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欲乘风去,吾将守望行——李建荣市区两级名师工作室举行届满总结活动

分类: 活动简报 |
君欲乘风去,吾将守望行
——李建荣市区两级名师工作室举行届满总结活动
七月的风吹过,吹来夏天的热浪,也吹来 淡淡的离情别绪。李建荣老师的市区两级名师工作室成员们均已入室学习届满三年。7月11日下午2点,成员们在成华小学华美校区举行届满总结交流活动。
活动在 领衔人李建荣老师的调侃式诙谐话语中拉开了序幕。接着是成员们畅谈自加入工作室以来的成长,或娓娓道来,或笑中带泪,或妙语连珠,引得大家陷入深思。
桂林小学陈瑜:进入李老师的工作室两年来,收获颇丰。我们跟着李老师学做人,做一个踏实、认真、负责、积极、上进的人;跟着李老师学做老师,做一个耐心、细致、会思考、善学习的老师,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不断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跟着李老师学做科研,在教学实践中融入问题意识,在寻根探因中提炼总结,在不断学习中深化认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李老师的引领下,我们的“上下求索”将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桂林小学曾小英: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在领衔人李老师引领下,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改变”。在教学方面,以前的教学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舍不得放弃一个知识点,现在变成了一节课就解决三个问题“教什么”“教语文的什么”“怎么教”,李老师的指导为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在科研方面,以前很排斥令人头痛的科研,现在明白了:做科研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也因此改变了对教育科研的态度,积极地参与到了学校的小专题研究中。改变的不仅这些,还有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李老师就像一个太阳一样,照耀着我们,督促着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当然,三年,收获的不仅是李老师的教诲,还有一群可爱、团结、互助的优秀的小伙伴们,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三年,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双庆小学李峥峥:三年的工作室学习时光,我感到非常充实而有意义。每一次工作室的研讨活动都带给我诸多的思考与收获,让我在学习中成长并在自我和同伴的激励中坚持学习与提升。我的体会:一是专家引领,精准指导。二是同伴互助,用心体验。三是终生阅读,笔耕不辍。四是收获荣誉,载誉前行。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勤于实践,勇于探索,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也让自己的工作态度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当中取得更多的成绩。
邛崃市北街小学张利红:从进入到工作室学习以来,让我重新回到“学生”的身份,体会学习的快乐。每次教研活动,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交流,李老师不仅带着我们进行学科研究,还教给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深受启发。特别感谢李老师一次又一次给予我们不厌其烦的指导,感谢我们小组团队的三位老师,全程帮着我梳理教学设计,精炼教学语言,在磨课的过程中帮我出谋划策,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一次次的磨课研讨中,累并收获着,我加深了对群文阅读教学的认识,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熊猫路小学邱秀菊:三年时光匆匆,无时无刻不闪现着在李建荣名师工作室的点点滴滴,我深深地感受到是李老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成长,让我的思考、反思成为了一种习惯,让“你这节课要干什么?你这节课要干语文的什么?”的语文教学追问促进我和我的团队教学能力的提升。
列五书池学校阳旭:在李老师带领下的这三年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这三年,是我教学进步最快的时期。因为在这里有李老师接地气的教学指导,有优秀小伙伴毫无保留的经验方法交流。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感到很幸运,能在这里结识到那么多优秀的同伴,更感激李老师给我们提供的每次学习机会,每一次的收获,每一次的成长,我都将铭记于心。我会带着你们的正能量继续前行,争取成为一名优质教师。
