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学实录及反思
(2016-12-09 13:56:38)分类: 铿锵足痕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材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水,是人们生活中天天离不开的东西。云、雨、雪等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我们很少把水和它们联系起来,琢磨其中的变化规律和科学道理。
全文共六段,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讲了水变成云、雨、雹子、雪、露珠和霜的不同形态;第四段讲了水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的情况;第五段讲水给人们带来的利弊;第六段用问句的方式与课题照应,并激励读者找到答案。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龚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非常神奇的课文,它的课题就很特别,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读出疑问的语气呢?
生读。师:你读的真棒,要想读好问句,就要像你一样把字音上扬一些。孩子们,像他一样读一读吧!
师:想知道我究竟是什么吗?那就让我们赶快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师:翻开书88页,下面就请你们自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不加字漏字,把句子读通顺,不拖拉,注意停顿。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2、师:孩子们,你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难读的生字或者生词啊?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投影书,2人回答)
3、师:词语读好了,能把课文读好吗?请同桌小伙伴一起共用一本书,一人一段轮着读一读,如果读的好就请夸夸他,还有问题就教教他。
反馈:得到同桌夸奖的孩子向我挥挥手,能干的孩子,我要表扬你们。虚心接受同桌帮助的孩子向我挥挥手,你们都是虚心学习的孩子,我要把微笑送给你们。
4、师:现在敢不敢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呢?男生女生来比比赛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拖拉。
5、师:读的真不错!那你们有没有在课文里找到答案呢?我是什么?
生:我是水。
师:你们同意吗?是啊,我就是(板书)---水。
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随文识字
1、师:我是水,我是一个魔术师,我会变!我会变成什么呢?仔细读一读课文1到3自然段,请出你的铅笔朋友,用波浪线勾一勾,我都变成了什么?
2、生汇报,师出示字、词卡,贴板书。
3、师:原来水能变成这么多东西!你勾对了吗?勾对的孩子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些词,没勾对的孩子赶快改正。
4、师:请孩子们观察这些词语,有没有发现很多字里面都藏着同一个偏旁呢?
生:雨字头。
师:你眼睛真亮!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字头呢?
生:都和雨、水有关。
师:今天我们新认识了一个偏旁,雨字头,知道了雨字头表示的意思是和雨、水有关,还积累了这些带雨字头的字,它们是---。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水变成云的过程
1、师:孩子们,现在就让我们和水宝宝一些变魔术吧!
师: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水宝宝是怎么变成云娃娃的?生齐读。
2、师:孩子们,龚老师为你们找了一段动画,看完之后能帮助你更加了解水宝宝变成云娃娃的过程,看!PPT播放,讲解: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气体,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这点儿有多小?
生:极小极小。
师:是啊,这点儿小得我们都看不见,必须靠显微镜才能看见它们。你能读读这个词,读出它的小吗?咱们一起读出它的小。这么小的点儿,必须要连成一片,才能在空中飘浮。
3、师:当我变成气体,从地面来到天空,可以说——(出字卡)“升”,读准后鼻音。你能为“升”找找它的词语朋友吗?2生组词。
5、师:现在我变成了云娃娃,我可爱漂亮了,我有好多件漂亮的衣服。请女生读一读描写云娃娃的衣服的句子,男生思考:云娃娃都有什么样的衣服?
6、师:云娃娃都有什么样的衣服呢?指名说。
师:(幻灯出示句子)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人们叫我)----乌云。
7、师:云娃娃的衣服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是啊,云娃娃的衣服真的太美了!你们想穿吗?
现在你们就是云娃娃,能不能美美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美丽衣服呢?
哎呀,真美呀!让我们一起骄傲地向大家介绍我们的美丽衣服吧!
8、读的真美,我还想听听,把第一自然段连起来读,行吗?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习动词的准确使用
1、孩子们,快听!(放风声)呼呼呼,冷风来啦!云娃娃碰到冷空气,又开始变化啦!这次它变成了----雨、雹子和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当水变成雨、雹子和雪,它们分别是以什么方式来到地面的?
2、师:现在你能不能选择正确的字来填空呢?生选字填空。
3、原来我们在使用这样表示动作的词时要注意必须恰当。那现在龚老师还要考考你们,看你们还能恰当地使用这几个词吗?PPT出示选词填空。真棒,看来你们也学会准确地使用表示动作的词啦!
4、让我们通过图片来欣赏雨、雹子和雪吧!
5、师:你喜欢它们吗?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六、写字
你们读的那么美,有几个生字宝宝都被你们吸引住了。看它们来了:雪、穿、升、服,读一读
1、我们先来写雪。雪的偏旁是我们今天新学习的雨字头,观察,当雨变成雨字头,写法上有什么变化吗?生总结。好,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2、孩子们再来看看“穿”。穿是什么结构的字?怎样才能写得好看呢?
3、
师范写月字旁。生自写,同桌互相提建议。
教学反思:
一、
《我是什么》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12个生字,会写4个,认识雨字头。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3、了解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的形态变化,学习正确使用动词。
二、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环节:1、初读环节。利用自读、自己发现难读的生词、摘苹果读生词、同桌互读、男女生分读这几个环节来达到认字、正确流利读文的目的。2、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自己读1到3自然段,找出水变成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再来发现雨字头。3、品读环节。第一自然段利用动画、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调动学生情绪,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利用选字填空帮助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使用动词。
三、
我在这次教研活动中的收获有很多,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怎样“放”。在刚开始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达到我们本次教研“关注文本语言训练点,提升低段学生语言表达”的主题,我设计了很多教学环节,比如在整体感知水能变成什么后,我设计了一个句式训练“我是水,我会变,我能变成---、----和什么”。在教学水变成云的过程时,我设计让学生同桌之间先说水变成云的过程,再来看动画。在学生欣赏了云的各种衣服后,我设计了一个句式训练“云娃娃穿着怎样的衣服”。在教学雨、雹子、雪的不同形态时,我设计让学生带着动作感情朗读句子。这些繁复的设计让我的课堂时间大大不足,可我又舍不得放弃这些在我看来可能会比较精彩的设计。后来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听了叶老师和中心组两位的指导,我明白了在课堂中的任何环节都应该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一个教学环节再精彩,只要它是重复的、对教学环节没有帮助的,那么再精彩也没有保留的必要。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只要能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就行,不能想着什么都要抓。识字、写字是低段重要任务,每堂课必须要留充足的时间来指导写字。而且在指导写字的时候必须要有层次,要体现学段变化,不能过于单一。