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詹天佑》教学实录

(2016-12-15 20:49:32)
分类: 铿锵足痕

《詹天佑》教学实录

成华区李建荣名师工作室  杨涛(海滨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典型事例感知詹天佑爱国和杰出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梳理内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詹天佑》(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师:通过初步学习,你觉得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自由说

3.用文中的一句话就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他非常的爱国。” (生齐读,师板书:爱国,杰出)

4.写人离不开记事,那么课文选取了哪三件事情来描写詹天佑呢?

生:勘测路线、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师板书)

师引:那今天咱们就穿越时空,走进京张铁路的施工现场,去感受他的杰出与爱国的品质。

二、感知形象,领悟精神

1.ppt出示学习提示

1)从三件事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自学。

2)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在旁边批注你的感受或体会。

3)小组内交流。

2.反馈

预设一:勘测线路部分

1.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师:你通过抓动作描写,体会到了他的“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师:你是会思考的孩子,你重点是抓环境描写,通过词语“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体会当时修筑京张铁路环境非常恶劣,从而领悟詹天佑“不怕困难”精神。

3.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重点处理1.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把自己感悟到的充分表达出来

师:你就是詹天佑!同学们,詹天佑只是一次两次对工程人员这样说的吗?  (生答不是)

我们可以想象:在施工动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程人员——
  生:齐读“我们的工作……”
  师: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工程人员——
  生:齐读“我们的工作……”
  师: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詹天佑严厉而又恳切地勉励工程人员——
  生:齐读“我们的工作……”

师: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詹天佑?(生:严谨细致、认真负责)(抽生板书)

 

重点处理5.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好,詹天佑这样的态度,这样的工作,都是源于他这样的信念,谁来读
     生读

师:第一条铁路,意义重大,读得好,谁还能像她这样读?
     生读

师:一定这个词读得铿锵有力,把詹天佑的这种决心读了出来,请坐,这条铁路始终围绕在詹天佑的脑海里,你看文中说遇到困难,他——
  生:总是想。
  师:一丝不苟勘测计算时,他想到了吗?夜以继日工作时,想到了吗?
  生:想到了。
  师: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想——
  生读

师:此时,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詹天佑?生:爱国······(生板书)

师小结:万事开头难。勘测线路是修筑铁路的第一步,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詹天佑始终坚定信念,严谨细致。透过他的一言一行,我们看到了一位爱国的杰出工程师。读:ppt: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他非常的爱国。

预设二:开凿隧道

①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詹天佑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所以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1.师:请同学们拿出自主学习单,同桌讨论一下两个隧道的开凿有什么区别。

2.教师ppt动画演示。

3.辩一辩:如果八达岭采用从两头凿进法、居庸关采用中部凿井法,怎么样?打一口竖井就可以增加两个工作面,再多打一口竖井怎么样?

4.针对不同地势采用不同方法施工,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詹天佑?(因地制宜,勇于创新)(抽生板书)

预设三:设计人字形线路

①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

师: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有什么奇妙之处呢?与你们自主学习时的思考一样吗?我们通过视频来看一看。(播放视频)

师:“人”字形线路不仅使工程节省10万两白银,而且降低了施工的强度和难度,成为京张铁路的一个创举。面对不同的地势,采用不同的施工办法。你想对詹天佑说点什么?

生说

三、关注表达,提升学力

1师总结:文章4--6自然段通过三个事例,给我们展现了一位(结合板书)的詹天佑。

2.那课文的23段在写什么呢?

生:帝国主义的嘲笑,阻挠,要挟,自然环境的艰苦。

3.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詹天佑,可是第二、三自然段却没有直接描写詹天佑,跟文章没有多大关系,老师想把它删去?可以吗?(生自由说理由)

师引导归纳:原来二三自然段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詹天佑,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通过侧面描写烘托了詹天佑爱国的人物形象,这些材料也是为中心服务的,所以不能删去。

4.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一定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例如:(ppt出示或发放相关群文阅读资料)

    在那个时代中国人自修一条京张铁路,困难是不难想象的。来自路况、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方面的掣肘自不言说,詹天佑以“不让欧美以前驱,岂偕扶桑而并驱”为己任,矢志不移,在修建京张铁路过程中表现出了最可宝贵的“三不怕”精神,即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怕失败,义无反顾,全力以赴,愈挫愈勇,自强不息。京城近旁修筑铁路,常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铁路要经过一个前任道员家的坟地,他是皇室的亲戚,在朝野均有势力。此人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许以重贿,要求改道。可是北面、南面、西面都是权贵的墓地,要大改道不知要造成多大的浪费。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但为保持“风水”,答应另修一条河,派官员拈香设祭,路成后,再立碑纪念。工程人员忿忿不平,但詹天佑表示,只要铁路能修过去,其他小事都可容忍。

     5.生自主阅读,亦可抽生说自己课外查到的其他故事。

     6.师:这么多动人的故事,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文中的三个事例呢?(抽生回答,如有难度,小组讨论)

     7.师引导小结:写人记事,要围绕中心,选取典型的事例。(板书:典型)

四、学以致用,拓展延伸(练习材料可换)

1.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你会选择下列哪些材料?

A.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B.他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

C.他有时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忘记了吃饭。

D.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E.他的作业认真,都是“优”。

F.他从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G.他一般不和同学交往,即使有也是为了学习上的问题。

H.在课堂上,他举手是最积极的,而且敢于向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

I.下雨天,他能因为一个问题跑到老师家。

J.他从不迟到早退。

K.他看到老师总是主动问好。

L.他读过的书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体会。

2.生谈学习收获。

3.师结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