成华小学陈静:进入李老师工作室已经三年,这三年让我有很多的成长和变化。课堂在成长,在变化。李老师的“你这节课到底要干什么?你到底要干语文的什么?”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每当上课前,我都会用这句话来问问自己。现在发现自己的课堂更加目标更加明晰,自己也更放松了。写作在成长,在变化。记得李老师第一次喊我写《简报》,我非常地紧张不安。我不知道《简报》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应该写什么。经过三年的锻炼,虽然现在《简报》也写得不够好,但是我内心不再畏惧。认识在成长,在变化。李老师留给我印象就是“很能写”,但是今天告诉我们他不是会写,而是熬出来的。特别让我感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所有的成绩都是需要大量的付出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都江堰市龙江路小学集团万达校区夏静:三年届满,时间在充实与希翼中流淌而过,回首满满都是收获。参与工作室群文课题研究以来,从理论的学习到课例实践,无一不是在工作室团队的带领下步步深入。在这场关于群文的深度学习中,深刻感受到了名师扎实深厚的专业底蕴、饱满热情的工作态度、乐观进取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了工作室伙伴们孜孜以求、勤于实践、勇于探究的科研精神,感受到了这个集体带给我的思考与收获。跟随工作室的脚步,我也在不断地学习、反思中沉淀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也将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征程上笃行、修远。
天府新区天府第四中学杨敏:我要用“改变”这个词总结我在李建荣名师工作室三年的成长时光。一是改变思维。2012年李老师到我们学校参加教研活动,他的“用笔成就自己”这句话,深深地影响着我。在李老师的引领下,我参加工作16年,共有48篇论文获奖和发表;二是改变课堂。每一次备课,我都用李老师的课堂“两问”来拷问自己:这堂课你要干什么?这堂课你要干语文的什么?带着这两个问题不断地追问,对自己的备课进行反思和修改,并在课堂实践中去达成教学目标。三是改变做法。以往评课,总是用惯用的评课模式,把一堂课“评”的“七零八散”。在工作室三年的学习中,我知道什么是好课?什么是好的语文课?有了标准,就会朝着“好课”去评课。三年的学习时光,工作室带给我的改变,我会一直坚守,并把这份坚守传承。
北新实验小学易汇慧:在李老师一次又一次语重心长的培训中,在打磨课堂设计时,在课堂实践上,我转变了对群文阅读教学的畏难情绪。这份“转变”带来的影响,不局限于群文课堂,也影响了常规阅读课的教学,使自己能转变之前已经较为固定的教学方式与观念,能更靠近学生,能更以学生的角度去看待课堂,看待教学过程。更影响了为人处世的态度,以不同角度和视野去看待问题,以更饱满的状态迎接工作,以更及时的态度去完成任务。作为第二小组组长,应关注组内老师个性化的认知方式、能力以及情绪、需求。我学会找到合适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被信任、被需要,进而创造机会,鼓励每个人去承担、成长。同时,用活动、用团队去影响个人,再通过每一个个体实现团队的进步,达到个体与团体的双赢。
北新实验小学宋雨芯:三年前,我加入了李老师的工作室。在工作室的这三年中,我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前自己在学校是比较被动地去完成教学任务,而如今通过李老师的言传身教与工作室成员之间的交流,加上自己阅读教学方面的书籍,我对于教学的理解从以前的被动的教学,转变为如今积极主动的教学。将来,我会继续在提高课堂实效性上下功夫,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有更大的收获。同时,及时总结,加强反思,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
邛崃市北街小学杨薇:在工作室三年的学习时间眨眼就结束了,在李老师的引领和伙伴们的影响下,阅读和写作成为我每天的日常。阅读提升了我的理论修养,写作让我及时记录下如何转变后进生和教学感悟,这些都成为日后不可或缺的一手资料。我想,工作室三年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工作室学习带给我的影响不会结束,成长永远在路上。
最后,李老师作了“君欲乘风去,吾将守望行”总结交流。他指出,要做好今天的老师,应具有“四个意识”,即问题意识、理论意识、方法意识和故事意识。接着对“大单元教学整组推进”作了精要指点,并以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军神》一课的比喻句为例进行了细致指导。除此以外,李老师对工作室的省级群文阅读课题做了阶段性小结,对一年来大家在确定议题、编写读本、组内献课、参赛获奖这四个方面做出的努力进行肯定,也对下学期的安排作出统筹规划。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概要性的深入浅出的讲解。最后,李老师提出对在座各位老师的殷切期待:人要飞起来,必须有两双翅膀——自身努力的拼搏和他人给予的机会。希望老师们拥有这两双翅膀,认清自我、认定目标、重在奋斗、不问索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提炼、学会彰显。
三年时光如弹指一挥间,纵然时间的脚步匆匆,但工作室每一位成员的每一步却走的很扎实。忆往昔,太多的美好回忆,无数的成长足迹。道不尽深深的队友之情,浓浓的师徒之情。望未来,李建荣两级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坚信,在工作室领衔人李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会走的更高,走的更远!
(宋雨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