媒体教室            2. 班级优化大师             

3. 希沃授课助手          4. 网络移动终端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ppt课件、导学单、图片、网络视频、几何画板课件、微课视频

学生:根据导学单预习新课,利用“课堂派”提交预习作业,完成学习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

的设计)

设计意图

一、

 

 

3

1.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创设去北京的旅游场景,播放图片,展现北京著名景点建筑物的对称美;

 

欣赏图片

 

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静止的人文景观对称美,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

PPT课件

2.播放一段展现对称美的舞蹈视频;

 

欣赏

舞蹈视频

学生感受动态的艺术对称美,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

网络视频

二、

 

 

2

提出问题:

考考你:

将下列函数图像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

IMG_256

引导学生从对称的角度进行分类

 

适时评价

 

独立思考

完成任务

积极抢答

从几何直观入手,引导学生从对称的角度进行分类,为后面探究偶函数搭建知识基础,它符合“先行组织者”理论,为学生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信息技术:

PPT课件

班级优化大师

 

 

三、

探究新知

 

形成概

 

20

分钟

 

 

 

 

 

 

 

 

 

探究一

 

归纳思维

 

 

1.出示问题

1)根据函数f(x)=x2的图像,填表;

2)观察表格,根据x的取值,分析f(x)之间有何规律?

3)根据规律,你能得到什么猜想?用符号语言表示。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小组学习情况。

 

教师适时评价。

 

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代表发言

展示学习成果

 

小组互评

引导学生从数量关系找规律,进行类比归纳,领悟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提出猜想

f(-x)=f(x)

信息技术:

PPT课件

班级优化大师

 

2.布置任务:

学生演示几何画板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验证猜想。

教师适时评价。

 

 

 

学生演示几何画板,通过观察后,验证猜想。

 

学生演示几何画板,变抽象为具体,从直观上验证猜想,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体悟“数形结合”思想。

信息技术:

几何画板

 

三、

探究新知

 

形成概念

 

 

 

20

分钟

 

 

 

 

 

 

 

 

 

 

 

 

 

 

 

 

 

探究二

 

演绎思维

验证猜想,形成概念

1.出示问题:

对于函数f(x)=x2,你能使用代数的方法,验证f(-x)=f(x)吗?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从代数的角度进行证明。

教师适时点评,强调推理过程和书写格式。

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小组互评

生生互评

引导学生从代数的角度进行验证,提高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体现“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

班级优化大师

 

总结归纳,形成概念

2.引导学生归纳偶函数的概念。

1)偶函数的概念:

 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数集D,如果对于任意xD,都有-xD,且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

2)偶函数:

   意: 1.图像关于y轴对称

          2.满足f(-x)=f(x)

教师适时评价。

 

学生归纳偶函数的概念。

 

自我总结,个人展示

 

 

 

生生互评

 

学生对偶函数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变“具体”为“抽象”,从而 突破教学难点 。

信息技术:

PPT课件

班级优化大师

 

探究三

 

类比思维

 

布置学习任务:

类比偶函数的学习,分组探究奇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类比学习,得出奇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特征。

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代表展示,

组内成员补充。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归纳总结能力。

 

信息技术:

PPT课件

班级优化大师

  四、

 

 

16

设计典型例题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IMG_256

 

2: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1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一:函数的奇偶性

2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一:函数的奇偶性 

3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一:函数的奇偶性      

教师分析、讲解例题。

 

学生认真思考。

 

学生掌握用“图像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学生掌握用“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将“陈述性”知识通过操作,变为“程序性”知识,逐层推进,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信息技术:

PPT课件

 

x

 

设计分层练习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一:函数的奇偶性2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一:函数的奇偶性         

3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一:函数的奇偶性   4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一:函数的奇偶性

2.根据要求,画出函数图像的另一半。

y

 

y

 

1)奇函数       2)偶函数

IMG_256

IMG_256

x

 

教师利用授课助手,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拍照后,上传到多媒体电脑,适时评价。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主完成。

 

 

 

学生展示

 

 

生生互评

 

学生通过练习,学会应用新知,体悟“数形结合”思想,提高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展示成果,分析解题方法,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

PPT课件

希沃授课助手

班级优化大师

五、

提升

 

评价总结

 

3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归纳: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归纳小结

畅所欲言

体会、感悟

 

通过归纳,升华知识。并通过课堂场景回放,让学生再次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评价环节

 

 

使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小组和个人表现适时点评,最后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

 

 

 

 

 

 

 

关注评价结果

进行反思

 

 

 

激发学习兴趣,实现评价方式转变,促进学生竞争意识。

 

信息技术:

班级优化大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