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教学设计
(2018-12-29 21:11:54)分类: 高徒悟道 |
《跳水》
教学目标:
1.感悟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习运用这些描写方法写一个特定情境
教学重点:
1.
教学难点:
2.学习运用这些描写方法围绕课文里的一个人物写一个特定情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跳水》,作者是?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2、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跳水》又是属于什么体裁的文章呢?
3、它有哪三大要素(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典型环境)
4、小小说就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跳水》里给你印象深刻的有哪些人物?(板书)
5、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小小说去了解这些人物,看看作者是怎样刻画他的。请看学习要求,一起读一读。
二、品读课文,感受人物
1、自读要求: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找到所在的相关段落进行分析,用横线勾出描写语言的句子
用波浪线勾出描写神态的句子 用三角形标出描写动作的词语
师做巡视,观察孩子的批注情况。
2、小组交流心得并互相补充
3、孩子展示,完善板书10’
预设:
船长(冷静、机智);
孩子(不服输、欠考虑);
猴子(机灵、敏捷);
师:好了,同学们,学习时间到,接下来精彩的分享是我们最期待的。谁是第一个勇敢的分享者。
A. 预设船长:3’
你选择的是谁?(船长)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
生:动作、语言描写写出船长冷静、机智
师:(师板书动作、语言)学生板书(冷静、机智)
师:请通过朗读来展现人物。
师:你读出了你的理解。对船长人物形象还有补充吗?
生:神态
小结: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分享,掌声送给他。从突出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冷静、机智爱孩子的船长形象。
谁是第二位勇敢的分享者呢?看看你的发言能否超过前面的同学。请这位同学在举手的同学里推荐一位吧。
B. 预设孩子:不服输、欠考虑3’
1、生:我选择的是孩子
2、师: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刻画出孩子的什么形象?
3、生1: 神态
4、师:从这些描写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孩子?(板书:冲动、自尊心强、倔强、好胜心强)
师小结:同学们说到的这些其实都是因为孩子不甘心被猴子戏弄(小结板书“不服输”),所以他才不顾一切的想要拿回帽子,把自己置于一个生死两难的境地。
孩子开始考虑到这样的结果了吗?这就是“欠考虑”(师板书)
小结:在突出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不服输、做事欠考虑的孩子形象。
C. 预设猴子:敏捷、机灵2’
师: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生:动作
师:请指出来,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只猴子(你看,那么高难度的动作它都能做出来)
生:敏捷、机灵
精彩的动作描写可以使人物站起来,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D、预设水手:(爱看热闹、勇敢)
后面救孩子非常勇敢。
三、拓展运用10’
故事情节惊心动魄,但还是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勇敢的水手们将孩子从海里救了上来,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精彩的故事将由你们来书写。
根据下面特定情景展开想象,写出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等。
PPT孩子被救上来了……,展开想象,写一个特定情景。
情景一:水手们相互指责……
情景二:那个逗猴子的水手……
情景三:听到船长呜咽起来……
情景四:你看,猴子……
……
四、点评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小说一些知识,同时还学习到如何运用语言、生态、动作描写来让人物栩栩如生,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运用这种方法到自己的习作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