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虽弥,行之将至---观摩杨小梅老师执教《跳水》有感
(2018-05-23 15:44:59)分类: 铿锵足痕 |
但是,杨老师没有止步于对人物精神的感受,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对文本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赏析描写方法,并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描写方法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真正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这一特点,并通过实践,让学生习得了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一个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人。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不少老师,都在琢磨如何才能将一堂课呈现得更加精彩,文本被解剖得支离破碎,只把很少的时间留给课堂,留给学生去关注表达,引导学生通过文本中习得的方法形成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在好的文本也就停留在感受、熏陶、思维训练的阶段,这些只是过分将精力放在了语文人文性,长期以来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自然用文本教就停留在了口头上,尘封在了课堂外。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用教材教,教学生做人,是语文教学应有的功能,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职责。虽然我们在这条路上,刚刚启程,我们也知道“道阻且长”,只要我们肯用心把每一堂课都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必然离我们理想的境界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